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彥均 申曉紅
摘要:作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就業工作是幫助學生從學校到社會過渡的重要環節。這其中既有積累的歷史問題,也有面臨社會經濟形勢的新變化而產生的新問題。
關鍵詞:高職;就業工作;問題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與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高校的就業工作與學生的教學、管理工作緊密聯結,互為一體。就業工作的內容涵蓋了從學生入學到畢業離校的每個階段,從就業意識培養,就業中的思想教育,行業及工種的培訓,在校期間的實地實習,再到聯系就業單位,招聘單位及崗位的宣傳,推薦學生就業等等。
在我國當下的社會經濟發展中,高校培養出的學生素質與用人單位對員工的需求素質不匹配,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發展職業教育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已經有許多本科院校從理論教育為主轉型為職業教育為主。職業教育培養出的學生,應更具有職業性,這是職業教育的目的所在。但當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并不比非高職院校的更適應用人單位需求,教育產出與市場需求的不匹配問題并沒有得到緩解。高職院校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學校的不斷改進和投入。筆者以自身所在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以下簡稱“汽車系”)為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一、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的作用偏低
當前,各個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往往在大學一年級、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開設,課時長度較之其他專業課程較短。這些就業指導課程的授課內容重點是學生的擇業、就業價值觀,缺少具體專業領域的內容。而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老師往往都是學校里資歷較淺的輔導員。由于缺乏經驗,很多老師講授這門課程的方式往往是照本宣科。學校重視程度低、師資投入薄弱,勢必導致課程的作用偏低。
二、就業指導與教學環節脫節
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本就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老師是這些工作的具體執行人。但相比輔導員,其實專業教師往往對行業發展、專業領域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就業指導需要輔導員與專業老師的通力合作,從學生管理和專業教學兩個途徑并行開展。學生不但要在思想認識上提升就業意識,提高職業道德素養,還需要對行業背景、工作場景、工作種類及其特點、個人發展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就業指導工作沒有貫穿始終
學校往往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反而在更為需要就業指導的畢業年級沒有開設相關指導課程,就業指導工作是斷裂而非連續的。在歷年的針對大學生就業的研究文章中,都會提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學生在對自身定位和找何種工作的迷茫情緒”。這種迷茫情緒顯然并沒有在近幾年消失或減少,或許這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客觀存在。但學校依然可以通過持續的指導教育豐富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對個人定位、工作性質加深了解,提早開展與個人求職相關的事宜。
四、學生在校期間缺乏實際有效的實訓體驗
以汽車系為例。汽車系開設五個專科專業,這些專業的實訓環節大部分都是在邢臺市藍池集團的各個4S店開展的,實習指導工作由各個4S店的主管師傅負責。但根據大部分同學的反饋信息來看,在4S店的實訓內容十分匱乏,甚至大多與專業毫不相關,很多同學在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打掃衛生。在情理上,4S店的師傅們也不會讓這些沒有真正修理經驗的在校生參與動手工作。很多學生實習期間沒有學到真正的專業技能,學生普遍反映實習是在浪費時間。
五、就業指導工作缺乏針對性
當前高校就業工作的重點是聯系就業單位及安排學生應聘。以汽車系為例,主管就業的老師們做了很多工作來維護學校和公司的關系,同時開拓新的公司和新的就業渠道,安排校園招聘。學校很少會向公司推薦合適的學生,而是由學生自主應聘,公司自己考核,學校不再參與到“應聘、面試、錄取”的環節當中。這的確減少了因為不合格的學生推薦,而造成學校和公司之間出現矛盾的機會。但也導致學校沒有針對學生特質和崗位特點來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六、就業指導工作滯后于社會發展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為未來十年中國制造業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規劃。國際上,德國率先提出“工業4.0”的未來項目,美國的工業互聯網亦是類似概念。對于汽車系而言,汽車4S店依然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但現今4S店的經營模式已經日薄西山;2017年12月13日,天貓的汽車自動販賣機已經正式落地上海和南京。不論是宏觀經濟還是微觀市場,都在產生著迅猛的變化,過去灌輸式的教育指導方式已經完全不適應時代發展,高校的就業工作亟待做出新的改變。
參考文獻:
[1]張磊.高職就業指導工作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10):454.
[2]冉思絲.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作者單位:邢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