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剛
摘 要:社會音樂教育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涵蓋面較為廣泛,它主要區別于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通過對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適應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的策略,有助于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現狀;對策
隨著西藏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得到了不斷提升,社會音樂教育的影響不斷擴大。由于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起步較晚,社會音樂教育培訓機構較少,教學質量較低,師資匱乏,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長期停滯不前。本文從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的教育機構、教育對象、教師現狀以及當前面臨的問題等方面做初步探索,力求在一定程度上讓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的發展態勢更加健康。當下,我國的教育制度不斷革新,人們所了解的音樂教育基本停留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社會音樂教育的地位不突出,看似可有可無。如果社會音樂教育能夠獲得較重要的地位,無疑可以為祖國的下一代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同時也可以成為國民素質提升的一個途徑。
1 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概述
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源遠流長,在很早前拉薩市的社會音樂教育就已經生根發芽,大體是以口頭傳授為主的民間業余團體較為流行。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現在能夠看到或熟知的有西藏自治區少年宮、拉薩市群眾藝術館、拉薩市少年宮、拉薩市克萊德曼音樂藝術學校,以及后面興起的子琰琴行、旋風琴行、央金瑪琴行、歐雅琴行、卡布里諾琴行、維也納藝術、The one數字教室及個體音樂教學工作室等社會音樂教育培訓機構,但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正規化發展歷史相對較短,目前還基本處于起步階段。
就當前全區的總體情況來看,如出一轍,學習藝術的孩子實質上是不多的,通過問卷、實地走訪等形式的調研分析后發現,在目前拉薩市,學習藝術的未成年人占總人數的比重不足6%,成年人占總人數不足1%。這個比重是非常小的,也就是大部分的人沒有機會或者是沒有打算學習藝術。
師資力量也相對較為薄弱,各大琴行的老師則是由拉薩市高校的學生和社會音樂人士共同擔當,可能在教學經驗上還并不成熟。既然大部分教師來源是高校的學生,同時導致教師的流動性大,學校方面留不住人才。加之人們暫時對學習藝術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又因全區的總人數不多,分布面積又廣,社會音樂藝術在這里發展遲緩。
2 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現狀
拉薩市關于社會音樂教育的辦學機構可以分為政府設立、民營等,其中由政府設立的社會音樂傳習機構分為兩類:其一,非營利性的有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其二,營利性的有自治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拉薩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民營的主要有克萊德曼琴行、子琰琴行、旋風琴行、央金瑪琴行、歐雅琴行、卡布里諾琴行、維也納藝術、The one數字教室等。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的人群集中在青少年群體,社會人群對音樂的學習也主要依托上述的政府或民營單位發起的非營利和營利關系的學習。
本次調查針對的對象是拉薩市市區已注冊的各個社會音樂培訓及傳習機構,此次共發出問卷240份,回收有效問卷232份。其中受教育對象208份,社會音樂教師20份,社會音樂教育管理者4份。調查主要從受教育對象的年齡、性別、民族、選擇方式、目的、家庭收入等方面著手;對教師的年齡、性別、教齡、民族、專兼職、學歷、已工作或學生、任職時間、專業水準、社會考級等。
2.1 受教育對象
目前,拉薩市社會音樂的受教育對象主要為青少年,中老年人數較少。從年齡上看,5歲及以下的學員占比不足3%,6~12歲學員占比88%左右,13~20歲占比7%左右,21歲及以上占比不足2%,50歲以上為0人次。由此可知,學員主要集中在小學階段,學齡前兒童和中老年人學習音樂的人數較少;從性別比例看,男性占比為40%左右,女性占比為60%左右;從民族比例看,漢族占比24%左右,藏族占比75%左右,其他少數民族占比不足1%;調研中還發現上課時有88%的家長會陪同孩子上課,其中12%的家長會認真做筆記,但是課后99%的學員都沒有陪練。
通過調查研究還發現,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受教育對象中64%的學員家中購置有琴可以練習,24%的學員選擇在學習點練習或租琴練習,12%的學員從不練琴;59%的學員在學習途中更換過老師,其主要原因集中在教師流動性大,教學質量低等方面;學員家庭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占10%,8000~12000元的占38%,12000元以上的占比46%;對業余社會考級觀點79%的家長持贊同,14%不贊同,7%認為無關緊要。
