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教學法是一種重要的授課模式,被教師廣泛運用到高中物理課堂中,微觀的物理知識通過實驗,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是比較弱的,通過實驗環節,可以帶動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實踐性,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本文對實驗教學法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有效應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高中物理;有效應用
物理是非常注重操作的一項學科,在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課堂中,教師更看重的是自己在課堂中的表現,而忽視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能力,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熱情。教師要讓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提高學生整理實驗數據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授課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理解教學內容,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體會到探索物理知識的樂趣。
一、 正確運用實驗器材獲得結論
在我國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在安排實驗的環節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夠正確的去使用實驗器材。在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課堂中,由于教師陳舊死板的教學思想,不能給學生講清楚正確使用實驗器材的方法,導致學生對實驗失去了興趣,不能仔細的觀察實驗現象。所以教師要科學的安排實驗課程,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讓學生正確的開展實驗環節,并可以正確的運用實驗器材。
例如,在進行《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一課實驗課程講解時,教師首先要確立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實驗操作,讓學生能夠了解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的具體操作辦法,尤其是0.02 s打一個點的頻率和操作的要領。然后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怎樣正確的使用實驗器材。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安排,可以讓學生了解打點計時器的作用以及測算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原理,讓學生了解如何根據紙帶上的點痕計算出所要得出的結果。讓學生明白點痕密集的地方和稀疏的地方分別表明紙帶運動速度的慢和快,以此通過計算點跡可以計算出Δt,然后用刻度尺量出位移的距離Δx,就可以計算出平均速度v了。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正確的運用實驗器材來進行實驗,同時也提高教師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 利用實驗情景導入課堂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把正確的教學思想傳授給學生。由于實驗的復雜性和耗時性,很多時候教師不能讓學生具體進行實驗的操作,這樣的話就不能把抽象的知識給學生直觀的展示出來,導致學生不能高效的接受物理新知識。所以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導入實驗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例如,在進行《追尋守恒量——能量》一課的授課時,讓學生了解動能和勢能的概念,然后給學生帶入生活中與能量有關的轉化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帶入到教學情景中,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驗環節,通過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和單擺實驗,來體會守恒量的過程和方式,讓學生體會到事物本身存在的規律。再如“萬有引力”“電磁感應”“電磁波”等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這些很難通過肉眼進行觀察的教學內容,很難通過實驗去完成,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讓學生可以通過科技的力量觀察到、感受到它們的存在,進而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激情。通過這樣的實驗安排,可以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更好的接受新的教學知識,教師也可以根據生活中的案例給學生帶入教學情景,與實驗相聯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通過實驗掌握實驗原理
在高中物理的內容講解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清晰的了解實驗原理,合理的安排物理實驗,準確的指導學生開展物理實驗。在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不能給學生合理的安排物理實驗,使學生在物理實驗中不能主動去探索,自覺推理物理現象,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培養,不能巧妙的把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驗中。尤其是教學不注重對實驗原理的總結,讓學生認知不夠深刻,更不能做到舉一反三。所以教師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學安排,給學生巧妙的安排物理實驗。
例如,在做《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這一課實驗時,通過這堂實驗課的安排,讓學生學會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計算物體運動的速度和瞬時速度,一是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可以改變電流方向進而改變磁場方向使振片振動而打點,而直流電源則無法做到;二是交流電頻率平均為50 Hz,可以讓打點周期固定為0.02 s打一個點,即不論紙帶的運行速度有多快,兩個相鄰的點之間的用時始終為0.02 s;三是從某一點開始數到第n個點,可以很快得出Δt=(n-1)0.02 s,然后根據速度的計算公式v=ΔxΔt,即可順利完成打點計時器測量物體運動速度的結論。再比如《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一實驗,就是根據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而進行的實驗,通過加減鉤碼重量,進行比對數據,就可以總結出實驗的結論,以順利求出勻變速直線運動與時間的關系式v=v0+at。這種實驗不但可以獲得實驗的數據,而且掌握了實驗的原理,可以從更深層把握實驗的過程和結論,最可貴的是讓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實驗技能,為終身養成科學實驗習慣奠定了基礎。
總之,實驗教學法是高中物理這門科目最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輕松的去掌握物理這門科目。教師也要時刻的反思自己的課堂,對于自己的授課方法進行完善,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探究無限的物理科學。
參考文獻:
[1] 汪海.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價值及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35):59-61.
[2] 黃德欽.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3(4):229-230.
作者簡介:趙文平,江蘇省徐州市,江蘇省睢寧縣李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