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靜 佘昉
摘 要:相較于傳統墻繪,交互式墻繪是傳統墻繪的延伸與提升,交互式墻繪的創新點在于延續使用傳統繪畫工藝,但結合導電銀漿,加入交互式小設備,在美化墻面的基礎之上產生一定的實用價值,讓墻面裝飾更富有生機。
關鍵詞:交互式;墻繪;創新
在當今時代,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創新改變人們的生活。基于此,針對墻面繪畫藝術的傳統形式,把創新手段融入其中,能夠達到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目的。在這個高度互聯的時代,可以把當下的科技手段融入傳統藝術創作中去,讓創新創造價值,在傳統墻繪中取其精華,深化其藝術層次,可以讓墻繪進入全新的領域。
1 何為交互式墻繪
在傳統墻繪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融入新手段與新科技,既有傳統墻的審美效果,又具有實用價值,使之墻面能和受眾產生互動的墻體裝飾形式,可以稱為交互式墻繪。交互式墻繪是墻繪發展的新形式,同時也是墻繪藝術形式的新補充。
生活中常見的交互形式有感應裝置、觸摸屏、人工智能等。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愈發追求舒適與高品質,正是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傳統墻繪的創新。交互式墻繪的理念沿用了傳統墻繪的繪畫工藝,結合新材料導電銀漿,利用導電銀漿的性質,通過小型化的交互設備,讓墻面與人產生互動,從而達到交互的效果。這樣不僅增加了美化空間,同時具有實用性與趣味性。傳統藝術形式的保留,加上現代電子產品的使用,讓傳統與現代結合,也是保障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因此,交互式墻繪只是傳統墻繪的延伸與升華,同時也繼承和發揚了傳統墻繪手工創作的藝術精髓。
2 交互式墻繪的核心思想
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墻繪的藝術形式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加速了墻繪行業領域的創新發展。許多城市都把墻景美化作為支持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載體,與改善和美化城市街景結合起來,有效融合城市的形象品牌,描繪和諧、文明、人文、藝術的城市風景線。通過科技的手段,把交互式設備與墻體繪畫結合起來,通過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生理和心理產生別樣的錯覺美,給人不同的視覺空間感,在產生視覺美感的同時也必然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帶來大眾共同以往的全新體驗,這種結合方式會讓墻體繪畫進入“墻繪+科技”的新時代。
當下社會的發展,使人們對審美的追求愈發強烈。人們更向往的是一個有文化底蘊和時尚氣息的生活環境。交互式墻繪突破了架上繪畫的局限與禁錮,將生動而又富有文化氣息的設計元素運用于室內外的空間中,使現代人身臨其境地處于藝術所營造的美妙的文化氣息之中,讓禁錮于城市狹小空間的人們在生活環境下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因此,墻繪藝術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載體,[1]將科技元素融入墻繪藝術中并運用到墻體立面上,將文化的符號與實用價值帶入裝飾設計,是對當下科技與傳統藝術的更好結合,是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和美化環境的手段之一。
3 交互式墻繪的應用
在進一步對室內外運用墻繪的調查后發現,傳統墻繪已經逐漸被大眾認知與接受,尤其在高檔室內外空間立面中使用頻率與空間面積更大、更多。[2]因此,墻繪的形式能有所突破與創新,大眾的接受程度越高。因此,創新后的交互式墻繪更能引起大眾的興趣與采納。交互式墻繪結合交互設備后,其實用性、藝術性、欣賞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由于受到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影響,人們的生活觀念、方式、品質都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拘泥于傳統模式。更多的娛樂方式和文化藝術形態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人們對于美的追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各種科技產品和藝術類型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在北京等大型城市的商場和餐飲商店中看到的墻繪極具創意與個性。加入了實用性價值的墻繪形式更易于被大眾接受與喜歡。交互式墻繪的設計還可以提升空間的利用率,把實用能力融入裝飾藝術中,讓兩者互融互通。交互式墻繪作為傳統墻繪的補充,也是墻繪形式的提升。交互式墻繪有以下幾點優勢:
3.1 實用性
筆者在實際施工案例中,最初成型的交互式墻繪選址在學校教學樓,在教學樓的墻面上,通過運用導電銀漿連接燈珠與開關,隨之用丙烯顏料加以覆蓋,墻繪與感應燈相結合,隨著人們距離的遠近和光感的控制,暗藏在畫中的燈珠會隨之產生明暗變化。創新后的墻繪形式增加了墻繪的實用性,使之具有一定的交互能力。
3.2 美觀性
在江陰市創建文明城市期間,筆者在江陰梅園社區街頭繪制了數十米長的傳統墻繪,既增添了城市美的效應,也美化了整體公共空間,豐富了城市的文化底蘊。同時,在墻繪中增加利用太陽蓄電的感應燈裝置,在夜間讓人們與墻面產生了一定的互動。這樣的交互式墻繪設計讓原本單調的墻面充滿了藝術與人文氣息,豐富了小區的人文藝術底蘊,又兼顧一定的實用功能,得到了一致好評。實用性和美觀性也是包豪斯設計的主旨,藝術設計追求的永遠目標。[3]
3.3 個性化
墻繪是打造私人訂制的繪畫藝術,能夠增加情趣,又具有一定的美化價值。因為在交互能力設計中,還必須安排好傳統墻面繪畫的繪畫形式與內容,特別是內容編排上,要求交互式設備必須結合畫面進行。因此,在傳統墻繪基礎上升華,豐富其原本的形式,加入聲、光、電,給業主帶來感官上的全新體驗。特別是這幾年墻繪發展迅猛,業務量逐年提高,給了墻繪這種藝術形式豐厚的土壤,在此基礎上打造個性化的畫面效果,讓大眾能夠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享受與眾不同的藝術感受。
4 結語
交互式墻繪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它的藝術性、適應性及時代感都有衍生與再創新的可能性。對于藝術設計工作者來說,這將是一個嶄新的、具有廣闊發展空間的新興行業。交互式墻繪的實用性更能給人們帶來一種親近感,繪畫的形式會在交互式墻繪這種創新的藝術形式下發生一系列的改變,所以交互式墻繪的藝術形式必定能夠使傳統繪畫藝術形式錦上添花,在室內外美化環境、豐富大眾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曉婕,劉洋.淺談墻繪藝術[J].唐山文學,2016(08):95.
[2] 2018-2024年中國墻繪行業市場運營趨勢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DB/OL].華經情報網,2018.
[3] 趙于.淺談包豪斯的設計教育[J].大眾文藝,2015(3):243.
作者簡介:朱雯靜(1998—),女,江蘇宿遷人,專科在讀,研究方向:建筑室內設計。
佘昉(1979—),男,江蘇江陰人,講師,主要從事藝術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