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霞


摘 要:淇縣位于河南省北部,隸屬鶴壁市,地處太行山區和豫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28公里,總土地面積567.43平方公里。為確保全縣小麥綠色高產優質,掌握商品有機肥在小麥生產上的應用效果,我們開展了驗證施用商品有機肥效果的田間試驗。
關鍵詞:有機肥;小麥;作用
一、試驗方法
1.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4個處理,3次重復,每小區面積統一為60M2,種植小麥18行。試驗在秸稈全部還田基礎上進行。
2.肥料選擇及施用量確定
常規施肥為測土配方施肥,大量元素NPK畝施肥量為N:P2O5:K2O=16:6:4,氮肥選用尿素,45%基施、55%小麥返青期至拔節期追施,采取開溝深施,均勻一致,施后覆土。磷肥選用過磷酸鈣、鉀肥選用氯化鉀,商品有機肥每畝用量確定為100㎏,磷肥、鉀肥和商品有機肥基施,用量按規劃設計要求施入各小區。
二、試驗安排與實施
小麥商品有機肥試驗點2個,分別安排在西崗鎮、北陽鎮。試驗地為地勢平坦,遠離村莊、道路、渠溝等有代表性的田塊,土體無明顯障礙層,肥力均勻,排灌方便,前茬作物夏玉米。小麥統一播種量每畝12㎏,采用機械播種,播種量均勻一致,播種期在10月8日,田間管理同大田,采取科學施肥澆水,在6月9日單收單打統一收獲。
三、試驗結果與分析
1.試驗產量結果。2個具有代表性的小麥商品有機肥試驗點各處理的產量平均數進行比較,具體見下表
2.試驗結果分析
處理1(對照)(常規施肥,不施用商品有機肥)畝平均產量620.3㎏,處理2(常規施肥+商品有機肥用量)畝平均產量659.8㎏,處理3(常規施肥+商品有機肥2倍用量)畝平均產量671.9㎏,處理4(常規施肥+商品有機肥3倍用量)畝平均產量684.4㎏。
與處理1產量相比:處理2產量比處理1平均增產39.5㎏,平均增幅6.37%;處理3產量比處理1平均增產51.6㎏,平均增幅8.32%;處理4產量比處理1平均增產64.1㎏,平均增幅10.33%。
與上一處理產量比較:處理2產量比處理1平均增產39.5㎏,平均增幅6.37%;處理3產量比處理2平均增產12.1㎏,平均增幅1.83%;處理4產量比處理3平均增產12.5㎏,平均增幅1.86%。可見,隨著有機肥施用量的成倍增加,小麥產量也逐漸增加,但增產幅度明顯降低。通過本試驗,小麥商品有機肥施用量及方法推薦:采用測土配方施肥,在秸稈全部還田基礎上,基施商品有機肥100㎏比較經濟,其它肥料運籌同常規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