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飛
摘 要:如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互聯網+”衍生而來的創新型教學方法,也為高職院校鋼琴教學拓展了更多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創新開展鋼琴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思考和實踐,以期全面推進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改革,提升鋼琴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鋼琴教學;創新;實踐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移動式智能化網絡終端和社交媒體平臺的普及,一個利用現代網絡信息科技整合傳統產業以推進社會創新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已然到來。“互聯網+”,其所加的對象可以是物流、交通、醫療等產業,當然也可以是音樂教育。而“互聯網+”時代也確實創造了一系列依托信息網絡的新型教學理念和方法,比如微課教學、翻轉課堂等深受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出于簡便有效的考慮,筆者建議在探索“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鋼琴教學方法的初級階段,可嘗試采用微課教學及翻轉課堂來推動鋼琴教學的改革。
1 “微課”在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的實踐
什么是“微課”?簡而言之就是微型課程片段,它通常表現為一段短視頻,時間在5~10分鐘,而內容則是針對某一項基本知識點或基本技能而展開的精講、精練。“微課”之“微”,實則表現為“精”。在微課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畫面的瞬時切換來自如地展現觸鍵的方法、踏板的運用等細微之處,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鋼琴知識和技巧要點。尤其是在實時切換之間,鋼琴演奏技法表現音樂之美的整個過程也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增強了學生的視覺感和視聽感。在微課教學中,畫面可以迅速由教師觸鍵的整體手位切換到指尖、指腹,還可以從指尖瞬間切換到整個身體的姿勢乃至腳踩踏板的動作,學生無須變換視角即可看清教師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這樣學生就可以專注于觀察演奏技巧和聆聽音色這兩個方面了,借助這兩方面豐富、實時視聽信息的交互刺激,學生就能較為便捷地在腦中建立起不同觸鍵方法和不同音色間的聯系。音色是鋼琴音樂審美的一個基本方面,利用微課視頻,教師有望從一點一滴的細部著手,將音色演奏技法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給學生。當然,從教師講解的角度來說,微課也能有效訓練其對于音樂審美的語言表達能力,原因在于:一方面,微課容量有限,能夠鞭策、激勵教師盡可能選擇精練的語言去講解音樂之美;另一方面,語言雖轉瞬即逝,但微課視頻卻可反復回放,教師能夠進行自我評課或互相評課,借此找到講解鋼琴音樂的最優方法和最佳語言表達方式。教師若能把必要的語言培訓同微課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就有望逐步摸索出精煉地闡述鋼琴音樂之美的最佳方法了。從上面的分析可見,微課教學可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師生雙方集中注意力,促使學生快捷地建立起鋼琴技法和音色之間的信息聯系,并幫助教師探索最科學的音樂教學方法。微課能夠幫助師生雙方將音樂的思想、理念、意識、觀點滲透鋼琴技法教學中去,從而幫助他們找到音樂審美同鋼琴技法教學之間的結合點,以及鋼琴音樂教學的“著力點”,進而從根本上提升高職院校鋼琴審美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以上,我們闡述了微課對于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功用和意義。當然,微課對于即興伴奏和自彈自唱教學也有類似的功用,可針對和聲、曲式及視唱練耳、樂理等學科基本知識點在鋼琴演奏中的應用情況,制作以專門訓練為宗旨的相應教學視頻。同時,和聲、曲式及視唱練耳、樂理等課程的教師也可根據本學科知識及技能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在自身的課程教學中制作以鋼琴教學訓練為目標的微課視頻,這樣就能夠從鋼琴教學及相關課程教學這兩個方向同步制作微課視頻,構建微課視頻群,進而借助這些微課視頻群構建起鋼琴與相關課程的聯動性、互補性教學,從而集中且具滲透性地將相關課程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融入鋼琴教學與訓練中,幫助師生找到將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曲式等學科“雙基”滲透性融入鋼琴教學中的方法,從而更為高效地培養學生的即興伴奏和自彈自唱能力。
