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彤年
【關鍵詞】 語文教學;班級管理;整合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6—0094—01
班級管理與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可謂是兩個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教育過程,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高年級教學中。班級管理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班級生活習慣,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力和控制力,塑造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而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和良好人生觀的形成,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目標。可以說,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有著高度的培養共性,作為教師而言,要積極將二者進行完美的結合,以語文教學促進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以班級管理保障語文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的關系
在小學教育中,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一方面,雙方的目的一致。在現代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小學班級管理主張以人為本,而這一點在課本內容中有著非常直觀的體現,如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中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等,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對于班級管理而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提升其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與語文教學在目的上存在著很大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本身的理解和認知能力有限,缺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需要教師做好班級管理,嚴肅課堂紀律,只有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而語文教學相比較其他學科,更加注重日常生活實踐,需要將課本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使得學生能夠形成一種生活學習的習慣,并且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體現出來,提升管理的效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的整合
1. 引入分組教學。分組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對于自身理解能力較差的小學生而言,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不僅能激發其對于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在班級管理中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愛好,對其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充分調動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分組教學具有相當顯著的優勢,一方面,小學生本身的思想比較活躍,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正處于性格愛好的形成階段,愛好簡單純粹,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分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另一方面,分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滿足素質教育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客觀要求。
2. 引入故事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傳統小故事,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從中獲得感悟和體驗。例如,從《孔融讓梨》中,學生可以認識到,在與人相處時,應該學會謙虛禮讓,這也是為人處世的一個重要原則;從《畫蛇添足》中,應該了解到,凡事不能太過想當然,必須結合實踐,以事實說話,認識到過猶不及,否則可能會導致事與愿違;從《司馬光砸缸》中可以明確,在遇到危險時,必須時刻保持冷靜,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尋找脫離危險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故事所表達的內涵進行體會,同時鼓勵其將獲得的感悟在生活實踐中踐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3. 改變課堂形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語文課堂變成班會課,對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豐富,摒棄傳統以考試內容為教學內容的方式。對于教師而言,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踐行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將思想道德教育引入語文課堂中。例如,可以選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我們愛你啊,中國》《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等,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培養其愛國精神,同時結合相應的主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寫作,使得其能夠將自身的感悟書寫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塑造純凈的心靈和遠大的理想,還可以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推動班級的建設與管理。
4. 發揮引導作用。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重視自身的工作,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對課本知識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展,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思考,幫助學生塑造優秀的品質,使得語文課文的引導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