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海
摘要:學校體育教學中的美育是培養和塑造全面發展的人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美育滲透在體育教學中主要體現在正確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促使學生愛美、健康、創美,從而獲得美的儀表、美的心靈、美的行為、美的形體、美的動作,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途徑。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有著極為豐富的美育因素,它不僅能給兒童提供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可能,而且能借助美感的心理力量,豐富兒童對美的情緒體驗,從而調動他們的鍛煉積極性,幫助他們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技術,促進學生優良思想品質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體育;美育;滲透
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身體形態、言談舉止、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有比較充分的表現,這為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美的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我認為,在體育教學中,既要使學生在走、跑、跳、投等方面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培養學生的動作美,又要對學生進行形體美、姿勢美的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形態和正確的身體姿勢,更要對學生進行不怕苦不怕累、勝不驕敗不餒、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等優良思想品德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精神美、行為美、社會交往美。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深入鉆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熟悉地掌握教材的內容及其美的因素,是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基本條件,也是充分發揮教材美育因素作用的基本保證。
現行小學體育教材中,有豐富的美育因素,如舞蹈、體操教材,可以培養學生的韻律美、節奏美、形態姿勢美;走、跑、跳、投教材,可以培養學生的技術動作美;游戲教材,可以通過不同方法、要求的組織,培養學生的行為美、精神美等。教師只要認真地加以挖掘,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就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各種美的教育,將美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的具體活動中。
二、在體育課中,適當地配以音樂和舞蹈
在將體育教學滲透于美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選擇新穎多樣的組織方法和教學手段,注意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教學藝術的享受。
在體育課中,必要時可以穿插節奏鮮明、活潑歡快的樂曲伴奏。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增強學生的韻律感和美感,更有利于調節情緒、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促進學生掌握所學動作,思想性強的樂曲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例如,隊列隊形時,過多地重復一種教學形式,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往往不高。若教師事先在場地上畫出各種形式新穎的圖案,如螺旋形、梅花形、扇形等,在教師清晰洪亮的口令中配以節奏歡快的音樂伴奏,這樣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練習興奮性,振作精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再如一節課的結束部分,以優美抒情的音樂伴隨學生做游戲或歌舞,學生就會愉快地、盡情地把自己的律韻和優美的姿態表現出來,使學生不僅在生理上得到鍛煉和放松,心理上也得到美的享受,達到感受美、創造美、表達美的目的。
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進行教育
年齡特征是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表現出來的生理和心理帶有規律性的特征。小學階段的兒童生理和心理均未成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年齡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征中的積極因素,運用不同教學方法,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滲透美育。例如根據小學生好學愛動的特點,可運用語言反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做到語言美、動作美;根據小學生靜止時間短、自控能力弱的特點,充分發揮榜樣教育的作用。如學習解放軍排隊快靜齊,做到行動美;再如根據兒童具有較強的進取心和榮譽感的心理特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游戲獎勵手段,加強思想教育,激勵學生為集體爭光,培養思想美,等等。正確掌握兒童的年齡特征,從兒童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往往會取得積極的效果。
四、場地器材合理安排,營造優美的教學環境
教學實踐證明,優美的環境具有穩定情緒,產生積極學習意識的功能。體育教學大都在室外的操場上進行,場地器材是構成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物質因素,也能刺激學生的感官,產生美好的印象。因此,教師課前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求美的觀點設計和安排。如設備要完好整潔,布局合理美觀;標志線清晰準確,圖形優美悅目,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學生臨場時,不僅有美的感受,而且會產生興奮的心理狀態,能在“移情”的作用下激發濃厚的興趣和練習欲望,為上好體育課打下堅實基礎。
五、利用正確優美的示范進行教育
從心理、感情的因素來講,人在欣賞美的事物時,身體內部自覺或不自覺地模擬欣賞對象所表現的各種姿態,產生相應感受。特別是小學生善于模仿,如跳山羊的第一次示范,教師若示范得體,動作準確,熟練優美,輕松自如,能給學生塑造優美的形象,引起學生心理上的連鎖反應,既能消除恐懼心理,又能激發學生有一躍而過的決心。如果示范動作馬虎,拖泥帶水,那么學生不僅難以學到優美的動作,而且容易產生抑制心理,積極性得不到發揮,影響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六、言傳身教,運用榜樣進行教育
小學生善于模仿,常常以英雄、模范人物為學習模樣,因而美的榜樣對于小學生也具有強大感染力。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能熏陶他們的情感,培養他們的意志和優秀品質。
小學教師是學生走向人生的啟蒙者。優秀的教師往往是學生最尊敬的人或崇拜者,也是他們直接的模仿對象。教師的衣著整潔大方,教態熱情,面容和藹可親,語言生動形象,都是美感的刺激物,能把學生帶到美的環境之中。在教學中,教師不應有粗俗的語言和散漫的作風。平時上課,教師應盡量穿美觀大方的衣服和球鞋,精神飽滿,口令洪亮,保持良好的教容和教態,身傳言教,成為學生的第一榜樣。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精神面貌等提出一定要求,促使師生感情產生共鳴,使他們的心靈凈化、純正,變得更高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