而對于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微課同樣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可以像審美教學一樣,借助微課教學法將《藝術概論》《音樂美學》等課程的普遍原理和藝術原則滲透性地融入鋼琴技法訓練中去。當學生的審美能力、即興伴奏能力、自彈自唱能力、音樂文化修養都借助微課教學得到提升后,素質教育的目的也就自然實現了。由此看來,微課教學著眼于“雙基”訓練,以此為載體將音樂審美教育、素質教育等理念及方法滲透鋼琴技法教學與訓練中去,找到兩者之間的結合點及著力點,從而解決了目前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多種問題。故而,筆者認為教師應圍繞鋼琴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中的要點、難點,制作適應不同教學需求的微課視頻并形成組、群,初步建立起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微課視頻體系。當然,這里所說的微課教學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應是一個動態發展、完善的過程。教師須根據教學需要不斷更新微課視頻,酌情采用更符合信息化教育規律的新視頻替換舊視頻。因而,上文所說的微課視頻體系,也必然是一個動態穩定中的體系。
2 翻轉課堂在高職鋼琴教學中的實踐
翻轉課堂是“互聯網+”時代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其關鍵理念和操作方法在于制作教學視頻,并引導學生在課下觀看這些視頻來進行自主式學習。而在鋼琴教學課堂上,教師則通過提問、檢測等手段來驗收學習成果,并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進行個性化輔導。由于本需依靠傳統課堂教學來講解的內容交由學生自學來消化吸收,而課堂教學則轉化為談話、討論式的解疑及指導,故而這種教學被稱為“翻轉課堂”。而翻轉課堂的關鍵在于制作教學視頻,所以上文所論述的微課正可作為高職院校鋼琴翻轉課堂教學之基礎。但是零散的微課視頻是無法為學生課下自學提供支持的,因而,鋼琴教師應同本校計算機專業師生進行合作教學,在其幫助下建立起以微課視頻群為核心,集圖片、音頻、視頻、文檔于一體,并具有完善的導航、搜索機制,具備即時通信互動交流功能的網絡鋼琴教育資源庫及網絡鋼琴課程體系。
有了上述網絡鋼琴教育資源庫的支持,教師就可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及策略體系,并通過微信、QQ等媒體平臺向學生發布課下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課下借助微課資源,展開對鋼琴技法的自學自練和探索實踐。而課堂鋼琴教學則類似傳統的“回課”,教師可在驗收學生自學及訓練成果的基礎上,借助談話、討論等新型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展開個性化的指導及強化訓練。如此一來,就有望真正體現學生在鋼琴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突出鋼琴教師的主導功能,從而理順教學關系,真正發揮學生在鋼琴學習與訓練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打造出生機勃勃的翻轉式“生態課堂”,提升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并且,翻轉課堂所運用的談話、討論式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而且能夠自然而然地推動高職院校鋼琴教學方法的創新,對于提升本專業學生的音樂教學能力及素養,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 結語
“互聯網+”時代借助網絡信息科技推動高職鋼琴教學改革的步驟也就得以明晰:首先,制作鋼琴教學微課視頻,并形成視頻群;其次,以這些視頻群為基礎建設具備導航、索引和即時通信功能的網絡鋼琴教育資源庫,為學生自學自練提供網絡資源環境支持;再次,教師采用“積件化”思路從“微課”視頻群中選擇素材制作個性化鋼琴教學課件,深化當前的高職院校鋼琴多媒體教學;最后,借助完善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以及談話、討論等全新教學方法,實現高職院校鋼琴教學從傳統課堂向翻轉課堂的轉型。如此一來,高職院校鋼琴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就都有望得到科學、合理的解決,真正有效地提升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推動教學改革進入一個全新的水平和階段。
參考文獻:
[1] 杜麗蓉.網絡教學在傳統鋼琴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5(11).
[2] 黃綺.網絡環境下鋼琴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音樂時空,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