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坎木·艾海提
摘要:本文從學生和教師角度分析總結了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應對策略,力圖改變新疆庫車縣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為提高高中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做出一些努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問題;策略
作文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至關重要,同時也在高考語文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從長遠的眼光看,寫作更能看出學生的綜合能力,關乎整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因此說寫作教學非常重要。所以,語文教學專家和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反思當前高中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思考,大膽實踐,找到寫作教學的突破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當前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
從學生角度來說,多數高中生由于來自于農村,對作文缺乏興趣,班級里平時對寫作興趣濃厚的學生屈指可數,缺少寫作興趣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大部分學生認為完成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更是難上加難。學生認為作文課枯燥無味,寫作變成了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面對作文課以及考試中的作文感到棘手,學生作文不是字數不夠就是水平較差。
2.學生學業沉重,課外寫作難以落實
當前高中生學習任務重,高一普遍要學九門學科,文理分科后也仍有六門學科需要學習。面對這樣的學習重任,很多學生往往力不從心。特別是對于來自農村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基礎相對較差,學起來更是覺得吃力。在眾多科目以及沉重的學習任務面前,各科教師都不斷給學生施壓,布置大量的學習任務,因此學生往往更愿意去學容易提高的科目,而將難以提高成績且最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語文學科拋之腦后,作文更是如此。
3.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高中很多教師在觀念上仍然受傳統影響,認為寫作教學模式是固定的,而不求創新。另外由于當地資源的限制,很多教師在工作以后就不再鞏固專業知識、提升教學能力,致使教學方法得不到更新,寫作教學難以保持生命力。具體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更注重教給學生寫作理論、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知識,然后要求學生進行大量反復訓練。這種寫作訓練方法讓學生誤以為寫好作文是有捷徑可走的,只要把握關鍵的寫作方法、學習相應的寫作技巧,就可以寫出優秀的考場作文,于是乎學生背一段段華麗的開頭,記下種種作文模板,長此以往,導致寫作教學難以進步。
二、改變作文教學現狀,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實施辦法
1.言傳身教,引導學生熱愛閱讀和寫作
要想讓學生喜歡閱讀和寫作,老師首先應該熱愛閱讀和寫作,積累自身寫作經驗,并且要善于反思。而在實際調研中發現,很多語文老師的閱讀情況不容樂觀。老師在勸導學生讀書時,往往只是告誡訓誨,忽略言傳身教,學生得不到具體的指引和點撥,收效甚微,引發不了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應注重自身的閱讀,以自己的閱讀經驗來引導學生熱愛閱讀,進而熱愛寫作。另外,教師自身也應有寫作的經驗,尤其是語文老師要把寫作當做必備的專業素養。于漪就曾提出“為了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教師應該練筆,應該親自握筆‘下水。”老師一定要自己動筆,自己寫,只有這樣才可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才可能了解學生的寫作過程,從而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有效的指導,否則一切只不過是紙上談兵,實際意義不大。教師的寫作經歷豐富,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才會自然注重啟發,而不是“告訴”所謂的寫作技巧。這樣,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教師的寫作經驗和教訓才可以成為學生寫作和思維的借鑒。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那就是要保證閱讀的質量,閱讀要與思考相結合。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閱讀是帆,思考是船。船有了帆才會航行的越來越遠,帆有了船才發揮它的最大價值,因此閱讀只有和思考相結合才會高效有質量,走馬觀花式閱讀往往留給人的是模糊記憶,寫作時雖有些印象但也是支離破碎內容,不足用在寫作中但還不想放棄,致使很多同學抓耳撓腮的回憶,冥思苦想不得其果。因此,要告誡學生閱讀要深入,善于聯想,把一些閱讀閃光點與頭腦中舊知識建立聯系,形成一個新舊知識的聯系鏈條,建立一個腦部素材庫,寫作時就能“順藤摸瓜”提取出想要的素材,文章也就順理成章了。
2.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多積累寫作素材
新疆有自己獨特的地域特色文化、風俗、生活方式,大部分高中生雖然生活在新疆,卻因升學的壓力很少真正體驗新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只有體驗生活,才能積累真切的寫作素材。
庫車縣歷史悠久,史稱龜茲,南疆鐵路橫穿縣城,民航直達烏魯木齊、阿克蘇,是南疆五地州的交通樞紐和南疆至北疆的大動脈,具有南聯北拓、東進西挺的地域優勢。縣域內有庫車河、渭干河、拉依蘇河、二八臺河等;小白杏、薄殼核桃在各地聞名。不僅如此,庫車縣旅游資源也很豐富,有文物古跡50多處,其中庫木吐拉千佛洞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它還有默拉納額什丁墓、可可沙煉鐵遺址、龜茲古城遺址、林基路紀念館、高山湖泊大龍池等。這些庫車特有的特色,都不失是寫作時的好素材。生活體驗越豐富的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越真實可感,文章給人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多出去走走,欣賞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美。寫作要真情實感,沒有真實感受就寫不出真情實感的文章。我們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豐富資源,鼓勵指導學生感受生活文化,多留意周邊的風土人情,并將之轉化成自己頭腦中的素材,寫真真切切的寫作,抒發真摯的情感。還應開展課外、校外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給學生親近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機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扎扎實實積累到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為寫好作文服務。
3.放飛心靈,讓學生去感受真善美。
很多學生總是抱怨自己在寫記敘文、議論文等不同題材的文章中容易出現“詞窮”“無從下筆”等狀況,究其原因是自己沒有將真情實感或自己的觀點融入到寫作中去,將寫作更多的是當成一種應付。為加強學生正確寫作思想的培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心”進行剖析。剖析學生的心靈,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從心底對某些事情進行感悟,這樣他在寫作中才能更好的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例如,在寫有關愛國主義或樂于助人等題材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人民解放軍參與抗震救災等感人場面的視頻,此舉更有利于滌蕩學生的心靈,使他們能更深層次的感知愛國,并將這種情感抒發到寫作中去,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作文作為教學高中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關系到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和文學素養的提高。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