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珮
摘 要:新形勢下,國家和教育部門一直推進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形勢日益深入。在開展相應的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專業教學情況來對教學工作進行優化和調整,以此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教學現狀與改善措施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教學現狀;改善措施;研究分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一直在推行教育制度優化改革,我國的整體教育機制也在不斷優化和完善,開展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我國文學體系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學素養。本文結合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教學的意義展開研究,并具體分析了我國現當代文學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差距太大、教育改革工作重視不足以及文學教育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并提出應對我國現當代文學教育發展現狀的有效措施,希望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教學改善有所啟發。
1 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教學的意義
隨著教育制度不斷改革,我國的整體教育機制也在不斷優化和完善,在現當代文學教育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教育部門也越來越重視現當代文學教育教學工作。中國現當代文學屬于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專業范疇,中國現當代文學主要依據時間發展脈絡來進行定義和分類,主要指的是從五四時期的文學到20世紀的港澳臺文學。在這一階段的中國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當時整個社會局勢和政治體制的變化,再加上有大量的外來文化涌入中國,對我國自身的文學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但與此同時,中國現當代文學也呈現出全新的一面,并且積極地進行借鑒融合,實現了自身文化的綜合發展。
這個課程是高校開展文學教學的基礎也是重要的課程,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我國現當代整個文學發展的脈絡,也能夠幫助學生們加深對我國現當代文學和政治以及相關歷史的掌握和理解。這一課程教學對于提高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幫助高校學生理解和掌握相應的語言文學方面的知識,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
2 我國現當代文學教育的發展現狀
在語言文學領域,學生想要學習語言文學專業,就要積極做好對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閱讀和理解,從實際的文學作品中加強自身的理解和感悟,以此不斷提高自身對文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是中文系最基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學生應該重視這一課程的學習,以此提高自身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為開展后續的學習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打好基礎,同時也有助于培養自身的人文素養。
2.1 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差距太大
現階段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際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工作受到影響,其專業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實際的教學目標設定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開展文學基礎教育的過程中,往往受自身的文學教學發展影響,不利于開展后續的文學教育工作。
2.2 對教育改革工作重視不足
新形勢下,開展現當代文學教育工作,應該注重優化和改革教育工作,以此來更好地提高高效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和教育改革過程中,部分院校往往將教育改革重點放在經濟類、工程類以及計算機類等專業教學方面,這些專業的教育和改革緊緊結合實際的社會發展方向和行業發展需要作出改革和調整,但是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在教育改革方面重視不足,院校的領導和管理層往往不重視這一專業領域的教學改革。這種情況對于開展現當代文學教育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地方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和領導層應該將教學改革落實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最短的時間內,努力為學生創造出一個更好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學習環境。
2.3 文學教育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中國現當代的文學教育工作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聯系,綜合來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狀態不好,一般體現為課程設置不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教學方式單一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被激發;另外,學生的課外閱讀往往并不重視對現當代文學作品的講解,更多的是其他方面的書籍,不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現當代文學的興趣,且這些問題往往難以被及時糾正,在這些問題對于開展實際的現當代文學教育都產生不利影響,也是導致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課程難以有效開展的因素之一。
3 應對我國現當代文學教育發展現狀的幾點對策
3.1 有效借鑒其他學科進行教育教學
在開展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改革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在其專業領域內,已經有很多高校針對其專業領域內的古典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以及漢語言文學類的專業進行了優化改革,而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改革成效,逐漸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能夠有效提高專業類學生的綜合素質。針對這種情況,中國現當代文化教育優化改革過程中,應該結合相關專業教育改革經驗,有針對性地融入自身的專業教育改革中去,同時在開展教育改革過程中,應該做好專業教育改革的重點管理,首先要注重轉變教學思維方式,做好對教學材料的補充。由于傳統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學思維模式往往注重對課文文本和文學作品資料的解讀,其中包括對作者自身的寫作方式的教學,還有文學作品中體現出的深層含義的教學引導。長期的教學會導致文學教育脫離實際,一線授課教師改革開展文學教育方式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教學思維和教材內容的改革,將專業內容與實際的生活場景結合起來開展教學,達到有效銜接,也能夠為學生的知識學習和作品感悟提供基礎。教師應該拓寬教學視野,不斷改正自身的教學理念,將專業內容與學生感悟結合在一起,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3.2 更新現有教學基礎設施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現階段的高校教學工作中應用了越來越多的先進教學設備,傳統的“三尺講臺、一方黑板”教學形式已經不再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要,所以開展新時期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工作,應該積極采購先進的教學設備,并將其應用在文學教育課堂上,借助這些先進的教學工具和基礎設施來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和綜合化的教育資源,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拓寬自身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展示出與現當代文學作品相關的故事情節和講解視頻,加深學生對文學知識的理解。院校應該加大對先進教學設備的經費和資金投入,幫助專業院系進行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另外,專業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應用多媒體和電子黑板等教學設備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可以加強對相關文學知識點的理解,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為學生在后續的工作和發展方面打好基礎。
3.3 加強對教材、課程以及教學方式的改革
傳統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專業教學已經不再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工作需要和社會發展需要,其傳統的教材也不再適應教學培養計劃。傳統教材中往往有大量陳舊的知識點,不再適應現階段的知識教學需要,所以首先應該對教材進行優化改革,要選擇具有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文學理念的書籍,為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注入新的現當代文學理念,讓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另外,應該注重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專業課程進行改革,傳統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專業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導致學生的公共課程和選修課程學習質量難以有效提高,學生僅僅是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對實際的知識理解和應用認識不足,所以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課程選擇引導,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和理解能力。另外,要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專業教學進行改革,在明確教學培養目標的基礎上,教師要積極改變和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將培養應用型人才放在重要位置,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理解能力,為開展后續的專業知識教學打好基礎。只有教師自身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才能夠有效優化相應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
4 結語
我國整體教育機制不斷優化和完善,開展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學素養。為了提高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質量,針對現階段我國現當代文學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差距太大、教育改革工作重視不足以及文學教育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應該有效借鑒其他學科進行教育教學,同時更新現有的教學基礎設施,加強教材、課程以及教學方式的改革,不斷提高我國現當代文學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亞男.從理論知識傳授到實踐能力培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方向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32):5-6.
[2] 仲雷.生本教育理念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探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03):157-161.
[3] 趙國鵬.關于現當代文學教學的思考——評《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學教育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7(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