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人們寄托情感的一種形式,傳遞著人的喜怒哀樂,音樂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輕松的旋律,更重要的是音樂能夠洗禮靈魂,讓我們感受到美的存在。對于高中音樂教學來說,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認為音樂課無足輕重,只是一門在學習基礎學科后的娛樂性質科目,教師和學生投入的精力較少,教師更不會將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音樂課教學的主要目標。隨著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加深,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力發展成為了教學的主要內容,對于音樂教學也是如此,教師應重視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綜合素養作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這樣才能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音樂;審美能力;重要性;策略
一、 引言
審美是人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一個人具備審美能力,就會為生活增添更多的品味和情趣,會讓人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將內在修養通過審美能力體現出來,所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是在提高學生的內在修養,也是在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音樂教學本身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為目標,但是在升學壓力的影響下,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往往對其他基礎學科的關注度更高一些,對于音樂學科則表現的過于淡漠,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對于音樂教學的質量并不關心,忽略了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二、 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意義
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高中學生背負著很大的學習壓力,在進入高中之后,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將高考作為學習的目標,在這種壓力下,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消極的情緒,繁重的學業和緊張的情緒導致大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佳,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就像是一股新鮮的血液注入到了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音樂藝術的獨特之處來改善學生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趕走因為學習所產生的枯燥,從而樹立健康積極的心態。音樂自身也是一門具有創造力的學科,本身的藝術性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對一些美好的事情向往,在音樂的世界中暢游和想象,從而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美,提升學生創造美的熱情。
三、 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有效策略分析
(一) 建立起優化健全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領域也隨之不斷發展革新,以往陳舊的音樂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早已不能滿足當前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為此,廣大音樂教學工作者就應在實踐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并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和創新音樂課程教學模式。并且由于高中生本身對各種新鮮事物有著較強的好奇心、探究心,所以,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打造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主動投入到音樂合作學習模式當中來,教師則應多給予學生指導和啟發,使學生能夠按照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表達情感,使學生的想象力獲得充分發揮,有效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并且讓學生在音樂合作學習中充分的表現自己,樹立自信心,并且能夠充分意識到音樂學習推動自身審美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例如,在課堂教學《錦雞出山》時,讓學生收聽音樂之前,教師就可先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引發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展開思考和探究,帶著這些問題來收聽音樂,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模仿演奏,從而更好的體會這首民族打擊樂曲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通過拍手和跺腳等肢體動作演奏,使學生體會到打擊樂的魅力和快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快樂的音樂學習當中來,加深對音樂情感的深入理解,有效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二) 應引導學生由關注歌詞向純音樂轉變
一首歌曲中包含曲調和歌詞,歌詞本身直觀的表現了歌曲的思想情感。學生從歌詞中能夠更加容易的體會和理解音樂的意義,然而當前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學生通過音樂課程的學習,有效提升對純音樂的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操。讓學生通過鑒賞各種音樂中的節奏、曲調和各種樂器來體會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使學生自己產生內心的觸動從而真正提升學生鑒賞能力。在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初始階段可以選用那些含有歌詞的曲目,要求這些曲目必須具有顯著特征,具有代表性,同時也應具備較強審美趣味性和積極向上寓意,繼而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并且教師應對音樂鑒賞曲目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掌控,以免那些低俗消極意義的歌曲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三) 充分利用流行音樂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逐漸向民族音樂過渡
大部分高中生對流行音樂都有著濃厚的興趣,還有一些學生對流行音樂有著很深的熱愛,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就可充分利用學生這一興趣特點,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鑒賞各種風格的流行音樂來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為提高鑒賞能力做好引入和前提。并且,很多流行音樂確實可以當作良好的音樂教學素材,例如,著名歌手周杰倫的很多歌曲具有多種風格和特點,并且也極受廣大高中生的喜愛,又比如歐美的很多流行音樂,搖滾風格以及重金屬風格音樂都可以當作激發學生音樂興趣,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優質資源,在充分滿足學生興趣的情況下,學生音樂學習和鑒賞能力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也就更快更好。當學生通過鑒賞流行音樂后具備一定的音樂審美能力基礎后,再引導學生由鑒賞流行樂過渡到鑒賞民族音樂和古典音樂,使學生逐漸接觸更多的音樂種類,拓展學生音樂知識面,讓學生在廣闊的音樂空間中不斷提升音樂鑒賞能力,實現有效培養學生審美情操的音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白海英.淺談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之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8).
[2] 眭江華.探討中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文理導航,2017(5):97.
作者簡介:陳紹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詔安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