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琴
【關鍵詞】 中小學;美術教學;色彩教學;音畫;圖片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119—01
一、結合音畫,讓學生在音符中感受色彩
音樂和美術都屬于能陶冶學生情操的學科門類,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音樂,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而且還能激發學生興趣和靈感,使學生感受到更加豐富的畫面色彩,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色彩在中小學生的眼里、心里都是流動的,變化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對著一幅畫講色彩,勢必會讓色彩凝固,使學生失去對色彩、對繪畫的興趣。所以,只要教師借助音樂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耳濡目染的催化作用,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被調動起來,色彩在他們腦海中才會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說,小學美術教學中利用音樂增強學生腦海中的畫面感,不僅可以讓畫面色彩更有趣味性、靈動性,而且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想象力,這有利于學生繪畫水平的提高,色彩搭配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給學生教“春天的顏色”這一課的內容時,我就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了他們熟悉的《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同時還給他們展示了幾張關于春天的圖片,喚起學生對色彩的靈感。學生在聽覺與視覺的共同作用下,心里一定能感受到音樂中跳動的、靈性的春天,能感受到春天豐富的色彩,醉人的花香。在學生沉醉在音樂和畫面中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順其自然地進行教學,問學生:“春天是什么顏色的?同學們拿起畫筆,動手畫出你心中春天的色彩和樣子吧。”教師在學生自由發揮的時候,可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色彩描繪春天、表現春天。在美術教學中借助音樂,既能增強課堂的感染力,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色彩,而且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豐富他們心中的色彩世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借助圖片,讓學生在游戲中捕捉色彩
作為小學美術老師,要想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他們融入教學過程,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恰當的游戲,把學生帶入學習內容中,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我們知道,中小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少不了游戲的參與。游戲在中小美術教學中的運用,一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打造有趣的學習情境;二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為了增強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對色彩的辨識能力,教師可以把各種顏色的圖片融入在學生的游戲中,讓學生在游戲中辨別色彩、捕捉色彩、感受色彩,在涂涂畫畫中提升運用色彩的敏感度,從而提升學習的樂趣,增強對色彩的認識能力。
例如:在“形與色”一課的教學中,我以常用的紅、黃、藍、綠等幾種顏色為基礎。然后讓學生在一堆有各種植物和水果的圖片中尋找自己喜歡的顏色;并把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給顏色歸類,如把綠色的植物或水果放在一起,把紅色的植物和水果放在一起等等。我看到學生們在紅色的分類里放了紅棗、蘋果、紅楓葉、西紅柿、紅辣椒等等,在綠色的分類里放了獼猴桃、綠色樹葉、西瓜等等。在學生興致勃勃分類后,可讓他們看看哪個小組收集的顏色最多、分類最準確,學生在這種充滿游戲性的學習過程中一定會積極參與,提高對色彩的認識。等學生對色彩有了一定的辨識能力,我們就可以給學生一些畫著西紅柿、辣椒、西瓜、樹木、楓葉等的線框圖,讓學生給它們涂上合適的顏色。通過這樣循序漸進、步步深入的教學,既能增強學生對顏色的認識,提高繪畫水平,又能激發學生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效率。
三、融入生活,讓學生觀察身邊的色彩
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善于運用生活中的藝術,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藝術,發現生活中的顏色。比如,觀察校園中的樹在不同季節中的顏色;春天公園里的各種花朵是什么顏色;春天飛上天空的風箏有什么顏色;同學們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盒、書包以及用的各科課本都是什么顏色等等。學習美術少不了觀察能力的培養、提高,作為中小學美術老師,在美術教學中就要從學生對顏色的觀察做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如,在學習“校園真熱鬧”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完全可以帶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里觀察他們熟悉的一些植物、建筑等,增強美術學習的生動性,激發學生興趣。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