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河
摘 要:文創產品是一種可以滿足人們情感需求的傳播文化的載體。基于“日用即道”的理念設計的文創產品,不僅能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還能滿足人們的日常使用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文創產品的生活應用價值。為了解決我國文創產品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對“日用即道”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挖掘了人們的使用需求和情感需求,最終提出了文創產品針對性的設計策略,即實用性設計策略、 情感化設計策略、可持續化設計策略,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品位,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日用即道”;文創產品;設計策略;實用性設計;創新設計;可持續設計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產業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比如文化創意產業。文創產品也就是文化創意產品,其凝聚了人們的智慧,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文化資源轉化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附加值產品。文創產品主要包含家居用品、辦公產品以及紀念品等,其中觀賞性的產品及禮品較多。但是目前市場上出現的許多文創產品大多呈現出了實用性不高、不貼近生活的特性,比如紀念封、杯子以及書簽等產品。市場上僅有個別產品貼近人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個問題,即人們過于注重體現文化價值,而忽視了文創產品的實用性。事實上,一件產品想要贏得人們的青睞,就要融入人們的生活。為了擺脫這一狀況,人們需要遵循“日用即道”的設計理念,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具有實用性特征的文創產品。
1 “日用即道”設計理念的相關概念
1.1 “日用即道”前期的設計理念
“日用即道”這一設計理念早在明朝時就已被泰州學派的王艮提出,當時人們認為“日用即道”中的“日用”是指“對衣食住行的物質需要”,“道”指“大道和天道”,并且將“道”的標準定義在以人為本的物質活動中,即認為人們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認識“道”,從而主張“圣人之道主要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事實上,提出這一理念的思想家王艮意在用這一思想從人們的生活方式中挖掘人們的物質需求以及精神文化需求。對現代人而言,這一思想具有超前的價值,為后期的“實用之學”奠定了較大的基礎。
1.2 基于“日用即道”設計理念的文創產品的設計
眾所周知,哲學思想對人類的生活有較大影響,但人們往往不知道哲學思想主要就是來源于日常生活。另外,由于設計主要以人為出發點,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與哲學思想具有一定的聯系。事實上,“日用即道”不僅是日常生活當中的哲學,也是設計當中的智慧。在設計文創產品時,不僅要讓文創產品展現其文化特征,還要讓文創產品體現出人與物的關系,進而展現出人們對物質的使用需求,最終幫助人們解決生活品質的問題。因此,在設計文創產品時,相關人員要考慮到立足生活、產品實用性、人們的潛在需求等幾個要點,并用心感悟這些要點和相關要素,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當代發展趨勢的基于“日用即道”設計理念的文創產品。
2 文創產品的設計策略
想要讓文創產品傳播文化,就不能僅注重其外在的裝飾性能,還要重視其能否體現生活應用價值。人們離不開生活,如果想要人們更深刻地體會產品當中的文化內涵,就要將產品恰當地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也就是說目前市場上需要的產品是能夠融入生活當中的文創產品。因此,需要應用以下幾個策略,以更好地應用“日用即道”的設計理念。
2.1 實用性設計策略
產品設計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文創產品設計也是如此,人們必須重視它的實用性特征。在進行實用性設計時,可將其分為改良設計和創新設計兩部分。
(1)實用性設計中的改良設計策略。改良設計指在不改變原產品屬性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有目的的優化設計,以滿足某種新的需求。對人們而言,裝飾美觀的設計具有更高的實用性。文創產品改良設計的本質就是結合生活實用性和現代人的審美價值觀,并注重人們的精神需求。目前市場上已有一部分人重視了這一問題,在產品中融入了文化元素,力求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生活使用需求,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且許多人在產品設計中融入了視覺符號,意在傳達文化特征。比如,在產品文創設計中運用古代吉祥圖案,意在展現傳統文化的吉祥寓意;在產品文創設計中運用卡通化的歷史人物造型,意在傳達歷史文化特征。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日用即道”的設計理念。
(2)實用性設計中的創新設計策略。想要滿足人們的需求,就要重視影響人們需求變化的因素,比如社會文化的影響。只有了解人們的潛在需求,才能分析產生這一需求的原因,進而再依據原因和人們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文創設計。反之,為了提升人們的潛在需求,設計師需要對文創產品進行創新設計。創新設計的作品能夠滿足人們的價值取向、審美情趣以及主觀體驗。在創新的過程中,設計師可對其進行功能創新,比如,在佛香包中運用“梅蘭竹菊”的造型設計,既傳遞文化,又展現生活的美好,體現了文創產品設計的“日用即道”理念,滿足了人們對文創產品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的雙重需求。設計師還可在功能創新的基礎上,對文創產品進行材料創新。材料可以直觀地影響人們主觀體驗,讓人們直接感受到文創產品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風格,所以可對材料進行創新。比如,進行筆筒和香爐等佛教文創產品擺件設計時,采用水泥主材、木片輔材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進而更好地感受純粹的信仰,最終更好地傳達出佛教文化。創新設計對文創產品發展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可以稱為是文創產品贏得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2.2 情感化設計策略
情感化設計指在關注人們內心情感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的設計。其需要關注人們的生活感受,所以要拉近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設計師可以在外形和色彩上進行相應設計,創作出令人感動的作品。比如,將文創產品設計為卡通動物形象,實現防止觸電的功能。最大限度地遷就人們的生活習慣,設計出更容易讓人們接受并引起情感共鳴的作品。通過情感因素讓使用者感受到文創產品背后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進而體現“日用即道”的設計理念,也可以在文創產品中運用中國文化元素,以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由于祈求平安幸福和生活美好的祝愿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永恒主題,所以可以對文創產品進行這一情感化設計,比如,在餐具產品設計中運用葫蘆這一元素,設計葫蘆形狀的餐盤,葫蘆的諧音是福祿,所以可以表達吉祥的寓意,給予人們歡樂的情感體驗。事實上,這一情感化設計有利于傳播輕松自由的生活態度,非常容易融入日常生活,進而體現“日用即道”的設計理念。
2.3 可持續設計策略
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因此我國倡導可持續發展。事實上,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可以應用到許多領域,比如設計領域。通過設計可以可持續發展的作品,避免資源浪費。因為日常生活中時常有物品閑置、過度消耗、沒有損壞就被丟棄的現象,所以人們需要能夠長期使用、不易損壞、易維修的文創產品,以減少淘汰率。在可持續設計的過程中,主張使用者使用產品,而不是占有產品,要盡最大可能提高產品的使用效率。另外,在考慮文創產品的持久性特性的過程中,設計者需要分析社會發展情形和人們的審美趨勢,以防其經受不住長時間的考驗。基于“日用即道”理念的文創產品可持續設計,能夠滿足現代人的情感需求。
3 結語
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設計者在進行文創產品設計開發時,需要實地觀察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在設計的過程中,可采用情感化設計策略、實用性設計策略以及可持續設計策略,通過這些策略,滿足人們的需求,進而更好地體現“日用即道”的設計理念。在以上策略的影響下,一旦設計出能真正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文創產品,就能促進文化內涵的有效傳播,使設計展現出更大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田君.日用品設計的“日用即道”理念研究[D].齊魯工業大學,2009.
[2] 劉月.產品概念設計中的可持續設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15(2).
[3] 歐陽紅.產品設計的可持續性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7.
[4] 何素敏.“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影響下的晚明設計[J].藝術百家,2006(3).
[5] 劉強東.基于旅游紀念品及相關文創產品的設計策略[J].包裝工程,2017(15).
[6] 賀強蘭.日用之道:設計中的生活哲學――仿設計師高一強[J].裝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