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碩
摘 要:當今信息網絡技術不斷發展并廣泛使用,虛擬化及新的互聯網思維逐步進入到公眾的視野中,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并在現代社會的生產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中的運用能夠提升博物館的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文章主要探究云計算技術對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促進作用,并分析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運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有關解決措施,加快數字博物館的信息化建設。
關鍵詞:云計算 數字博物館 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P6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c)-0147-02
1 云計算的簡介
云計算就是各類計算為前提,其中主要包含網絡計算以及分布計算,創建出一類新型的計算方式[1]。通過一種新型的具備共同分享性的方式,進行大數據的處理和計算,云計算的關鍵是計算機網絡的全套服務以及相關信息資源的儲存。云計算最主要的特征是:安全的數據儲存功能,對終端設備的標準要求不高、便捷的操作、具有較大的空間進行計算等。
2 云計算在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中的具體運用
云計算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技術手段,在我國圖書館以及檔案館的數字化建設中已經得到非常普遍的運用。博物館的館藏資料基數大,而且種類多,其基本特點與圖書館的性質類似,所以數字博物館的信息建設可以借鑒圖書館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云計算的優勢,加快數字博物館的信息化進程。現今傳統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數字博物館的信息化建設,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中的運用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保證博物館的館藏資料的統一安全存儲。通過云計算數字化的數據能夠統一存儲在博物館藏品管理系統服務器中,通過云計算的數字化模式,實現對藏品信息和歷史文獻的高效率數字化存儲,并能夠安全地進行數據備份,極大地保證了博物館藏品管理系統數據的安全性。第二,提供足夠的云存儲空間,供一個博物館乃至全國博物館進行統一的數據存儲。博物館的館藏信息數量較大,需要較大的存儲空間。云計算數字化技術能夠建立統一的云存儲空間,充分地利用現有存儲設備的空余空間,在滿足本地博物館數據存儲的同時向全國的博物館提供云服務,從而逐步實現全國博物館的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利用。第三,對博物館館藏信息的有效管理。館藏信息管理過程中對云計算數字化技術的運用,能夠通過在云平臺下統一的藏品管理系統實現對文物信息的分類管理,根據各個系統管理員的權限不同,為用戶提供統一的查詢路徑,達到對藏品數據的管理。此外,云計算技術能夠實現全國范圍內藏品數據的共享,為用戶提供強大的檢索系統。云計算技術能夠保證館藏資料的時效性。以上所有過程都能在云計算服務器的管理端統一進行配置,并根據用戶的需求隨時進行調整,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
3 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博物館的信息化建設中的優勢
3.1 為藏品信息資源的共享提供更加快捷的方式
云計算技術能夠為館藏資料的穩定運行提供安全的環境,并且極大地降低數據丟失、損壞的概率。在對當前數字博物館的調查中可以發現,藏品信息和歷史文獻資料大部分全部儲存于本地服務器中,但是這種儲存方式的不足在于服務器出現故障時,會導致所儲存的數字資源全部丟失。但是云計算技術的運用,會建立獨立的統一數據存儲平臺,而不是將數據存儲在各個系統的本地服務器中。如出現服務器故障,不會對數據造成任何影響。同時,統一存儲平臺自身也有冗余機制及備份和災備措施,如出現故障也能第一時間進行數據恢復,為博物館的數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務。而利用云計算技術,搭建全國的博物館藏品管理系統統一存儲平臺,可以實現全國各地博物館的數據互通,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信息資源的共享。全國各地任何一個博物館,只要接入云計算統一存儲平臺,就可以將數據進行存儲和相應權限的數據查詢,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實現了資源共享。云計算是一個龐大的“云”網絡,承載著眾多的網絡服務,利用虛擬化技術擴展到每臺服務器,將各自的資源整合起來提供超級計算和儲存能力。
3.2 降低博物館的管理資金投入
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中的運用能夠保證服務器及存儲設備的穩定運作,減少設備和人力資源的投入,節省博物館的物力人力成本。云計算在博物館的推行,將原本耗時耗力的工作變得簡單易行,還可以降低軟硬件設施投入與維護成本。此外,云計算技術的運用能夠減少博物館后期的維護工作,建立統一的云存儲平臺后,維護人員只需要對此平臺的設備及數據進行統一的維護工作,而不需要了解他們前端的系統及用戶等情況,大大節省了維護時間和成本。采用云計算,可以真正實現小投入大回報。通過云計算技術建立統一的數據存儲平臺,達到信息化管理,降低了勞動強度。隨著工作智能化進程,減少了人員投入。從各個方面降低了博物館的運營成本。
4 云計算技術在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運用中出現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云計算技術發展與運用還不是非常成熟,必須解決云計算技術運用中出現的問題,充分發揮云計算技術的優勢。
4.1 必須明確可以存放于云平臺的博物館資源
雖然云平臺能夠提高博物館數字資源存儲的容量及安全性,但是難以避免意外的出現。為了避免云服務中斷導致信息資源的丟失,博物館有必要將一些特別重要的資源在本地備份保存,同時進行異地災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云計算模式難以完全代替當前數字博物館已有的數字儲存模式,更多的是在原有數字保存模式的基礎上,實現云計算數據保存模式與現有模式的融合,兩者之間相互彌補出現的不足。利用云計算技術實現對博物館資源的保存必須分清哪些資源能夠保存于云平臺,哪些資源必須在本地保存。
4.2 館藏資源的數據保密問題
博物館的一些信息資源需要進行保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是博物館的重要工作之一。雖然云計算技術能夠極大地提升博物館館藏數據信息的安全性,但是難以保證云計算服務提供公司的管理過程中出現問題,對博物館的數據信息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在博物館進行云計算建設時,需要充分考慮數據保密問題,和云服務供應商簽訂相應的保密條款以達到數據的保密。
5 在云計算基礎上加快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5.1 必須重視對博物館基礎設施的完善
對數字博物館基礎設施的完善工作包括博物館數據中心環境改善、博物館整體網絡環境的提升、重要應用系統,如藏品管理系統等硬件設備的升級及統一存儲平臺的優化。同時政府應加快對云計算法律法規的制定,并完善相關制度標準。標準化的制度規范能夠加快博物館信息化建設。
5.2 提供對基礎設施的統一監管
(1)建設博物館云計算基礎設施統一管理平臺,實現博物館硬件及應用系統運維管理的自動化,從而有效地減少人工操作,使整個博物館信息環境的維護工作更加簡單規范[2]。(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云計算環境下的數字博物館是一個高科技的項目,需要一批具有博物館管理與服務、系統開發維護、數據庫加工分析等方面專業技術人才。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組織相關的在職員工進行知識培訓,提高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6 結語
博物館的信息化進程在不斷地推進,云計算技術的大范圍普及極大地推動了數字博物館的信息化建設。文章對云計算背景下數字博物館信息化建設進行探究,以期能夠為我國數字博物館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宋葉.淺談中小型博物館如何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J].文物世界,2017(6):65-68.
[2] 祁慶國.從行業數字資源建設邁向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文物博物館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博物院,2017(1):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