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姝堯
摘 要:拉赫瑪尼諾夫是俄羅斯著名的古典音樂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民族音樂基礎,極擅長史詩式壯闊的音樂風格。拉赫瑪尼諾夫作品眾多,風格也不盡相同,在演奏方面也各具特色。本文對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伴奏的特點進行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伴奏;特點
0 前言
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題材眾多,其中藝術歌曲的創作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中的鋼琴伴奏也尤為重視,他在創作當中將歌唱部分和鋼琴伴奏部分完美結合,二者相互交織、水乳交融。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伴奏曲也具有及鮮明的個人特點。
1 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作品
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作品當中蘊含著飽滿的情感,表現力非常強勁,形象十分鮮明;在作品的旋律當中充滿了抒情的意味,極易引起演奏者和聽眾之間的情感共鳴。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當中會巧妙融合創作時的內心情感,他身處在沙皇統治下,生活環境非常壓抑;但是他又身處于廣闊的自然當中,因此在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當中我們既能夠感受到自然的遼闊,心曠神怡又令人神往;也能夠體會到黑暗政治統治下人們內心的壓抑和對美好未來的強烈渴望。拉赫瑪尼諾夫將自己矛盾的感情傾注在每一個音符當中,通過音樂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與聽眾進行交流。
2 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伴奏特點
拉赫瑪尼諾夫的大多數鋼琴伴奏作品都是依托于其創作的藝術作品存在的,其中的鋼琴演奏部分能對整體作品起到輔助和完善作用,幫助作品實現情感的傳遞,極大程度的豐富了音樂作品的內涵。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伴奏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了鋼琴的音色和特質,打破了鋼琴作為次要地位為歌唱伴奏的傳統,將鋼琴伴奏成為提升藝術歌曲魅力的秘密武器。
2.1 鋼琴與聲樂完美結合
在拉赫瑪尼諾夫筆下,鋼琴伴奏不僅僅是聲樂演唱中人聲的輔助,而是獨立成為一個聲部,能夠與聲樂演唱融合統一,二者的結合能夠碰撞出非常強烈的火花,讓聽眾倍感驚艷。
在音樂作品當中,鋼琴伴奏具有主題渲染和提示的功能,鋼琴演奏音樂作品當中的情感引題、旋律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以拉赫瑪尼諾夫的《春潮》為例,作者在曲目當中設置了一個“春潮動機”,并將這種固定樂思融入作品的每一部分中,從前奏開始,在每一個轉折當中都不斷加深,直至曲目尾聲時已變得磅礴大氣,讓整個樂曲在輝煌當中結束。在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當中,鋼琴伴奏在樂曲結構和音響上都是相對獨立的,作品中鋼琴聲部與人聲歌唱聲部同時進行,二者之間相互搭配;在音響方面鋼琴聲部是獨立演奏的部分,也是演唱聲部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
通常情況下,鋼琴伴奏在作品中發揮著結構串聯作用,通常在作品的前奏、間奏、尾奏中表現突出;但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打破了這一傳統,他提高了鋼琴伴奏的運用頻率,同時將鋼琴音響發揮到了極致,將鋼琴伴奏單獨形成聲部,與演唱的人聲聲部構成了平行關系。將二者從原有的主從關系轉變為相互配合的“二重唱”關系。
2.2 讓鋼琴伴奏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在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作品當中,鋼琴伴奏通常都能夠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伴奏通常具有定調、穩定節奏、烘托氣氛和情感刻畫的作用,但在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當中鋼琴伴奏不僅僅具有伴奏的基礎作用,還能夠以獨立的音樂性格參與到作品創作當中,成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拉赫瑪尼諾夫的浪漫曲中鋼琴伴奏通常都承擔著情節描繪、色彩填充和結構規劃的功能。[2]在演奏過程當中通過搭配鋼琴伴奏向聽眾描繪作品中的情境,讓觀眾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作品對于環境和人物的刻畫,將旋律當作語言把整體故事娓娓道來,引發觀眾的想象,與音樂作品產生共鳴。結構精巧的音樂作品才能夠達到抓耳的效果,拉赫瑪尼諾夫在音樂作品當中巧妙的插入音樂伴奏,讓作品的結構變的更加合理,緊緊地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此外,不同于一般的依附于作品而存在的鋼琴伴奏,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伴奏具有極高的完整性和獨立性,這不僅對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有極高要求,更為他們提供了二次創作的空間。[3]
2.3 鋼琴伴奏力度與速度多變
在鋼琴伴奏創作中,拉赫瑪尼諾夫充分體現了浪漫主義風格,在作品當中鋼琴伴奏速度、力度多變,通過對節奏的把控來發揮鋼琴伴奏的作用。在鋼琴伴奏中,力度的變化非常豐富,直接體現在曲目的結構和布局當中,演奏時聽眾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強弱變化,層次分明;在情感表達當中,也充滿了力量感,情感的表達極其自然,醞釀和爆發都有遞進累積的過程,不會給聽眾造成突兀的感覺。[4]當然這樣的力度變化對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提出了具有極高要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當中必須要通過旋律和演奏技巧來表達出力量的強弱,讓聽眾僅憑“耳聽”就能夠感受到變化。
速度多變也是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伴奏的特點,對作品速度和節奏的把控是體現作者和演奏者水平的關鍵。速度的變化往往伴隨著情感的轉變,當樂曲的演奏速度發生變化時,其中傳遞的情感也會隨之改變,樂曲的段落交接和結尾處經常出現速度的變化。就如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命運》,在演奏中速度的變化運用的十分豐富,其中會出現許多的變速提示,這些變換讓整首曲目變得更有層次感,情感傳遞也更加飽滿自然。鋼琴伴奏受到演唱部分的影響,速度的變化也要與演唱保持一致,二者必須達到統一才能保證作品的完整性。
3 結語
縱觀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能夠從中感受到他對藝術的追求和其中蘊含的真摯的思想情感追求。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伴奏不僅僅是藝術歌曲演唱部分的伴奏,更是藝術歌曲的一部分,有了鋼琴伴奏之后他的創作作品情感表達更加的飽滿,也更加的引人注意。
參考文獻:
[1] 冉楠楠.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命運》的創作及其鋼琴伴奏特征[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4,32(03):189-192.
[2] 吳紅燕.牡丹綠葉扶,崖石靜水激——談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及其鋼琴伴奏藝術[J].藝術評鑒,2017(15):9-11+25.
[3] 馬冬莉.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的風格特征[J].黃河之聲,2017(05):61-62.
[4] 梁曉寧.拉赫瑪尼諾夫四首鋼琴前奏曲的演奏解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33(04):157-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