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娜 牛奔 賈慧敏 楊韞嘉 汪麗
摘要: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表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中國社會發展已經形成新的歷史定位。此外,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國家對農業的重視是顯而易見的,農科專業在眾多的高等教育專業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全社會對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大學生的需求是極為迫切的。農科專業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如何把創新創業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這些問題迫在眉睫。作為一個農業院校,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首先需要進行專業知識教育,在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再談創新;其次要為學生搭建必要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條件基礎;此外還要舉行一些具有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活動,培養出一批具有農科背景的創新創業者。為中國成為世界農業強國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科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近年來,學校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國家政策背景下,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努力培養具有農科專業背景的創新型人才。
一、加強創業課程建設,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儲備量
1.專業課程多、精、廣,打好專業基礎。重視專業知識培養,開設多門農科基礎必修課,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聘請、安排能力強、經驗足、教學質量好的高級專業教師為農科專業授課,言傳身教。專業課程涉及范圍廣,不局限于專業知識,讓農科學生涉獵更多相關知識,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視野,為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2.開設選修課程,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和環境。學校開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法律問題等全校性選修課,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為學生們解答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案。同時,學校規定學生在專業課基礎上,還要修夠相應的選修學分才能給予畢業,其中,創新創業模塊的要求選修兩到三門課程。這保證了學生有條件去學習、接受和理解相關的創新創業知識,培養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和意識。
3.邀請校外專家導師,為學生進行更加專業有效的指導。校外專家導師的專業指導,能夠為同學們帶來與日常學習中有所不同的感受和體驗,能夠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看到一些在學校無法得到的機會,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而廣泛的知識,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資源。此外,通過與校外專家的接觸和交流,也能讓同學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助于同學們能夠更加完善自身,更好地做出自己的創新創業生涯規劃。
二、搭建實踐平臺,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
1.充分利用現有的學校資源,合理高效地安排創新創業實踐。學校有著多個國家級、市級實驗基地和實踐平臺,擁有多個優質的實習基地,如精準扶貧基地、專業實習基地等。要合理利用這些現有的資源,極大程度地進行開放利用,讓大學生能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能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能夠及時對自己的創新創業計劃或想法進行完善。在此過程中,大學生能夠不斷地在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完善,讓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極大加強,也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要讓大學生有條件、有能力、有基礎把自己的創新想法應用到實踐當中,讓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得到論證和補充完善。
2.把創新實踐與理論課程相結合,不斷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在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地過程中,不能脫離課程內容,不能無中生有、天馬行空,要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創新。要在實踐的過程中及時有效地與課程知識相結合,要不斷與課程知識作比較,要不斷地改正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要為大學生配備相應的師資隊伍,對學生進行創新活動出現的錯誤及時指正,要對學生進行大方向上的指導,要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
3.對外尋求交流合作,積極引進校外資源。深化與其他合作院校的交流合作,共享優質合作平臺,讓大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形成對比,提高對自己和他人的充分認識。同時,也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合作中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價值體現,使之能夠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減少阻礙,能夠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實現個人價值與團隊價值。在與其他院校交流合作的同時,也能向外傳播學校的創新創業思維,讓不一樣的創新方式在實踐中交流碰撞,促進各大高校的共同發展。此外,在與其他高校的合作過程中,還能培養大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認識到創新創業過程中激烈的競爭關系,能夠讓大學生在競爭中更快地自我成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增強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
三、發掘自身特色,積極開展農科類創新創業活動
1.舉辦創新創業比賽,在大學生中形成積極競爭、勇于創新的良好風氣。當今社會,競爭是無處不在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之路也充滿著艱辛。只有讓大學生在在校期間就培養出良好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才能讓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在競爭中得到更好的培養,在不斷的相互競爭中,得到提高。學校在歷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舉辦了“大豐收杯”、“農林杯”等農科類創新創業比賽項目,還林林總總舉辦了數十個院系內的小型創業競賽。這些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為學校的創新創業項目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渠道。在活動舉辦的過程中,同學們不但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更是能在學校的支持下,把自己的諸多想法變成現實,在實踐中檢驗創新項目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同學們經過優勝略汰的角逐,往往能夠優中取優,為學校的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出能力出眾、意識良好的創新型人才。 此外,在創新創業競賽的過程中,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有著更好的創新意識,更強的創新能力,更加優秀的創新思維。
2.組織學生參加國家級、市級的創新創業大賽,在更大的平臺中展示自己。參加大型的創新創業競賽,能夠讓大學生在更高層次的平臺中充分磨練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在更加專業的隊伍中脫穎而出。此外,學生通過競賽的大平臺見到許多優秀的創新創業作品和方案,開拓了視野,為自己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在參加高層次的競賽過程中,還有機會得到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的指導,在不斷地批判中自我完善、自我成長。如果能夠在高水平高層次的競賽中獲獎,無疑會給參賽學生帶來極大的榮譽感,也讓學生能夠更加的自信,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創新創業實踐中來。
3.舉辦校級農科專業特色活動,把創新創業和專業知識相融合。校級活動還能吸引各個專業的同學前來參加,而不僅僅局限于農科專業。有利于農科專業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融入更多元素。當然,在融合其他專業因素的同時,也不能取之即用,更不能濫竽充數,要找到真真切切能夠在自己的創新創業活動中能夠用得上、用得好的東西,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4.要積極與其他院校合作,在院校之間掀起創新創業熱潮。不定期舉行院校聯誼活動,通過與不同院校間的交流合作中,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水平。在交流中進步,在合作中創新,在各高校之間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風氣,在相互交流實踐中取得進步,實現共贏。
參考文獻:
[1]朱峰、張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思考;
[2]劉德義.農科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踐;
[3]李琳. 農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