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冶陶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應與時俱進,不斷改革,普及“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是推動新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健康、穩定發展的必要基礎。此外,眾多實踐證明,管理過程中樹立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管理人員就越能獲得較大的管理成果。本文將從人本管理理念的基本含義、待解決問題和實現途徑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可以為圖書館管理工作者提供有益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管理;人本管理思想;應用探究
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是在管理工作中踐行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表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先進的管理理念均已離不開“以人為本”四個字,它強調了人在發展中的作用,并承認了人是一切社會財富的根本,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人”的含義大都指代“管理人員”,即強調人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的主體作用。
一、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的基本含義
(一)以管理人員為本
“本”即是根本,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作為管理高校圖書館的主要力量,必然要受到絕對的重視。圖書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管理目標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管理價值要通過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來凸顯,以提高管理工作質量作為管理的根本目標,繼而才能延伸出五彩斑斕的工作前景[1]。
(二)以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為中心
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包括管理理念發展、管理模式升級等多個方面,因此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所做的每件事都應是推動工作質量不斷提升,繼而實現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非常注重管理工作的實際發展狀況,即通過有效管理,工作水平得以提升,工作流程得以簡化,從而逐步實現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尊重管理人員的管理主體地位
尊重管理人員的管理主體地位,就是承認了管理人員的管理價值,就是承認了其在管理中的主體地位。人本管理思想要求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尊重管理人員的管理主體地位,讓管理人員成為工作的掌控者和安排者,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讓其做到“自愿、自主管理”[2]。
二、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中貫徹人本管理理念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管理經驗本位論
管理人員應作為管理的主體,而非課堂的附屬,傳統管理理念下,管理經驗作為管理的“獨裁者”一直控制著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進度,管理經驗豐富了發展就快一點,匱乏了就停滯不前的情況也不算少見,這就是典型的管理經驗本位論,這樣的教育理念下,管理人員缺乏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一切按照框定的管理規則行事,而缺乏必要的創新,一旦脫離原有的經驗框架就會陷入巨大的管理恐慌之中[3]。
(二)管理人員落后的管理思想
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管理人員認為自身無法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管理,即對工作缺乏信心,有些管理人員在管理圖書館閱讀紀律的時候,還要充當“移動攝像頭”,盯著學生的一舉一動,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壓力,對管理人員來說更是一種無奈之舉;第二,管理人員認為自己可以管理自己,這種想法是另一種極端,通常出現在一些剛剛入行的圖書館管理員身上,其在管理經驗不足的情況認為自己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管理能力,這樣反而會缺乏自我約束。
(三)管理人員的科學管理方法的欠缺
缺乏科學的管理方法是造成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首先,管理人員的“粗放式”的管理方法不僅會讓學生感覺在圖書館學習是一種壓力,更會讓他們感覺管理人員無能更無德,雙方關系越發緊張,圖書館管理情況也就越糟糕;其次,管理人員在管理圖書時缺乏科學的方法,許多不同類的圖書常常擺放在一起,學生歸還的圖書也沒有及時歸位,管理系統內信息記錄方式不合理等都拉低了圖書館整體管理水平。
三、如何實現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
(一)改變傳統的管理經驗本位論思想
傳統的管理經驗本位論讓管理人員失去了工作主動權,也喪失了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因此,管理人員應痛定思痛,努力改變自身落后的管理觀念,圖書館管理過程中力求做到“以人為本”,充分考慮現實的工作需求,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管理優勢,促進圖書館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二)創建和諧關系,營造良好閱讀環境
和諧關系是踐行以人為本圖書館管理理念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管理人員只有和學生成為朋友,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才能知道他們想要什么,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才會樂于接受管理人員的管理,體會管理人員對自己的關愛。因此,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始終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做到“耐心、細心”,借此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提升圖書館管理工作軟實力。
(三)勤于學習,善于總結,勇于實踐
首先,管理人員要勤于學習以人為本思想,深入了解以人為本思想的含義,認真體會以人為本思想的精髓;其次,要善于總結管理經驗,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管理方法,豐富自己的管理手段;最后,對一些好的管理方法要勇于實踐,做到“膽大心細”[4]。
