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生
【摘要】銀屑病是一種病程長,難治愈,易復發的皮膚病,目前現代醫學主要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長期療效不佳,且有藥物副作用,我院近幾年通過中醫辨證施治,內外兼治,取得了滿意療效。
【關鍵詞】銀屑病;內治;外治;體會
【中圖分類號】R758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103-01
引言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易復發,病因及發病機制不是很清楚,可能與細胞免疫缺陷,體液免疫失調等免疫機制有關,皮損特點均有各種類型的紅斑和較顯著鱗屑的慢性皮膚病,病因研究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遺傳;2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其他,如情緒緊張,精神創傷,外傷手術或藥物等都與本病發病有關。
1銀屑病病理特點
銀屑病病理生理有以下特點:表皮動力學提示表皮更替加速,成熟干擾,換核苷酸缺陷,表皮及血中多氨類增多,,血管異常,動脈壁變薄,內皮細胞間隙加大。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尋常型銀屑病 膿瘡型銀屑病 紅皮病型銀屑病 關節型銀屑病。臨床特點:皮膚粗糙有鱗屑,損害處鱗屑刮除后可見點狀出血,舌質紫,有淤斑,皮損呈多形態,頭皮為好發部位,,膿皰型起病急多伴有高熱,關節痛,等全身不適,關節型還有類似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紅皮病型多為治療不當引起。
治療主要有:外用藥療法:包括角質促成劑 皮質類固醇激素霜,維甲酸軟膏;全身療法:包塊免疫抑制劑,維甲酸,抗生素。激素,物理療法,透析療法等。但是,目前為止,尚無特效療法,以上各種療法只有近期有效,不能防止復發。
中醫學無“銀屑病”病名,其大致屬于中醫“白疕”“風癬”“干癬”“松皮癬”等范疇。中醫認為銀屑病發病機制多因素體肌膚燥熱,久而血熱,血燥,陰耗而發本病,風熱之邪壅積于皮膚,氣血瘀滯,肌膚氣血運行失調,氣血不暢,肌膚失于營養,不斷產生皮疹,此外,營血虧虛,生風化燥,這些都能導致經絡阻隔,氣血凝滯產生本病。“血虛”“血熱”“風盛”均可致本病,但“血熱”之病機貫穿疾病整個過程,所以治療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滋陰潤燥為法。近年來,根據本病本病發展不同階段進行整體辨證,分型分期論治,應用中醫藥內服外治,結合其他綜合治療,在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了一些新的進展,現綜述如下。
2中藥內治法
21血熱型多見于初發,血分有熱是銀屑病的主要病因,心肝火盛,血熱內蘊,郁久化毒,復感風邪,風火相煽,血熱毒邪外溢肌膚發病,證見:皮損鮮紅,皮疹不斷出現,紅斑增多,刮去鱗屑可見發亮薄膜,可見點狀出血,伴心煩口渴,大便干,尿黃,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滑數。治宜清熱涼血止血,用方:犀角地黃湯加減,藥物組成:犀牛角10g 生地15g白芍15g丹皮15g 桃仁10g紅花10g 赤芍9g牛膝9g甘草10g 柴胡10g,熱毒炙盛加用生石膏。連翹等清熱解毒,血燥者加當歸丹參活血潤燥,瘙癢加白蘚皮,地膚子,濕盛加薏苡仁,土茯苓。
22血淤型多見于靜止期,病程較長的患者,濕熱久羈,營衛失調,氣血失和,久病成淤所致。皮疹為斑塊狀,鱗屑較厚,呈銀白色,少有新皮疹發生。頑固難治,部分患者瘙癢明顯,舌質紫暗,脈弦澀治法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桃仁15g 紅花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生地10g 當歸10g 牛膝10g 柴胡10g桔梗10g梔殼10g 甘草10g 乳香10g 沒藥10g
23血燥型多見于消退期,病程較久的患者。血熱傷陰或感秋令燥邪,津液虧虛,氣津不布,肌膚失于滋養所致。紅斑逐漸消退,鱗屑逐漸減少,瘙癢減輕。舌紅,苔少,脈弦細,熱毒郁久不解,耗傷陰血,血行不暢,淤血內阻日久成淤。治法:活血養血,滋陰潤燥,方藥:一貫煎合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30g 地龍12g 白芍30g 川芎15g當歸15g 生地15g 麥冬12g 玄參10g 雞血藤10g 丹參10g 虎杖15g 白蘚皮15g 甘草5g 沙參15g 全方共奏解毒止癢,活血化瘀,潤膚止癢之效。
