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寧
摘 要:歷史學科是人類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探尋歷史規律,從而為當代社會的發展做出有益指導的重要人文學科。史料在歷史學科研究中的價值,就如同那川流不息的江水,承載著人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前進。具體在初中歷史學科中,利用史料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更為深入的認識,讓學生在基于史料的學習中發展歷史研究能力。依據初中歷史史料教學中的具體過程,試圖為大家探究出一條可行的初中歷史教學路徑。
關鍵詞:初中歷史;史料教學;文字史料;圖片史料;歷史研究
在初中歷史史料教學中,史料可以有效豐富歷史教材中的歷史知識內容,讓學生通過學習真實的歷史資料,發展他們的歷史研究能力。初中歷史教學所運用的史料,主要分為文字史料及圖片史料兩種,學生在觀察史料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興趣,更加主動地進行研究性學習。我們在具體史料教學的過程中,以教材線索為主線,將史料填充到教材所涉及的知識脈絡之中,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提升歷史素養,獲得歷史研究能力。以下就結合具體教學過程,進行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的策略探究。
一、利用文字史料的拓展閱讀開闊學生的歷史視野
文字史料作為最傳統、最基礎的史料,在初中歷史史料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我們在文字史料的利用過程中,根據課文的知識點與歷史時間結構,為學生搜集了相應的文字史料,使學生基于文字史料拓展閱讀,有效開闊了自身的歷史視野。在具體的文字史料利用過程中,首先是教師對教材所涉及的知識脈絡進行簡要分析,之后為學生發放對應的文字史料,讓學生將史料對照教材,進行自主學習。
例如我們在《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一課的教學中,為學生搜集整理了《元史——太祖本紀》,學生基于課文對“成吉思汗”相關內容的描述,對“成吉思汗”的詳細歷史進行學習。學生們在研究《元史——太祖本紀》的過程中,首先去探尋蒙古族興起的過程,再對《元史——太祖本紀》中的人名、地名,一一利用工具書進行檢索,來完善對這段歷史的了解。這次史料學習有效地讓學生認識到了“成吉思汗”的生平以及蒙古族興起的過程,使學生的歷史視野得到了有效的開闊。
二、利用圖片史料的觀察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歷史印象
圖片史料是伴隨相機出現以后產生的新型史料形式,圖片史料既包括歷史文物的照片,同時又包括近代以來真實的歷史照片。我們在初中歷史史料教學中,利用圖片史料可以有效地將抽象的歷史化為直觀的印象,讓學生在觀察圖片史料的過程中產生更為真切的感觸。
例如我們在《青銅冶煉技術和甲骨文》一課的教學中,就為學生搜集了大量的商周時期青銅器照片。學生面對“司母戊鼎”“毛公鼎”“四羊方尊”等文物照片時,近距離地感受到我國古代文明的燦爛和輝煌。我則結合文物照片為學生解讀青銅器的器形、紋飾、銘文等知識,使學生能夠獲得對青銅器更為豐富的了解。之后我們展開課文教學,學生在直觀觀察青銅器文物照片的基礎上,對課文中的知識產生了更為具體的理解,使他們通過對圖片史料的觀察,促進了歷史學習。
三、組織學生基于史料的合作學習發展學生的歷史研究能力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新一輪歷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新型教學方式。我們在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通過史料進行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歷史研究能力。
例如我們在《太平天國運動》一課的教學中,就組織學生基于史料,進行了一次愉快的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的準備階段,我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對“太平天國”相關史料的搜集。學生在課下利用互聯網、圖書館等途徑,搜集到了翔實的“太平天國”歷史資料。在課上的合作學習中,學習小組中的每名學生分別根據自己搜集到的史料,為大家介紹“太平天國”的歷史。例如有的學生根據《中國近代史》,詳細闡述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發展、繁榮和失敗過程;有的學生根據《洪秀全評傳》,重點為同學分析洪秀全的思想等等。學生在輪流介紹完自己搜集的史料之后,展開相互討論與合作研究,利用史料對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過程以及歷史意義。學生在合作學習、探究的過程中,不僅獲取了大量的歷史信息,豐富了歷史知識,更在合作中發展了彼此間的友誼,培養了團隊精神與協作意識,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史料是歷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我們在初中歷史的史料教學中,利用教材的知識框架填充真實的歷史資料,使學生能夠見證更加詳盡、更加真實的歷史。初中歷史史料教學,不僅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歷史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獲得了歷史研究能力,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觀念。因此,史料教學應該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受到廣大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者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袁鋒光.初中歷史史料運用之我見[J].教育(文摘版),2017(12):165.
[2]楊威.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現狀探討[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3(10):69.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