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越
摘要:社會經濟產業的快速騰飛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促進了高職院校之間教學質量的激烈競爭。科學分析高職院校的教學現狀并及時改進,將能保證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我們發現大多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無法真正勝任其相關所在崗位的工作。文章深入了解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教學實踐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一系列相應的解決措施,使高職院校關于財務管理教學方面能采取相應的改革措施,改善其問題,打造出適應市場的應用性技術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教學實踐;幾點探討
導言:財務管理這門學科是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在財經類專業課程中算得上是一門核心課程,它具有抽象的理論、復雜的計算等特點。該課程的教學對方法的應用、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實際能力的操作格外的重視。因此,在財務管理教學目的上,力求使學生在系統的掌握相關財務管理的理論基礎的基礎上,要求對財務管理的相關業務的方法熟練地掌握,從而達到具有一定的財務分析能力以及解決財務管理過程中所遇到問題的解決能力;在財務管理教學要求上,能夠使學生最終可以達到財務管理師、會計師所應具備的業務水平。
一、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綜合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國高職院校培養出的財務管理人才缺乏創新精神與靈活應用的能力,不能將書本中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但從近幾年的市場調研以及企業反饋情況來看,用人單位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企業需要的是能夠進行基本的財務核算,能從籌資、投資、資金營運和收益分配幾方面進行分析、評價以及風險防范的實用型財務管理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當重視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進而培養出能為個人或企業做出財務決策的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自身在就業中的競爭力
二、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教學現狀
(一)教育教學方法過于陳舊落后
目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教學主要采用的是講授法,講授法的普遍應用也是基于高職學生的認知特征基礎上,只要合理運用并不會產生太差的教學效果。但是,講授法的運用會削弱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學生不會對教師講述的內容提出質疑,課堂教學氣氛過于沉悶。對高職學生財務管理課堂思維狀況調查顯示,極少部分學生的課堂思維能夠與教師同步,無法帶著個人對知識的問題聽講,只能夠勉強記全課堂筆記和教師重點講述的內容,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聽教師講述,也不記課堂筆記。可見,高職財務管理教學采用這種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難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師生之間的思維難以達到同步要求,最終導致教學質量的持續下降。
(二)教育教學條件制約教學效果
很多高職院校為了不斷擴大其知名度,在教學設備欠缺和師資力量薄弱的情況下,強行推進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卻往往適得其反。例如,部分高職院校在財務管理教學中,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查詢大量的企業財務案例,卻無法為學生提供知網檢索資源、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等條件幫助學生完成課前任務,最終只能流于形式,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學條件落后、利用率低下等問題都直接制約了教師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傳統教學方法過于注重“教”
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傳統教學特征以“灌輸式”為主,突出教師的中心地位,教師在設計財務管理教學案例時主要從個人角度出發,研究如何能夠“教”好一堂財務管理課程,這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單向交流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的過程。由此可見,傳統教學方法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學生個人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提高。隨著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以及社會經濟產業的飛速發展,高職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應該在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和主動學習意識,使學生在學習財務管理理論知識時自覺提高個人實踐能力。
三、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教學實踐的反思與探討
通過對高職院校財務教學實踐中當前現狀的具體分析,高職院校對于財務管理教學問題上首先應給予思想上的重視,其次應給予一系列關于提高財務教學實踐問題上的相關改革方案,大力增強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教學創新改革,扭轉其局面。具體措施:
(一)對財務管理教學實踐進一步完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應加大對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完善,增強財務管理教學實踐課程教學,對學生相關專業實訓項目的開發,進一步改善校內外學生實習的條件,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問題的改善。
(二)財務管理教學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針對財務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和乏味,無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這一問題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增添趣味教學,提升學生對財務管理學習的吸引力,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對教師團隊進行崗前專業培訓,打造過硬的師資力量
高職院校應加強對關于財務管理教學的任課老師進行崗前的專業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四)積極應用現代化科學教育技術,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高職院校應積極將現代化科學教育技術融入財務管理教學實踐中,引用以“多媒體”為核心的技術,如網絡授課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投影教學等形式,來增強財務管理教學的實效性。
(五)利用網絡增強財務管理教學的溝通與交流,盡量實現因材施教
現如今,我們已進入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網絡時期,及時性與交互性是網絡信息時代最大的特點,財務管理教學可以利用網絡跨時間、跨地域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對知識的掌握的情況,以及對學生問題的在線解答等,可以幫助老師在接下來的課程進展和改善教學內容上提供強有力的依據,使教學更好的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實現教學相長、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與能力共同發展。
結束語
總之,財務管理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高職院校對財務管理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加強課程實踐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要創新財務管理教學方法,最后要豐富課程考核方式,這樣才能促進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真正地培養出實用型財務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寶云.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教學改革探討[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71-73
[2]樊月娟.加強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73-74
[3]馬春愛.財務管理專業設置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6)
[4]易瑩瑩.基于企業需求的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