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蘋果產業已經成為邢臺縣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在建設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的現代化邢臺縣蘋果農業的今天,中央一號文件聚焦“三農”,提出了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近年來,流通發展較快,流通龍頭企業和蘋果專業合作社數量逐年增加,流通總額同步上升。但是,在蘋果流通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開始出現。因此,筆者通過實地調查及資料調研等方式,探究河北省邢臺縣蘋果流通的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關鍵詞:邢臺縣;蘋果流通;現狀;問題
一、當前邢臺縣蘋果流通現狀分析
當前,邢臺縣生產的蘋果主要銷往我國北方地區和日本、韓國等東亞地區。其中,大部分銷往邢臺、石家莊、唐山、北京、天津的等地區。總的來說邢臺縣蘋果流通規模不斷擴大,流通主體多元化,多種流通模式并存。
(一)邢臺縣蘋果流通規模狀況。
邢臺縣位于太行山深處,這里層巒疊翠,空氣清新,日照豐富,晝夜溫差大,土壤中含有較豐富的磷、鉀、鈣、鎂等元素。得力于這些得天獨后的自然條件,邢臺縣蘋果流通取到了快速發展。邢臺縣統計局資料顯示,近年來,邢臺縣蘋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流通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邢臺縣已發展蘋果種植8萬畝,覆蓋260個行政村、2.4萬戶,年產量達13萬噸。
(二)邢臺縣蘋果流通主體發展狀況。
流通渠道主體包括:農戶、批發商、農業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消費者。近年來,各級政府采取了多種經營模式,建立了幾個不同級別、小規模的水果批發市場,“果農+批發商”模式成為邢臺縣蘋果流通的主體。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蘋果流通渠道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除了傳統的蘋果合作社、批發商、零售商等流通主體之外,城市超市、社區水果便利店及電子商務銷售也開始發展。流通主體的多元化發展為水果市場增添了新活力,有效地拓展了邢臺縣蘋果的流通渠道。但是也出現了流通主體的組織化程度低,信息系統的建設不足等問題。
二、邢臺縣蘋果流通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邢臺縣蘋果流通市場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由于諸多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約束著邢臺縣蘋果流通市場的發展,因此,客觀厘清存在的問題及出現的原因,必定會給邢臺縣流通市場的發展帶來積極的作用。
(一) 流通市場體系建設不完善。
邢臺縣在蘋果流通市場中出現了市場體系建設不完善,交易方式落后,市場交易秩序不規范等問題。例如很多農貿市場的建立不是經過宏觀的、科學化的論證,缺乏統一的整體規劃,產生了資源配置不合理和惡性競爭的后果;多數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僅僅是一些簡易的棚架或露天經營場所,信息化建設滯后,服務功能較弱;當地的批發市場交易量較小、輻射半徑小,缺少知名度,不能對外地客戶產生很強的吸引力;在批發市場,蘋果的交易方式單一,主要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出現上述問題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宏觀調控力度較小,沒有切實發揮政府職能,導致流通市場機制不健全,缺少對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的統一規劃,政府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支持和打造一個擁有現代化設施的、叫得響和有影響力的大品牌批發市場。另外,山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網絡普及率不高,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很難開展多元化的交易形式。此外,市場中還存在著交易秩序不規范的問題。主要是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沒有實施細則,一些不乏流通主體便借機利用這些漏洞,擾亂了市場交易秩序。
(二)流通主體組織化程度低。
邢臺縣的流通市場面臨著發育不平衡、流通主體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雖然邢臺縣的蘋果合作社和流通龍頭企業等流通主體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果農兼生產主體和流通主體的比例依然不小,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產業化程度也不高,帶動作用很小。“農超對接”、電子商務銷售剛剛起步,發展較慢。出現流通主體組織化程度低的原因,首先是邢臺縣蘋果主產區是由長期存在、家庭生產、力量弱小的小果農生產為主,他們很多是通過直銷或者到農貿市場設點銷售。然而果農因為自身規模小、實力弱,經營方式落后等缺點的制約,很難與批發商或購買商簽訂長期穩定的購銷合同,無法實現生產的最大效益。其次,蘋果專業合作社和流通龍頭企業的產業化程度較低,它們主要是解決蘋果的銷售,而且僅僅是通過簡單地包裝后銷售,沒有加工和深加工,更沒有形成集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一體化的蘋果產業化;此外合作社的管理方式落后,社員文化水平低,民主觀念不強,理事會等組織機構示范作用弱;很多農民創辦蘋果專業合作社是為了爭取國家財政補貼,沒有開展果品產業化的意識。最后,農村,農民自身條件有限,很難有效開展“農超對接”和電子商務。
(三)冷鏈物流技術應用不足,損耗率高。
農產品冷鏈物流泛指水果、蔬菜、肉類等物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和性能的一項系統工程。作為生鮮水果,蘋果的保質期短,容易腐爛變質。邢臺縣在蘋果流通中由于冷鏈物流技術和工具設備應用不足,導致了流通中損耗率較高。尤其是邢臺縣在冷藏設施方面建設不足,僅僅幾個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建立了一些冷庫,根本不能滿足蘋果流通的需要。此外,大部分的蘋果是在常溫狀態下使用貨車運輸,由此造成的流通損耗率非常高。山區經濟發展落后、科技水平低、冷鏈流通體系不健全是造成邢臺縣冷鏈物流技術應用不足,損耗率高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邢臺縣統計局.邢臺縣統計年鑒[M] 邢臺: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2]張建華.流通經濟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12-32.
[3]王曉紅.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中的若干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2009:99-101.
[4]霍立強.邢臺縣果樹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河北農業,2014年第1期.
作者簡介:鄭茜,男,籍貫:河北邢臺,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