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鵬

摘要:我國中職教育發展迅速,中職生培養面臨的專業技能與就業的矛盾,這就要求學生培養計劃與方法隨之做出改變,應針對地方對各專業的需求制定人性化的方案,根據不同個性學生來進行就業指導,最終適應當前地方社會發展。
關鍵詞:中職學生;個性化培養;就業
1.尊重學生個性
近年對普通高中的盲目追求,使中職學校錄取分數線逐年降低,加之社會片面的認知讓選擇中職的學生失去了成才的信心。國家從中考階段的控制才使得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有了一定改善而以成績論成敗的觀念是不科學的。另外,學生存在個體差異,那么學習成績也存在差異,學生也有精神層面的訴求。不同性格的學生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到展現自己的機會,即使在學習領域成績不理想,也可以在其他領域取得成功,樹立信心和自尊感,如此,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信心。自尊心是一種強大的內驅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有的還有望成為學習上的優秀者。中職教育更應注重學生個性來進行培養,但有別于普通高中,中職教育既要求學生具有一定文化專業基礎知識,又受教學周期和專業課程的限制,要恰當地把握好是不容易的。教師必須重視技能教學輔以相關的文化知識,改變原由教師灌輸式教學方式為啟發和引導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彼此尊重。中職畢業生掌握了“三基”知識后,在今后的工作中仍要提高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也要提升文化專業知識層次,以適應企業發展。
2.個性化培養有利于適應當前社會需求
中職教育的重點是就業,適應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職教育為社會主義經濟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的技能人員和初級管理人員,教學設計都是圍繞著專業工種崗位所需的課程。雖然中職生就業求職也有激烈的競爭,但是這種競爭不需要你死讀書,也不會讓你“浸泡于題海”之中。在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中,有技能、有特長、有能力的學生備受青睞,這對中職學生個性自由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強調“技能”的同時,非常注意突出“能力”要求,因此,長期以來比較注重從各方面培養學生個性,擴張特色。應試教育需要的是將學生頭腦填滿知識,而技能或能力要求,是要將學生頭腦變為需被點燃的火把。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表現,需要激情的火花點燃。能力體現于各方面,如活動能力,組織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等等,所以中職教育五十多年的發展史上,一批又一批的畢業生成為各條戰線的技術、管理骨干,甚至獨當一面。這就是中職教育善于張揚學生個性,從而使學生走上社會后,能隨社會的需要發展自己的鮮明個性,并最終走向成功。
3.符合社會實際的專業設置有利于就業
湖北省某市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變化快、形式多樣化,特別是建筑、物流、衛生、旅游、投資等行業,而某職業技術學院為全國示范,但其專業設置與地方經濟變化稍顯不足,有的專業過剩,有的則過慢。原有專業跟不上新形勢,新專業設置又不合理,對新生吸引力也不足。每年招聘會參與企業很多,不乏本市知名企業,效果卻不理想,企業覺得畢業生能力也待提高,學生覺得企業對待人才誠意不足。
根據現狀應加快建設院系建設,優化課程設置,與企業聯合辦學,學生就讀期間參與企業日常工作,形成“大院系,小專業”的兩級管理。社會經濟形式轉變,企業需求變化在平時密切合作中按每學期及時改變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我們只有把握社會變革的脈搏,真實了解企業需求怎樣的一線人才,調整教學計劃,使學與用結合,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由接受管理轉變為主動自我管理,既符合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戰略定位,又符合學生自身發展需要。學校的辦學特色才能充分的體現出來,對新生吸引力也會增強,時間稍久也能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片面的認識,讓學生以學校為榮,學校以學生為傲。
參考文獻:
[1]董大葵,《職教論壇》,2001年,第8期。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一)[J].職業技術教育,2006年,27(455):5-10
[3]李慧,《衛生職業教育》,201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