(四)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以人為本中的“人”還可以指代學生,即在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轉變學生的管理觀念的基礎上實現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即脫離管理人員之后,學生自己仍可以有秩序的進行閱讀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管理人員和學生之間的配合。
(五)管理過程與結果并重
重視管理過程,重視過程中的管理細節,是不斷完善圖書館管理工作,實現以人為本圖書館管理理念的重要是保障。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寫好管理日志,將每一天的管理心得總結成冊,同時還要廣泛收集學生意見,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四、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的應用探究——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勝任力模型
(一)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勝任力模型的內容
1.工作能力:首先是領導力:領導力是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核心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圖書館管理工作非常復雜,只有管理人員具備較強的領導力,才能做到運籌帷幄;其次是協調力:協調力是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基礎能力,面對繁雜的圖書館管理事項,只有具備較強的協調力,才能將各事項安排的井井有條。
2.工作態度:首先是愛崗敬業:身為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必須要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才能承受較強的工作壓力,應對繁雜的圖書館管理工作。其次是勤勞踏實:圖書館管理是勞心勞力的工作,只有圖書館管理人員勤勞踏實,才能始終如初來乍到時那樣認真仔細。然后是勇于擔當:勇于擔當是一名成熟的圖書館管理人員應具備的良好品質,其表現在勇于承認工作失誤、勇于承擔后果和責任等。
3.政治思想品格:堅持黨的領導: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作為高校教職工,更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必須要與黨站在同一陣線,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服從黨的安排。
(二)如何構建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勝任力模型
1.工作能力、工作態度、思想政治品格三者的關系
首先,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思想政治品格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三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其次,三者的培養過程、培養方法和培養目標均不相同,因此也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正確認識三者關系,是構建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勝任力模型的前提和基礎[5]。
2.以現有模型為模板,不可盲目創新
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勝任力模型比較復雜,其中不僅含有多項評測指標,更要注重各項評測指標之間的關系,因此,在構建勝任力模型時不可盲目創新,要以現有模型為基礎,逐步加入不同的評測指標,最終形成科學的勝任力模型。
3.模型結構的不斷優化
首先,注重模型的靈活性:勝任力模型的作用對象是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也就是說該模型是針對人來設計的,所以必然要突出人自身的作用和價值,傳統的評測模型只用冷冰冰的數字就將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定性,其實這是不合理的,科學的勝任力模型應需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即做到人性化評測。其次,注重模型的適用范圍: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其他圖書館管理人員并不一樣,所以評測標準也不一樣,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勝任力模型的對象是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在構建過程中也格外注意這一點。然后,注重模式的實操性和可控性:真正科學合理的勝任力模型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不具備實操性和可控性,實際創建過程中,不應只考慮勝任力模型的合理性,還要考慮其實操性和可控性,否則再好的勝任力模型也只能是好看的擺設,沒有任何實際作用。最后,不斷加入新的評價要素: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職責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勝任力模型要有足夠的可塑性,即可以不斷加入新的評價要素,升級為全新的勝任力模型[6]。
4.配合其他評測模型,提高評測的準確性
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評測工作非常復雜,單單靠一個勝任力模型無法完成,所以在實際評測過程中,還要配合其他評測模型,對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做更加科學的評測。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具有多層含義,從管理人員角度考慮,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突出了管理人員的自我管理作用,減輕了其工作難度,同時管理人員作為引導者,也能凸顯管理人員的公信力,為學生做好榜樣。目前,貫徹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仍需要解決很多的問題,管理人員的個人思想要與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相融合,才能始終踐行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理念。
參考文獻:
[1]魏雙麗. 高校圖書館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應用研究[J].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 19(3)
[2]孔令洋. 芻議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中的應用[J]. 科技資訊, 2015(10):205-206
[3]林麗娟. 探討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中的運用[J]. 科研, 2016(11):00051-00051
[4]肖玉虹. 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中的應用[J]. 才智, 2015(24):104-104
[5]熊定麗. 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中的應用[J]. 技術與市場, 2015(4):104-104
[6]焦娜. 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中的應用[J]. 赤子:上中旬, 2014(7):22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