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為對舞蹈語言創造缺乏重視,對舞蹈的傳承與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其中少數民族舞蹈受到的影響最大。少數民族舞蹈創作中,一些編導并不講究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與語言特征,任意選擇西方舞蹈元素,并使用現代化的舞蹈編創方法與技巧,進行動作的重組與嫁接,造成很多動作編排十分離奇。這種情況必然會造成少數民族舞蹈中民族屬性的淡化與模糊,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不尊重,不僅不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甚至會對原本文化內涵產生誤解。
關鍵詞:舞蹈語言特征;少數民族舞蹈;維護;舞蹈創編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很多舞蹈藝術家貼近民眾,深入生活,向老藝人取經學習,從而收集、整理并提煉加工出具有鮮明民族特征的舞蹈動作元素,并且創造出了極具少數民族地域特色、濃郁生活氣息,同時具有時代精神的舞蹈。這一時期的少數民族舞蹈特征清晰、明了且突出,具有鮮明的民族屬性,只是簡單地從舞蹈動作上就能夠分辨是哪一民族的舞蹈、是哪種舞蹈類別。[1]但是現階段隨著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涌入了多種外來舞蹈形式,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舞蹈種類及動作的變化,一些舞蹈編排者開始不明所以地照搬、借鑒與吸收,原本少數民族舞蹈在歌舞晚會中起到主要作用,當前卻成為其他舞種的伴舞與陪襯。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強維護民族舞蹈編排中的語言特征,切實彰顯少數民族舞蹈中體現的文化內涵,促進其不斷發揚壯大。
1 現階段我國少數民族舞蹈創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很多編導在名利雙收的誘導下,主要以市場經濟發展為核心,進行不同種類舞蹈的編排,并且隨著各種慶典活動需求,綜合性晚會得到衍生。因為綜合性晚會因為經濟收益較為豐富,很多舞蹈編排者成為這些晚會的舞蹈編排專業戶,其通過多種不同演出的舞蹈,進行動作的整合,甚至很短時間內就編排出整個編舞節目。[2]為了能夠應對買家、吸引觀眾眼球,很多節目追求極為華麗的燈光與布景,艷麗服飾渲染手段也多種多樣。在這種情況下,民族舞蹈節目的創作不具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動作編排與設計,編舞者無法深入進行舞蹈語言動作的探索、采風、創造,必然會導致舞蹈動作照搬、互相套用或者單一化。這種編舞缺乏創意與文化內涵,晚會上都是大致相同的舞蹈動作,讓觀眾產生厭煩感,失去興趣。除此之外,在少數民族舞蹈的創作與編排中,一些編導并不考慮舞蹈之間的差異,隨意選擇一些西方舞蹈元素加入編舞中,通過現代編舞技巧的大量應用,嫁接并且重組一些動作元素。一些舞蹈作品并沒有實現舞蹈語言民族性的強化,甚至有舞者穿著某一個少數民族的服裝,但是跳的舞步卻是現代流行或者是其他少數民族的舞步。[3]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舞蹈作品被運用到西方現代舞蹈動作中,單純地追求舞美燈光與創意,造成本土少數民族舞蹈特色模糊,有些舞蹈作品穿著華麗、精致而現代化的民族服飾,跳的舞蹈與對應的民族舞蹈差距較大,并且有一些非舞蹈因素的介入造成在漫長歷史演變中,少數民族舞蹈逐漸失去了鄉土氣息,甚至被異化。
2 維護少數民族舞蹈創編中語言特征的主要途徑
2.1 保證舞蹈與民族內涵相符合
因為文化生態、環境及地域之間的差異,以及特定文化淵源,每一種少數民族舞蹈都具有自身的形式特征,從而不同少數民族舞蹈具有自身特殊的語言。想要創造及繼承一個少數民族舞蹈語言,需要加強自身對少數民族的熱愛與尊重,不能單純地收集舞蹈素材,需要準確把握及深入研究少數民族審美特質及情感表達特有方式,避免舞蹈動作的隨意嫁接、信手拈來,防止淡化少數民族特性。[4]因此在創編少數民族舞蹈時,需要根據不同少數民族的特征與風俗,確保民族服飾與舞蹈動作相一致,保持與其民族習俗、信仰、勞動及生活的關聯性,形成獨特的民族價值觀與審美。
2.2 做好舞蹈借鑒工作
藝術創作離不開借鑒,因此編舞者需要意識到現階段舞蹈發展方向不能趨同化,需要實現人文特色與尊嚴的突出,并不能為了與國際接軌而失去了自身的特點。少數民族舞蹈語言特征存在于對民族性格及情感等多種體現方式的深入掌握與深刻理解,不斷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并挖掘具有獨特風格的舞蹈語匯,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創造出與他人舞蹈語言不同、獨一無二的舞蹈語言。[5]值得注意的是,在舞蹈編排中對民族屬性的強調,并不是對編舞者自身審美選擇與個性的限制,舞蹈無言的創造是專業舞者的追求,很大程度上也在舞蹈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關鍵作用。
3 結語
在當前的舞蹈語態轉換及多元化存在空間中,少數民族舞蹈創造不會產生無措甚至迷失的感覺,舞蹈編排者需要在時代審美意識不斷變化的形勢下,保持舞蹈的和諧創作觀念,基于此,才能夠堅持在少數民族舞蹈編排創作中使民族舞蹈語言特征得到持續性發展。本文主要圍繞著現階段我國少數民族舞蹈創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維護少數民族舞蹈創編中語言特征的主要途徑兩個方面展開了論述與探討,目的是為了確保我國少數民族舞蹈能夠充分體現出其民族語言特征,促使我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瑰寶得到有效傳承。
參考文獻:
[1] 蔣李卉.廣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在本民族舞蹈創編中的運用研究[J].歌海,2018(02):105-107.
[2] 向開明.少數民族舞蹈課程建設新途徑的探索——2015首屆全國區域少數民族舞蹈課展示暨課程建設研討會綜述[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6(01):113-116.
[3] 劉應,王小雙.中國民族舞蹈元素融入競技健美操的優勢性分析——以民族舞蹈、服飾、音樂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7(06):601-604.
[4] 周利.民族舞蹈引入健美操課程教學體系的實踐性研究——以重慶文理學院健美操專選課程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06):27-29.
[5] 于淑華.冰上舞蹈創編融入中國文化元素的構想——傳統武術與民族舞蹈的使用[J].冰雪運動,2010,32?(01):25-29.
作者簡介:劉莊,1985年畢業于西北民族學院藝術系舞蹈專業,北方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