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雨婷 余雷 張巍巍 王有志
摘要: 文章通過對河北省的實地調研,總結河北省建立全鏈條服務體系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的典型做法;根據河北、江蘇具體做法的比較分析,得出河北省可借鑒之處。在此基礎上,對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及展望。
Abstract: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Hebei Provinc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typical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a whole chain service system in Hebei Province to support the growth of tech SME;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practices in Hebei and Jiangsu, concluded what Jiangsu can learn.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paper pointed out some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of the tech SME in Jiangsu Province.
關鍵詞: 科技型中小企業;全鏈條服務體系;啟示
Key words: tech SME;whole chain service system;inspiration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7-0029-04
0 引言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2017年9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對“河北省建立全鏈條服務體系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典型經驗做法,給予通報表揚。課題組針對河北省的做法開展實地調研,研究其對江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的借鑒意義。
1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地位和作用
江蘇現有中小企業248.2萬家,創造了全省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和8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中小企業以其靈活的運行機制和市場適應能力,成為推動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增加就業、推動創新、催生產業、貢獻稅收以及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以科技人員為主體,由科技人員領辦和創辦,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的科學研究、研制、生產、銷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和高新產品為主要內容,以市場為導向,實行“自籌資金、自愿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知識密集型經濟實體。簡而言之,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以創新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成長的重要力量,是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創新的主要載體,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2014年以來,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復蘇艱難曲折,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尤為突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關系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才能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才能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主動作為,提高供給質量效益,匯聚發展新動能,培育競爭新優勢。
2 河北省全鏈條服務體系的具體做法
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把發展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活躍全省經濟的新動力與關鍵抓手,不斷號召,持續推動,先后實施兩輪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建立了領導管理、服務支撐、要素保障等全鏈條服務體系。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由2013年的8900家發展到目前的5.1萬家,呈現出良好發展局面。
2.1 構建領導管理體系
2.1.1 領導高度重視
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一把手”省長擔任組長、省直各部門為成員的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召開一次高規格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推進大會,省委書記、省長參會并講話。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要求和任務目標,列入省委、省政府黨代會報告和每年政府工作報告。
2.1.2 層層扎實推進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各設區市也將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一把手”工程,明確市縣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主體責任。值得一提的是,共青團、科協等單位也積極參與到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中,在全省范圍內形成了省市縣縱向聯動、部門間橫向協調科技型中小企業工作推進局面。
2.1.3 嚴格督查考核
建立目標責任制,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考核內容。實行目標管理,實施月統計、季通報、年考核制度。加強督導檢查,省委、省政府督查室每年進行不定期督查。完善統計分析制度,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和研究分析,為決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2.1.4 政策扶持密集
圍繞創新創業、研發投入、人才引進、科技金融、稅收優惠、營商環境等不斷出臺各項配套政策,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2016-2020年)》等40余個政策文件,各市縣也相應制定了70多項配套措施。設立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省市累計投入了12多億專項資金,對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產品認定企業進行專項扶持,有力支持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積極爭取成為首批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試點省份,實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稅收優惠政策。
2.2 加強服務支撐體系
2.2.1 實施四大培育工程
遵循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規律,針對中小企業“創業、孵化、成長、擴張、上市”不同發展階段,分別實施苗圃工程,加速企業數量擴張;實施雛鷹工程,促進企業快速成長;實施小巨人工程,助推企業做大做強;實施上市工程,打造行業旗艦企業,搭建科技型中小企業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的成長階梯,梯度培育、差異扶持。
2.2.2 完善創新服務平臺
圍繞企業創新需求,建設研發、檢驗檢測、技術交易等服務平臺,針對中小企業多樣化創新需求,提供政策培訓、人才引進、技術研發、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精準服務。(表1)
2.2.3 加強創新載體建設
建立省級以上高新區30家,省級以上孵化器89家,建設各類眾創空間300家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14個,“雙創”示范基地22個,省級以上眾創空間80家,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務。
2.3 完善要素支撐體系
著力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硬生態和軟生態,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2.3.1 省級品牌賽事活動常態化
