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倩倩
【摘 要】針對目前相關企業(yè)(行業(yè))對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yè)學生的需求,以及《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在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yè)中的重要性,本文就高職高?!督ㄖo排水工程》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剖析,就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出幾點建議:規(guī)范制訂課程標準、內容精簡精煉、豐富教學資源的展現形式、增加動手操作的實踐項目、創(chuàng)新考核方式,使高職高?!督ㄖo排水工程》課程的教學過程更加合理,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高專;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 TU82-4;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9-015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09.074
《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是一門具有很強應用性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歸屬于建筑與土木工程大類中,主要針對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yè),課程內容包括建筑內部的給水、排水、熱水、中水等不同系統(tǒng)的設計、安裝、施工和管理等相關內容。由于該課程針對性強、實踐性強,加之近些年來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建筑配套設備即水暖電安裝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面對學生的就業(yè)壓力,對課程教學方法做出必要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也就成為了迫切的需求。綜合長期的教學工作實踐經驗,筆者對高職高專學生在《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剖析,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1 《建筑給排水工程》在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yè)中重要地位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yè)主要面向建設行業(yè),涉及生產和城鄉(xiāng)建設的多個領域。該專業(yè)崗位涉及面廣、綜合性強、技術含量高,是富有生命力的前景廣闊的行業(yè)。隨著現代建筑的多需求、多用途、多功能的迅猛發(fā)展,建筑設備的功能化不斷完善,主要涉及到建筑給排水工程、建筑電氣工程、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等配套設備系統(tǒng)的設計、施工、安裝和調試技術的綜合應用。其中,建筑給排水工程作為整個建筑配套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設置,滿足著人們居住的最低保障,即人們在生活、生產、消防各個領域中對水的使用和排放,相比采暖、空調和電氣系統(tǒng),給排水系統(tǒng)的設置范圍更廣,使用更加普遍。
2 《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缺乏規(guī)范性
在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如果有多位老師同時講授同一門課時,每位老師會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和經驗組織自己的教學內容,如果缺乏必要的溝通和探討,有可能會導致教學過程過于自由,規(guī)范性不夠,學生知識點掌握片面,不能應對今后的工作需求。
2.2 課程內容分散,知識點不夠精煉
教材在一門課程的講授過程中,雖然是教學的輔助資料,并不能按部就班作為教學過程的依據。但是在很多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初期的教學過程中,教材的內容編排和結構組織,構成了其教學過程的主線,很多教材在編排結構上并不合理,比如知識點重復,邏輯次序混亂,甚至出現知識點錯誤的問題,所以就會導致很多教師講課內容重復、照本宣科,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學習效果直線下滑。
2.3 教學手段簡單枯燥,知識展現形式不夠多樣化
即使在教學內容的組織和編排上精心篩選,精益求精,但如果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缺乏講授技巧,或者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不思考不創(chuàng)新,效果也會不盡如人意。很多老師在上課過程中都會有這樣的感受,自己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辛苦備課,將教學內容精挑細選,教學設計做得非常詳細,但是一拿到課堂上實踐的時候,卻被澆了冷水,教學效果并不是自己所預料。長此以往,辛苦不被肯定,教師的熱情和積極的心態(tài)就會慢慢降低。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教學手段的單一和枯燥,一成不變的以講代替一切,而忽略了“講”和“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過程,沒有從學生出發(fā),忽略了學生的感受。
2.4 考核方式單一化,學生只看重最后階段
很多老師拘泥于最傳統(tǒng)的平時+期末考核方法,這種方法的簡單之處在于,只需要給出最終的期末成績,再結合平時考勤和作業(yè)就可以對一個學生一學期的學習作出評價,這其實是一種“懶人”做法,是最不用動腦筋的評價方式,是對學生不負責的表現。在這樣的模式影響下,學生會更不注重平時的學習,教學效果極差,同時又會把賭注壓在最后的考試上,造成了作弊現象頻頻出現,造成了雙重影響。所以考核方式的改變,對一門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也至關重要。
3 教學方法改革措施與建議
針對以上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結合該課程的特點,總結出幾點教學方法上的改進措施。
3.1 規(guī)范制訂《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一門課的靈魂,指導著一門課程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根據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今后的工作需求,以任務驅動方式帶動教學活動的進行。具體分為四個步驟,如圖1所示:
課程性質與課程概述是對課程的基本定位,是一門課程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確立課程的目標,分為總體目標、知識目標、專業(yè)能力目標、社會和方法能力目標四種,從知識到能力,從課本到實踐,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程目標的指引下,對課堂內容進行提煉分解,將整門課程的各知識點分解為多項任務,并進行學習情境的設計,使其形式多樣,生動有趣,最后對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作出簡要闡明。
3.2 課程內容精簡精煉,改“章節(jié)”為“知識點”。
傳統(tǒng)教材的章節(jié)式編排對現在的高職學生來說明顯很不適用,由于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不強,不能將知識提綱挈領,且對知識點的掌握深度要求不高,但知識面較寬泛,所以應對章節(jié)內容作出調整,改章節(jié)為知識點的綜合體。下面以《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中某章中的一小節(jié)內容為例作對比分析,見表1:
從表中的對比可以看出,傳統(tǒng)的章節(jié)模式從知識結構和邏輯關系上嚴謹合理,內容覆蓋全面,但是相比之下略顯單調,學生學習按部就班,缺乏創(chuàng)新性;相比之下將內容劃分為多個知識點的綜合,化整為零,使學習內容更具體更接近實際,實用性更強,更有利于知識的熟練掌握。
3.3 豐富教學資源的展現形式,增加動手操作的實踐項目
針對前述教學手段枯燥、學生興趣和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同樣以《建筑給排水工程》為例,由于是工程類課程,跟實際工作結合緊密是它的最大特點,所以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譬如,在講解“建筑給水系統(tǒng)管道配件”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學設計,見圖2。
圖2 教學單元設計思路
3.4 創(chuàng)新考核方式,摒棄一考定勝負的局面
考試考核方式是否轉變,將決定了學生學習一門課的效果,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只能帶來“臨時抱佛腳”的應試型學生,“過后即忘”的效果也失去了學習的意義。要將學習評價分解到整個過程的每個時間節(jié)點上,做到“隨學隨考,牢記到老”。
上述教學改革措施是在長期的《建筑給排水工程》課程的教學工作中總結出來了,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探索,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學習的主導者,使他們不僅掌握了必要的業(yè)務能力,還鍛煉了交流、表達、寫作、演講的綜合能力,是培養(yǎng)新型建筑設備專業(yè)技術人才的有力武器。
【參考文獻】
[1]薛素玲,王敏.高職高專《建筑設備工程》教學方法探索[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3,12(7):165—166.
[2]國向云.《建筑設備工程》課程教學初探[J].南通職業(yè)大學學報,2000,14(4):111—112.
[3]劉恩超.建筑給排水教學中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幾點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2(6):165—166.
[4]胡月蓮.高職建筑給排水施工圖識讀實訓教學改革[J].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3(1):90—92.
[5]吳亞群.高職高?!督ㄖo水排水工程》課程體制改革淺析[J].出國與就業(yè),2011,(6):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