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皮影藝術數字化作品越來越多,但在電子游戲領域依舊少之又少。2018年大熱的《古劍奇譚三》游戲中巧妙結合了這一傳統民間藝術,效果斐然。
關鍵詞:皮影藝術;《古劍奇譚》;電子游戲
皮影藝術是中國經典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從西漢發展至今。隨著現代藝術的興起,皮影藝術逐漸被冷落。然而,隨著數字藝術登上舞臺,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將這一傳統民間藝術與之進行糅合,推陳出新。但是,在游戲領域運用且成功的少之又少,《古劍奇譚三》便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國產仙俠游戲《古劍奇譚三》自2018年11月正式上市以來,其中極富特色的皮影風格關卡——“龍宮”關卡倍受玩家好評。在這一關卡中,畫面風格驟變,創新性地運用了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皮影戲的形式呈現,2D與3D的交替切換絲毫不顯突兀。精美的皮影鏤空角色、酣暢淋漓的打斗體驗與民間打擊配樂以及完美演繹的民間戲劇故事等給每個玩家帶來了一場皮影藝術的饕餮盛宴。既感受到了游戲的體驗快感與新鮮感,又享受到了傳統文化與第九藝術融合帶來的強大魅力。
1 皮影藝術在《古劍奇譚三》中的“推陳出新”
《古劍奇譚三》的通篇主題是“傳承”二字,它在故事與畫面中無時無刻不秉承這一觀念:縱歷史長河流淌,亦不忘祖之根本。雖為游戲,但注入了大量的中國傳統元素,使玩家在體驗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其中“龍宮”關卡的劇情設定為主角們進入他人夢境之中尋找出路,其“夢”給了人們極大的想象空間,巧妙地運用皮影藝術,更是升華了思想內涵。
它主要從“視”“聽”“戲”三個方面融合皮影元素,并積極地傳承了這一民間傳統藝術。在保留皮影戲藝術特征的前提下,創新畫面風格與制作方式,達到這一文化的推陳出新。
1.1 “視”:別具一格的鏤空角色與視覺沖擊強烈的畫面效果
皮影藝術中的“皮”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通過刻鑿、著色、晾曬等工序完成影人造型。《古劍奇譚三》在“龍宮”這一地圖中,巧妙地運用片狀模型、采用打斷關節的方式綁定角色進行動作演繹。在造型上主要集聚陜西皮影的風格:雕鏤精細、裝飾嚴謹,重觀賞性。輪廓的內部大多鏤空,但在某些部位進行留實,有虛有空,有簡有繁,視覺節奏鮮明。獨特的鏤空繪彩使整體畫面色彩斑斕,增強了空間感。同時,由于傳統皮影藝術缺少場景布置,因而游戲場景中在不失皮影造型特征的前提下,創新性地參考了大量國畫與剪紙元素。如龍宮海底礁石珊瑚,輪廓硬朗、枝條纖細,宮殿建筑造型工整、棱角分明。這樣的處理使其既不失中國味,又融入了皮影藝術之中。
1.2 “聽”:高亢激昂的戲曲音樂
皮影戲的另一特色便是配合的戲曲音樂與唱腔說詞。皮影戲的唱詞融合音樂和語言,根據故事情節編排,因皮影戲流派眾多,各類唱腔風格也略有不同。在《古劍奇譚三》中,它巧妙地運用了京劇唱腔,配以高亢激昂的鑼鼓等中國傳統打擊樂器,戲曲聲音節奏隨著劇情發展快慢更迭,渲染氣氛。
其中,游戲角色均用京劇唱腔念臺詞與擬聲詞,如老婦、龍太子等,說白鏗鏘有力,臺詞整齊有韻味;每一段打斗流暢有力,節奏鮮明,如“蝦兵蟹將”掄錘、突刺招式,無一不具備皮影戲與京劇的打斗特色,同時與輕快澎湃的民俗打擊音樂完美結合,代入感十足。
1.3 “戲”:民間傳說的傳遞表達
皮影戲多以民間傳說為主,而這一關卡以尋找夢境出口為主線,講述了一個老婦幫助龍太子回龍宮奪寶物的故事。這一民間傳說完美貼合了皮影戲這一傳統的藝術表現方式。以皮影戲的方式講故事,不僅能讓玩家感受到皮影戲帶來的獨特舞臺藝術,說唱相輔,言簡意賅,增加視聽維度,而且能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感受藝術背后的文化底蘊。
2 挖掘電子游戲這一強大載體的潛力
皮影藝術在藝術形式上有著多面性的延展與可開發性,對皮影藝術的繼承與發揚,應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而電子游戲被稱為第九藝術,也是現下熱度最高的娛樂方式之一。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走在當今的前沿,深受人們喜愛,但是它無法脫離文化與藝術的影響。將皮影藝術這一消失殆盡的民間傳統融入這一流行的藝術之中,既是向新一代普及和流傳的文化瑰寶,感受這一藝術的強大魅力,又賦予了新穎的游戲體驗與畫面效果,互相促進,這是一種達到雙贏的舉措。
《古劍奇譚三》不是第一個運用皮影藝術的ARPG游戲,但是在近幾年中,這一藝術風格被逐漸運用于電子游戲之中。例如,2014年,來自四川方寸游戲工作室推出的《影中戲:錦城謎案》集聚了皮影詭異、民俗的特點;2017年中國留學生制作的《輪回:失落之魂》也是結合皮影的美術風格,畫面效果震撼且別具一格。這些游戲雖然引來不少玩家的新鮮感知,但是這類風格的游戲罕見少有,成功大熱的更是少之又少,屬于小眾游戲。而《古劍奇譚三》作為國產ARPG游戲的標桿之一,擁有強大的玩家粉絲群體,尤以年輕一代為主,玩家對“龍宮”皮影戲這一關卡的連連稱贊表明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將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游戲完美結合,使皮影藝術在新的媒介中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國產游戲需要發揚、走向世界,將中國傳統經典的元素作為文化符號進行傳播,更有利于豐富世界對中國的認知,感受中國多元雄厚的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 倪鑌.皮影藝術在國外數字藝術中的影響和運用[J].藝術教育,2018(18):65-66.
[2] 韋天聰.國產游戲中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影響——以《古劍奇譚》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9):312-313.
[3] 劉強.傳統皮影藝術的審美特征與現代創新分析[J].藝術評鑒,2018(17):154-155.
[4] 高偉,郭瑾,郭舒婷.中國傳統皮影藝術在數字化動畫中的應用與發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8(04):475-481.
作者簡介:楊奕(1995—),女,湖南懷化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