每年一度的河北省創新創業大賽,省委省政府領導均出席頒獎。大力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活動,雙創活動系列化、常態化、品牌化、制度化,構建鼓勵創新、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業活力。
2.3.2 強化科技金融作用
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基金規模達10億元;設立省級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規模超1億元,還與石家莊、保定、張家口、秦皇島、唐山等地分別合作設立天使投資子基金。省級科技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規模達到9700萬,已為189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放貸款325.14億元。河北省11個設區市均建立了“科技支行”,重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
2.3.3 高度重視人才戰略
強調科技型企業家的作用,努力提升科技型企業家的素質。對優秀創業人才、創業導師等初次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直接納入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計劃。對帶技術、成果、項目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內外高層次領軍人才及其創業團隊,優先納入“巨人計劃”、“百人計劃”等人才計劃,視情況直接給予項目支持資金。建立京津冀創業導師庫,為創業團隊提供策劃、咨詢、輔導、市場培育與資本對接等服務,開展創業大講堂、創業嘉年華等活動。每年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選派一批科技骨干作為科技特派員,直接為企業領導人提供技術、市場等支持,擴充企業領導人的經營思路,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
3 河北與江蘇做法比較分析
基于河北的全鏈條服務體系,使用相關指標對河北與江蘇的具體做法進行對比,分析河北對江蘇的借鑒之處。(表2)
江蘇省作為東部沿海的發達省份,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整體領先于河北。江蘇省在政策扶持、培育工程、服務平臺、創新載體、品牌賽事、科技金融和人才戰略等方面均已采取符合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相應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從全鏈條服務體系的角度來看,河北省可借鑒之處,主要有如下幾點:
3.1 高效集中的領導管理體系
河北省自上而下形成省市縣三級領導聯動管理體系,把發展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活躍經濟的新動力及時部署,堅定不移地持續推進,這是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的根本保障。
3.2 尊重企業生長規律
完善服務支撐體系和要素支撐體系,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制定四大培育工程,有定位、有目標、有措施、有保障,形成了創新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這是河北省全鏈條服務體系的最大亮點。
3.3 嚴格督查考核
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實行目標管理,有目標、有評比、有問責,及時表彰成效,糾正工作不足,這是河北省持續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常態化的重要途徑。
4 江蘇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對策建議
新常態下,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促進區域創新發展的活力源,是推動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生力軍,是提供個性多樣、增加有效供給的主陣地。江蘇省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要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為核心,以發展專精特新產品改造傳統產業、培育科技小巨人和獨角獸促進新興產業領域的爆發式增長為關鍵,以構建構建實體經濟、金融、人力資源、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為支撐,重點實施互聯網+小微企業行動計劃、萬企改造升級行動計劃、科技小巨人培育計劃、創新之家培育計劃、企業上市培育計劃五大計劃,推動全省中小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再造新動能、形成新優勢,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4.1 互聯網+小微企業行動計劃
引導和推動省級技術平臺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改造與提升,推動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完善數據庫,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鼓勵技術平臺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公共信息。引導平臺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電子商務等先進手段,加快向O2O轉變,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4.2 萬企改造升級行動計劃
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揚工匠精神,實施大規模改造升級。圍繞設備更新換代、節能降耗、質量品牌提升、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等領域,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融資創新,鼓勵發展電子商務、支持產業集聚發展。引導大型企業穩步推進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以及智能工廠的建設,積極開展智能制造樣板工廠試驗點的建設;構建中小企業智能制造研發中心,推動中小企業逐步向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
4.3 科技小巨人培育計劃
緊緊圍繞“聚力創新,聚焦富民”,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略,堅持政府引導與企業主體相結合、標桿引領與面上推廣相結合、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相結合、弘揚“工匠精神”與提升質量品質相結合,通過示范引領、政策扶持和精準服務,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制造業“隱形冠軍”,推動全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再造新動能、形成新優勢,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力爭到2020年,認定科技小巨人企業150家。
4.4 創新之家培育計劃
打造“互聯網+企業+創投+產業”的創新創業生態圈,每年培育一批以“四眾”為主要模式的專業化“創新之家”公共平臺。依托重點產業集群,認定一批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完善“高校平臺進企業、企業進高校平臺”方案,組織 “企業進高校、高校進企業”活動,搜集產業共性先進技術,破解企業產學研合作信息不對稱的“痛點”。
4.5 企業上市培育計劃
加快培育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引導其與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效對接,做大做強。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輔導一批、掛牌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以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和擴大直接融資為核心,全方位多渠道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建立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健全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管理;建立推動企業上市中介機構備選庫;加大企業上市資金扶持,加強培訓,做好宣傳。
參考文獻:
[1]張維,鈕元新,熊熊.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構建的分析和評估[J].生產力研究,2008(01).
[2]高樹鳳.構建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的思考[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7(02).
[3]田力.構建高科技產業的融資體系[J].環渤海經濟瞭望,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