2.2 社會音樂教師
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的教師主要分為六類:其一,專職的社會音樂教師;其二,本地高校的本專科生及研究生;其三,拉薩市各大文藝團體的演職人員;其四,在拉薩市大中小學從事音樂教育的教師;其五,各省市到拉薩市部分單位援藏的教師;其六,業余愛好者與來西藏旅游的音樂愛好者。調查中發現除了2名教師為專職外(均為某琴行老板),其余社會音樂教師均為兼職,導致教師流動性大,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等現象;教師民族比例嚴重失調,在調查中除2位教師為藏族以外其他教師均為漢族,年齡基本集中在18~28歲之間,教師教齡在3年以上的占比20%左右,同時有80%的教師對考級持不贊同。
3 社會音樂教育當前面臨的困境
第一,教師的流動性大。由于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機構的教師大部分是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的在校學生,因學業或畢業的關系,培訓機構難以留住人才。許多教師在教學上剛剛步入正軌,卻因學業而無法繼續任教。
第二,開設專業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通過問卷調查發現:95%的學生在學習音樂上是喜歡中國樂器和中國曲目的,拉薩市各大社會音樂教學機構開設的專業都是偏向西洋樂器,如笛子、琵琶、扎木年等民族樂器幾乎沒有條件開設。
第三,教材使用的新穎度不夠。目前,在拉薩市鋼琴課程所用的教材幾乎都是統一使用的《簡易鋼琴教程》《拜厄》《車爾尼練習曲》《鋼琴基礎教程》《創意曲集》等,而不像內地其他省市或者國外的教材那么豐富、新穎。
第四,家長對學生音樂藝術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許多家長認為學習音樂就是讓孩子到學校單純的學習而已,單方面的培養興趣而已,沒有對老師的教學、教材的使用,學生的練習情況作出很好的判定和審視。久而久之,便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
第五,教師和學生與其他培訓機構及其他省市的交流不夠。目前,在社會音樂藝術教學上,拉薩出現了封閉式的教學情況,很少有機會和其他培訓機構和省市進行交流和學習,學生只能根據老師的一些經驗方法學習。教師交流的機會少,學生的機會則更少。
第六,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無論學歷,還是教齡等方面都嚴重不均衡。當前,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教師中有一部分教師就是社會業余愛好者,一部分為專業院校學生,同時也有一部分老師是半路出家,完全沒有經歷過系統訓練,導致教師的整體差異和教學水平脫節。
第七,社會音樂教育的大型活動有待豐富,學生的舞臺經驗嚴重缺乏,導致參加比賽、演出、交流時磕磕碰碰,腿軟等情況。
4 對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未來的發展提出的幾點建議
第一,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做到寓教于樂,多與學生溝通,讓學生主動學習與練習。
第二,增強專業師資力量。聘請離退休老教師及區內高校與文藝團體演員執教。保證教師的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有創新力、師資穩定等。
第三,各個培訓機構在教學設備和教學設施上需要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多做室內外宣傳活動,拓展社會人士對音樂的認識。
第四,教學理念需要不斷革新,不斷參加各種一流的教學培訓,和其他機構、區外一流團體進行交流,引入先進的教學體系,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開發學生的潛力。
第五,在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聘用教師時要嚴格把關,不要因為缺老師而濫竽充數。在教師考核方面須嚴格考察、嚴格把關。在實習期管理人員需組織專業教師多次聽課,做到真正的優勝劣汰,正式入職后做好崗前培訓與教師再培訓相結合。
第六,政府部門需要重視對社會音樂教師的管理,健全相關制度。同時,放寬培訓相關的資質,做到經濟實力與教學實力分開,能者居上。
5 結語
從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的總體大局看,發展形勢還是較為樂觀的。社會音樂藝術教學的興盛,也是一個地區民生改善的重要反映。拉薩市各大琴行的問世和培訓機構的涌現,也反映了目前拉薩社會音樂藝術教育事業在茁壯成長。社會音樂藝術教育要得到更好的發展,人們需要對自身、對音樂藝術有一個全新的完整的認知。只有社會音樂教育機構不斷走向正規化,才能更好地推動整個拉薩社會音樂藝術教學的進程。只有拉薩市社會音樂教育不斷進步,才能作為一種文明的標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引領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加快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 斯雯.烏魯木齊地區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及思考[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7(6):97-101.
[2] 才旦卓瑪.西藏拉薩少兒鋼琴教育現狀與對策——以拉薩克萊德曼音樂學校為例[J].西藏藝術研究,2015(3):89-93.
[3] 牛媛媛.河南省社會音樂教育師資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當代音樂,2018(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