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艷慧
摘要:英語教師要根據學情來探索適合學生的語法學習方式,積累經驗并善于創新,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使語法學習變得不再枯燥,不再艱澀。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英語教學目標也有了很大的改變,除了注重英語基本知識的教學之外,更加注重對小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英語語法教學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受到越來越多學校的重視,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成為了各小學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概述
(一)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意義
小學英語語法向來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原因在于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年齡特征、知識儲備等因素還不足以克服學習中文的習慣對英語學習帶來的阻礙。英語語法是學習這門語言的紐帶和核心,語法學不好,后面的學習也很難進行。
(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原則和內容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意義、使用、形式。小學生學習外語時,首先注意的是語言的內容而非形式,因此英語教師要堅持把教授意義放在第一位,先對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語言輸入,使學生養成一定的語言感知能力,繼而嘗試運用語言。簡而言之,就是“少學用法,多學使用”。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忽視語法教學
由于受到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影響,教師對小學英語教學目標認識不到位,忽視了對英語語法教學,片面地認為語法教學并不重要,過度強化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造成小學生在實際使用英語交流時,由于缺乏語法基礎知識,導致詞不達意,無法正常交流。
(二)語法教學形式化
由于部分教師對小學英語教學認識不足,沒有深入研究教學方法,導致在語法教學過程中,僅僅采取固定的模式和方式進行講解,沒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等因素進行靈活教學,導致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和消化語法知識,教學模式過于形式化,教學效果不明顯。
(三)學生機械記憶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對英語語法教學方法的研究,對學生進行單純的語法講解,學生機械記憶,缺乏練習,導致學生無法熟練運用語法,出現經常性錯誤,久而久之,學生喪失了學習英語語法的積極性。
(四)語法教學過程繁瑣
通過對目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現狀的研究可知,一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只有將語法知識詳細地解釋給學生,才能夠確保學生正確使用語法,然而,由于小學生心理、身體還處于發育階段,自控、學習等能力還沒有形成,如果教師忽視這一心理特征,繁瑣的講解語法知識,勢必會引起小學生的反感,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三、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對策
(一)在交際訓練中運用語法
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使用,因此教師要抓住每一個能讓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使學生多接觸英語,感受英語,熟悉英語。教師還要善于營造英語交際的氛圍,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體驗某一語法點的用法,并遷移到其他類似情境中。比如學習一般現在時,可以創設情境: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 組織學生組成幾個小組,模擬朋友間的對話。這樣的情境創設既簡單易行,又能凸顯語法知識,使學生在有趣的模擬演練中掌握功能句型的運用。
(二)靈活應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小學英語教師也應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式,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技術,讓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提高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質量。多媒體技術擁有的強大功能,可以從聲、視、聽等方面呈現英語教學內容,使英語語法教學過程變得有趣,增強學生對語法的理解。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極大促進學生對英語語法的學習,并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具體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有效方法,學生通過在實際應用中分析并總結歸納出英語語法的邏輯結構,從而形成自己學習英語語法的獨特方法,提高自身英語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句型“I often dream of... ”和“I dream that...”時,就可讓學生自己分析這兩個句型的不同之處,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來掌握兩個句型的語法規律。
(四)在趣味游戲中學習語法
游戲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 枯燥乏味的語法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可以編歌謠,使語 法點易于記誦,朗朗上口。比如學習“what can you do?”的 相關句型時,教師可以利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新年好》 編歌謠:I can dance, I can dance, what can you do ? I can sing, I can sing,Lets dance and sing. 教師還可以設計競猜 游戲,比如學習句型“Whats this?” , “Its ......”時,教師藏著 橡皮、尺子等學生能用英語表達的小物件,然后請學生去尋 找,并在找到后用英語表達出來“its a eraser”、“its a ruler”
(五)通過梯度的設置引導學生對語法規律進行分層學習
教師在語法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梯度的設置,通過對學生正確的引導來讓學生自己對語法知識進行探索。梯度設置主要強調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與完成任務來對語法知識進行理解,從而實現自身語法知識框架的構建。例如,教師梯度設置的過程,教師舉例———學生觀察討論———初步總結語法規律———教師進行答疑解惑———教師客觀評價,學生歸納規律———繼續努力實際操練。
(六)及時糾正語法錯誤
“失敗乃成功之母。”學生英語語法的學習是在一次次的錯誤中完善起來的,小學生出現語法錯誤很正常,教師不能嚴肅地批評指責,而是要通過委婉溫和的方式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或者直接告訴正確答案讓學生自己領悟。例如,當學生說“five apple”時,教師可以直接說“Yes, five apples”,這樣學生可以立即領悟到復數的含義,這不僅不會打擊小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積極性,同時還會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水平。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營造氣氛,綜合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采用溫和的方式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語法錯誤,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而形成人文化、科學化的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真正促進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琴.“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定位及策略思考[J].外語教學研究,2010,18(03):259-261
[2]曾賢模.關于英語語法教學地位的再思考[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