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婭
摘要:物理教師課下認真研讀教材,挖掘其中有價值的教學信息,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進行融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制定出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內部潛能,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今后學習物理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探究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驗證物理定律,而且能夠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對基本知識的認識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論,并要求學生在新課程的學習中應以探究性學習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之一。
一、物理實驗教學的指導思想
首先應該以實驗為基礎,由于實驗是一種探究性的活動,而物理教學中的物理理論又很多,為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積極性,要采用通過實驗的方法來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在實驗中提出問題并探索問題,讓學生在親自參加實驗活動的基礎上探究物理規律原理,提高知識技能;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性,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其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第三,采用探究式教學,由于物理是一門觀察實驗的學科,在教學時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提出假設,驗證假設,最后得出結論,讓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方法。
二、了解探究式實驗的特點
傳統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是教師的理論講授和學生的大量練習相結合,基本上由教師手把手講授實驗步驟、實驗要求、實驗注意事項,真正由學生自己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實驗觀點、實驗結論的太少了。雖然在實驗中學生也可以獲得知識,但掌握的知識難以鞏固,無法通過知識的探究過程,學會學習,主動學習很難體現。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被淡化了,這樣無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充分體現。探究性實驗以其形象、生動、形式多樣,蘊藏非常活躍的因素,需要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空間,活化知識結構和訓練思維空間,塑造完善品格和為以后從事科研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傳統的實驗教學對新知識本身所蘊涵的潛在意義、以及新知識的組織于呈現方式挖掘不夠,對學生的情感調動不夠充分,大大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而探究性實驗是以實驗為載體,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通過實驗親自體驗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激發了學生認識問題的興趣和學習的動機,給學生創造了一片可以自由飛翔的空間,使教學不僅僅局限于科學知識本身,還可以揭示其中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探究實驗的特點就是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策略,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打破“明確目的—實驗操作—驗證結論”的模式,采用“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和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分析和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的新模式,以強調學生探究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實現結果和過程的并重,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開展科學探究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初中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比較薄弱,我們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探究內容由簡單到復雜;探究要求由低到高;探究的程序從不完整探究到完整探究;教師的指導由強到逐漸減弱。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起步時要領著走,扶一把,然后逐步放手。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四、合理選擇科學探究活動內容
科學探究活動選擇的范圍、層次都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地條件;同時探究必須是適合學生探究的課題和教學中可能做到的,即可以和可能的有機結合。學生的學習不可能都是探究式的,這既不符合學生學習規律,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在學習物理的最初階段,應該選取較簡單的探究活動,必要時可以在容易出現困難的環節給予提示;而后逐步深入,最終使學生對于科學探究有比較全面、比較深入的認識。整個探究活動中要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
五、注意探究性實驗的開放性
開放性的探究性實驗教學是探究的最高層次的探究。從探究課題的選擇確定、方案的制定、實驗的操作、結果的分析處理到結論的總結、展示、交流,學生都有很大的自主性,完成的時間相對也比較長。在幫助學生掌握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在實驗中,學生需要在各種因素中進行取舍,對所得信息進行篩選。這就要求學生在確定的目標下,有全局觀點和善于妥協,在不同情況下善于應變,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使學生分析、抽象概括、綜合表達能力都得到訓練和發展。例如:在學習了壓強的知識以后,要求學生從生活中去探究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這就需要組織學生以興趣小組的形式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探究,可以安排一個月的時間,要求各個小組寫出實驗報告,然后進行交流與探討、總結。又如:在學習測量導體的電阻之后,教師可以提出測量電阻的方法很多,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索,或者小組探究。這樣讓學生充分的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調動了學生的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增強主人翁精神,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獲取知識過程的轉化。
總之,物理實驗教學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而實驗也貫穿物理課程的始終,是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探究,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并且在輕松的環境里探索問題,與同學交流合作,也在實驗中對物理課程中“密度”的內容有了徹底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