24陰虛勞熱型風熱之邪結聚于皮膚致氣血瘀滯,郁而化熱,為病標,正虛為病本,多見陰虛,氣血不足,治宜用清熱祛風,滋陰養血益氣等方法。方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加減。方用:生地10g 熟地10g 山藥10g 山萸肉,丹皮10g 茯苓15g 澤瀉10g 黨參10g 柴胡10g 白芍10g 當歸10g 失眠加夜交藤10g 酸棗仁10g養血安神,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10g 郁李仁10g 潤腸通便。
3外治療法
熏洗肌膚或患處,可溫通經絡,暢達氣血,疏啟毛孔,興奮神經,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膚新陳代謝,改善肌膚營養狀態,銀屑病進行期外用宜溫和,選用黃連膏 黃連9g 當歸10g黃柏9g生地30g 姜黃 9g 麻油360g黃蠟120g 涂于患處早晚各一次。銀屑病靜止期皮損厚,治療宜先藥浴再涂藥,藥浴常用方:土大黃 苦參 土荊皮 紫花地丁 野菊花,大黃,芒硝,川椒煎湯,調溫后洗浴,每次20分鐘,每日一次,洗浴后涂黃連膏。陰虧血燥型,選用潤肌膏,當歸15g 紫草15g 酥油50g 黃蠟20g 涂搽,早晚各一次。血熱濕熱證,選用青黛膏,青黛25g 石膏粉50g滑石粉50g黃柏粉25g 凡士林600g涂搽,早晚各一次。
4其它治療方法
另外還有針灸,埋線,穴位注射,刺血拔罐等治療。
5療效觀察
采用中醫辨證施治,內治外敷綜合治療,基本痊愈261%,顯著好轉22% 好轉295% 無效22%。
6討論及治療體會
本病皮膚粗糙,鱗屑增多,關節痹痛,屬于“瘀”證范疇,臨床上患者一般舌質紫暗,有皮膚瘀斑,皮膚增厚,都屬于淤,而且鱗屑刮除后有出血點,屬于淤血,故銀屑病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可獲良效。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銀屑病患者血液粘度增高,病程一年之內,血液粘度顯著增高,,病程兩年以上者,血沉明顯增快,提示患者有微循環異常,有血液瘀滯,所以對于靜止期的銀屑病用活血化瘀法治療。
銀屑病治療周期較長,易復發,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因此治療中應盡量選擇毒副作用較小的藥物。在治療過程中,辯證用藥不是一成不變,應隨時調整。銀屑病后期,病程遷延日久易耗傷陰血化燥,應養血潤燥兼顧。
銀屑病如果過度治療,如大量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隨近期皮損消退快,但容易復發,遠期療效不佳,皮損不能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否則皮損會加大,泛發全身,甚至轉為紅皮本病。所以為長期健康,盡量少用這些藥物。
銀屑病誘發因素很多所以在緩解期要注意生活保健,在治療的同時,從飲食。睡眠。運動,精神因素等方面注意。加強鍛煉,增加身體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心情好積極樂觀,心態平和,忌食辛辣發物,按時作息,盡量避免復發的誘因。
參考文獻
[1]趙辯 臨床皮膚病學 第三版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66
[2]裴文濤 王思農 犀角地黃湯加減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甘肅中醫,2009,22:4041
[3]廖秋源 血府逐瘀湯臨床運用體會 新中醫,1996:(3)61
[2]馮久桓, 秦叔逵, 王琳. 甲磺酸阿帕替尼的研究現狀與進展[J].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7, 22(4):345-356
[3]魯美鈺. 腫瘤血管生成及抗腫瘤血管靶向藥物研究進展[J]. 安徽醫藥, 2013, 18(4):653-655
[4]Guan Z Z, Xu J M, Luo R C,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vac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III ARTIST trial[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1, 30(10):682
[5]張洋. 回顧性分析貝伐單抗聯合化療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臨床觀察[D]. 中國醫科大學, 2013
[6]段洪瑞, 宋巖, 姜曉艷. 阿帕替尼聯合FOLFOX化療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28):155-157
[7]劉建, 李穎, 溫福剛. 貝伐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治療結直腸癌的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1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