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霞
【關鍵詞】 幼兒園;自制玩具;作用;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1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6—0067—01
一、自制玩具的重要作用
(一) 推動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自制玩具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深刻影響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幼兒時期兒童難以長時間靜坐聽老師講解課程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各種有趣的環節,運用演示的辦法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想象力、創造力、學習能力、運動智能等等能力。而自制玩具,恰恰在提高幼兒能力方面有著較強的作用。幼兒在制作玩具過程中學習搜集、分類、處理各種材料,并了解生活中各種材料的特點和用途。在制作玩具過程中,幼兒要團結、合作、溝通、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綜合能力能得到提升。
(二) 輔助幼教工作。自制玩具的制作過程不僅讓幼兒成長,也幫助教師成長。教師在與幼兒一起進行玩具制作時,不斷加深對幼兒身心發展特征的了解,通過制作玩具提高自身理論知識水平、專業技能、教授能力,更好地引導幼兒健康成長。教師在與幼兒共同制作玩具過程中,通過實踐獲得真摯,增進與幼兒的感情。教師充分利用制作玩具與運用玩具的過程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二、自制玩具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運用
(一) 挖掘各種材料的用途。生活中存在多種材料,接觸材料能夠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通過自制玩具中的材料運用提升幼兒各方面能力,是大有可為,極為有效的。自制玩具能夠幫助幼兒接觸與了解生活中的各種材料,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在進行制作之前,教師要帶領幼兒共同思考這次制作的玩具用途、具體方案,根據方案尋找合適的材料。例如,如果需要圓形的材料,教師首先就要讓幼兒尋找哪些材料本身就是圓形,哪些需要制作才能成為圓形。幼兒在搜集材料過程中需要觀察、思考、選擇、嘗試。在幼師的帶領下,孩子們發現吸管的截面是圓形,衛生紙的芯、保鮮膜的芯都是圓形,幼兒園的小音箱、小菜板都是圓形,但是這些材料有的可以用來制作玩具,有的卻不能。幼師要制作手工花朵,可以用作日常獎勵,也可以用作插花游戲,幼兒集思廣益,尋找塑料、彩色紙品等材料,充分運用食品包裝袋、包裝紙盒等廢舊物品進行玩具制作。在制作玩具前期孩子們帶著尋找合適的材料本身就是很好的通過實踐進行鍛煉的過程。
(二) 制作過程要注重科學性與趣味性。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不僅有玩耍時間,也有學習時間,幼師帶領孩子們進行自制玩具過程中要注重科學性與趣味性,不能局限于玩一玩樂一樂,而應帶著教育目的、帶著鍛煉意識和教學意識進行玩具制作。
例如,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幼師發現孩子們喜歡用手指做一些簡單的計算,教師讓孩子們思考是否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手指。在大家的共同思考下,打算做很多的玩具“手指”,這樣就可以算更難的計算了,不必局限在“十”以內了。于是教師帶領大家尋找材料,幼兒找到了紙、長條形餅干、塑料、木頭等材料,最后決定采用木棍。大家將穿食物的小木簽搜集起來進行清洗,減掉尖端部分,用指甲刀上的銼磨圓,這些木棍就成了簡單的“算籌”。運用算籌可以進行數學計算,在日常也可以當做簡單的積木,在平面上拼出各種圖案。這樣的玩具看似簡單,但是制作過程步驟較多,需要思考全面,制作完成后用處也很多,挖掘用途的過程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是鍛煉思維的過程。
自制玩具要注重科學性和趣味性,教師應帶著教育教學意識和鍛煉目的設計自制玩具,同時要注重趣味性,符合幼兒玩耍的天性,不能過難,過于學術,要能夠釋放幼兒的天性與能量,吸引幼兒參與制作過程和游戲過程,在過程中潛移默化提升幼兒綜合能力。
(三) 提高家長參與的程度。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家長雖然并未直接參與,但是家長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無處不在的。自制玩具運用要充分運用家長影響,推動家長參與,挖掘家長資源,提高家長參與自制玩具制作的積極性。自制玩具需要各種材料,日常生活中,每個家庭都會產生各種生活垃圾,其中很多材料是可以用來制作玩具的。例如礦泉水瓶、廢舊材料包裝、廢舊衣物等,利用這些廢物制作玩具節省了資源,符合環保理念,也提升了資源的利用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向家長宣傳自制玩具的重要性,讓家長將廢舊材料拿到學校供幼兒園使用,也可以在家中帶領孩子制作玩具,參與到玩具制作當中,與幼兒形成互動。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