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偉
摘 要:思維導圖是基于發散性思維來實現不同主題關系的有效重構,能增進大腦的記憶功能。能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中英語課堂中,發揮思維導圖在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方面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思維導圖;作用探析
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從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上,來梳理英語知識點,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深層次理解和高效記憶,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一、高中英語契合思維導圖教學法,營造輕松學習氛圍
高中階段英語新舊知識的交替出現,讓一些基礎差的學生感到學習阻力和壓力。如在閱讀中,生詞多,學生詞匯量有限,導致英語閱讀教學不理想。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從知識點的梳理上,增進新舊知識的銜接。如在學習“My after school activities”一節中,文本中關于課外活動的詞匯很多,我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方式,將課外活動與學生的思維進行聯想,踢足球時想到“football”;打籃球時想到“basketball”;打羽毛球時想到“badminton”。由此來引出更多的課外活動,如“swim”“running”“drawing”等,實現了相關詞匯的延伸與有效拓展,也加深了學生對該詞匯的記憶。同時,高中階段英語知識呈現階梯性增長特點,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要求更高。如果我們能夠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法,將教材中的知識點,以點、線、面結構綜合起來,幫助學生把握文本細節,掌握整體內容。如在學習“The city of the future”一節時,我們可以對“未來城市”的相關內容進行分類,分為衣食住行等方面,結合教材內容來進行填充和豐富,從而構建起宏觀的文本結構,讓學習更輕松。
二、將思維導圖融入課堂教學實踐,優化教學模式
從思維導圖的運用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手繪方式來協同知識點、線、面,以不同的顏色來劃分內容,展現不同教學主題下的知識體系,也讓學生能夠從中清晰、醒目地了解本節知識框架。如在本節知識點上,細化為情景點(包括生活情景、社會情景)、語法點(包括構詞語法、句型語法);在本節知識線上,細化為看(結合圖片來看情景;看單詞、看詞組)、聽(結合聽寫單詞,來完成填空、聽力選擇)、說(以口語練習方式來組織情景對話、句式歸納)、寫(以短文改寫方式來分析短文、填空和寫作);在本節知識面上,細分為語法聚焦和單詞匯總。由此,實現了對本節知識體系的全面銜接。當然,在英語備課環節,也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將重點知識點進行清晰呈現,再通過簡潔的教案來細化講解思路,避免知識點遺漏,縮短備課時間。在閱讀教學中,也可以滲透思維導圖,對整篇文本進行梳理,直觀呈現文本知識要點內容,幫助學生簡化文本,加深對相關詞匯、短語、段落的歸納與整理,增強學習效果。
三、思維導圖對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積極作用
英語是高中課程的主干之一,更是初中英語知識、大學英語學習的重要銜接點。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法,來改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主體具有重要意義。其作用有三:一是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快速掌握和記憶。學習英語,關鍵在于掌握詞匯,詞匯學習是基礎,也是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的重點。由于高中階段詞匯量逐漸增大,單詞里有詞匯,詞匯里有單詞。學習英語,就是要從詞匯的理解、運用中來掌握英語技能。如缺失詞匯量,英語閱讀阻力更大;缺失詞匯量,英語寫作無從下手;缺失詞匯量,英語口語交際難以啟齒。所以,將思維導圖與詞匯學習相結合,通過導圖結構來拓寬學生對詞匯的記憶,讓學生從聯想反應中增進詞匯釋義與應用的理解,為英語閱讀和習作奠定基礎。二是有助于增強課堂趣味性教學。對于課堂教學,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感到英語學習苦悶。如單純地背單詞、分析句型、講解語法,忽視了英語知識的綜合性與互動性。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通過對不同色彩圖、線的勾勒,從知識點的關聯度上來增進師生交互,形成良性互動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也讓學生從中內化自主學習。三是實現了課堂學習趣味的營造。英語學習需要從興趣抓起,缺失興趣是學習的重要阻礙。很多學生面對英語感到壓力很大,卻不注重學習方法的調整。教師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法,從英語語言結構與知識呈現方式上,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和主動思考。如在學習“Chinese New Year”一節 后,我們可以從思維導圖觀察上來全面展示“be going to”句型特點,鼓勵學生進行造句和練習,化解學習難點。
總之,思維導圖教學法實現了英語零散知識點的系統與關聯,特別是從學習思維上拓寬了學生視野,增進了新舊知識的銜接,也在師生互動交流中強化了知識點學習與鞏固,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欒家宏.高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價值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79,81.
[2]劉振華.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吉林教育,2017(35):36.
[3]王德紅.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6,16(12):102-1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