董鵬
【關鍵詞】 數學教學;有效;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0—0065—01
在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對學生灌輸大量的數學知識,學生往往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出現了走神、溜號等現象,甚至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厭煩的情緒,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造成了阻礙。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時,僅利用一部分時間就將教學內容全部傳授給學生,并確保學生的知識徹底掌握,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影響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教師的因素
1. 職業道德方面。教師這個職業不僅是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也是教師這個職業與其他職業的區別所在。作為日常生活中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對學生起到榜樣和示范的作用。
從細致認真地備課到課堂上的耐心講授,教師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制訂出相應的教學方案。同時,教師還要走進學生中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與學生成為朋友,從而讓學生因為喜愛任課教師,而產生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更能夠在課堂上與教師及時溝通、交流,提高課堂參與性,從而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 知識素養方面。教師這個職業要求知識面較廣,因此數學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數學知識,還要對心理學、教育學、人文知識等有所涉獵,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專業的初中數學知識理論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但是當今時代知識更新較快,若是教師缺少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將會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符,必定會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具有較為叛逆的思想。因為成長環境不同,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況也略有不同。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從而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定的依賴,愿意將所思所想與教師分享,從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進而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知識的專業性較強,部分內容又較為枯燥,此時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為學生講述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故事,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充滿期待,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
二、學生的因素
1. 智力方面。這里的智力不僅指的是智商,更是對學生注意力、想象力、記憶力等方面的概況。由于數學學習較為枯燥,所以此時智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雖然初中生的生理方面已經逐漸向成年人靠攏,但是在心理方面還欠缺成熟,常常以興趣為導向而學習一項事物。面對單一的初中數學課堂時,往往提不起興趣,出現溜號的現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初中數學課堂學習中去。
2. 非智力方面。學生的非智力主要包括: 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意志力等等。現在的初中生學習動機普遍低,面對中考的壓力,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中考,或者為了父母的期望,為了自我提高學習數學的動機很小。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必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將來理想的實現。
三、課堂教學環境的因素
課堂教學環境包括硬件環境和軟環境兩方面。硬環境是指課堂中空間寬敞明亮度、氣溫舒適度、干凈整潔度。在同等條件下在一個安靜良好的課堂環境中學習的效果肯定要比惡劣的環境中要好,這是課堂的外在環境。當然,課堂中還有一些人際關系、學習氛圍等內在環境。在課堂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的內在環境,它是教學的催化劑。實踐證明,師生關系和諧,教師愛護自己的學生,信任學生,學生尊重自己的老師,在課堂中就會相互配合,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