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楠 朱祉穎
摘要:高校的文創產品體現著學校的歷史與文化,有利于傳播學校特色,展示學校文化,對建設學校品牌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國內高校文創產品現狀為切入點,以華北理工大學文創產品為研究對象,綜合學校自身特色進行設計構思,探索適合推廣的途徑進行分析,為今后創作學校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校;文創產品;設計構思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160-01
一、國內高校文創產品現狀分析
近年,高校文創產品成為一大亮點,在去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中,每人都收到了清華大禮堂紀念章,徽章高度概括了清華大禮堂建筑形象,運用平面構成的手法將其表現,在顏色的選用上將校徽的標準色與馬卡龍顏色融入其中,讓人耳目一新,其材質和懸浮包裝讓人愛不釋手。學生們收到后,紛紛在網絡進行傳播,直接對學校形象起到了良好的宣傳。
但是,國內高校文創產品也開始面臨著諸多問題。首先,產品出現同質化,甚至有的學校完全套用模板,不假思索的模仿,沒有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造成高校間文創產品出現千篇一律的情況;其次,圖案和造型沒有創新,其原因是沒有深入挖掘學校自身的歷史和文化,更沒有轉化為視覺符號,圖案不夠豐富。造型趨于單一,沒有創新感,更多的是“貼標式”的批量生產;再次,出現滯銷,校園沒有售賣場地,傳播局限,市場調查不充分,將定價超出購買者預期心理;最后,文創產品制作不精美,質量參差不齊。現階段,高校文創產品開發沒有專業設計公司進行介入,高校在此項目中投入不夠,導致設計者受到局限,產品質量無人把關。
二、以華北理工大學文創產品設計為例
1.學校基本情況。華北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醫為主,理、經、管、文、法、藝等多科性協調發展,為省屬重點骨干大學、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辦校歷史悠久,校訓為“明德博學、勤奮求實”。去年,全校成功搬遷至唐山曹妃甸,全新的校園,具有特色的圖書館、教學樓,優越的海邊環境等都為學校增添了色彩,同時也正是需要加大學校宣傳的時候,以此契機來發展學校文創產品顯得尤為重要。
2.前期調研分析。全新的校園環境,為發展文創產品打下了市場基礎。在未搬遷之前,學校分布在唐山市多個校區,師生流動大,各學院位置分布不均,之間也沒有更多交流。而搬遷之后,全部在一個校區中,有利于宣傳;其次,華北理工大學文創產品沒有系統化,去年畢業季,藝術學院學生以此為題進行設計,但只是小批量生產,曇花一現,沒有經過系統化大批量生產;最后,學校文創產品目前有明信片、徽章、服裝、情侶戒指、筆記本,產品類別較少,且沒有精美設計,只將校徽進行貼印,更缺少校園人文情懷,購買性價比較低,不能得到迅速的宣傳效果。
3.華北理工大學文創產品設計開發構思:(1)利用校徽輔助圖形:直接的將學校校徽進行貼圖式的設計開發顯得沒有設計感,而在此基礎上可以結合華北理工大學校徽VIS手冊中的輔助圖形進行結合,不僅能夠豐富畫面,更能夠延伸出更多深意,逐漸形成系統化設計;在造型中也可以輔助圖形進行開發,不再趨于同質化,加上校徽的運用,彰顯學校的特色和個性;(2)利用校園建筑圖形:在設計校園文創產品時可采用特色建筑、景觀,將其轉化為視覺符號,進行藝術化表現。如校園俯瞰圖、圖書館、教學樓、各學院大門、學校鳥巢、北洋橋等等建筑進行切入,可選擇水彩、油畫形式進行繪制,轉化為手機殼、U型枕、遮陽傘等師生便攜且常用的產品中;也可將其轉化為矢量圖,進行插畫、純線條、點線面等形式進行抽象表現,以滿足不同審美需求。同時,亦可調動于此相關的各學院師生協同完成,尋求各學院需求痛點。保證學校文創產品設計與開發研究既有文化內涵,又有實用和紀念價值,更加調動師生積極性和歸屬感。(3)利用校園周邊環境:學校搬遷至曹妃甸后,學生對海邊游玩較為興趣,常挖貝類海鮮,以此可以將貝類海鮮圖形元素融入其中,或者以貝類為材質,結合校園進行創意表現,可以得到學生的認同感。
4.后期推廣路徑分析。以校內銷售為主,就學校現狀而言,主要客源還是來自于在校師生,進行品牌化宣傳,張貼海報,進行展示與銷售為一體。善于利用校內節事活動進行推廣,例如科技文化節、校運動會、畢業季等;其次,也將著眼于校外推廣,針對校友、周邊人群及對學校有特殊感情的人,將其進行宣傳,可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舉辦相關展覽,增加知名度;注重線上推廣,實地有可能受到一定局限,以此可利用網絡進行展示,結合終端軟件進行線上宣傳銷售,線下送貨等形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華北理工大學現階段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的不完善之處,可通過上述文字為設計者提供設計構思。在此基礎上,結合師生需求,以文創產品為載體,潛移默化將學校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從而提升學校的知名度。
★基金項目:華北理工大學2018年研究生創新項目,項目編號:2018S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