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桂波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實踐的過程中,對素質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作為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者,老師必須與時俱進,對其教學思想及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重視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并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應用實踐能力,使其在地理學習中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意識到學習地理的應用價值。因此,將重點探討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開展創新性高中地理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創新
高中階段,地理這門學科是文科必修課,但知識內容同時也具有理科學習的邏輯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對地理學習產生了畏難心理,再加上地理學科相較于語、數、英這些主科目,老師并沒有引起更大的重視,而且老師在教學模式上也比較陳舊落后,老師主要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被動地學習,無法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積極性。所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地理老師必須與時俱進,積極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改革,才能不斷提升地理學習的質量。
一、加強地理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引導
在高中的日常地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有針對性地把一些考試重難點的知識內容融入教學中,因為當前應試教育的體制影響,所以結束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就需要通過考試來檢驗和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對學生所學知識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考查和評價,其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布置課后作業,通過這些作業的反饋可讓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存在問題的部分,然后老師再根據這個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并有針對性地對重難點進行突出講授和引導。老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應考慮到這些作業是否可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并適當結合一些社會、生活、環境于地理理論知識中,真正達到作業訓練的效果。例如,在“地殼運動”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有關“地理野外體驗”的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真正深入到大自然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去親身體驗和感受所學的地理現象,并在實踐活動結束后寫一篇“地理野外體驗”的報告,報告中有學生這樣描述道:“當我走到一片巖石區,就像是真的看到了地殼運動的斷層、向斜、背斜……”通過這種實地考察的實踐活動,可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更加具體而形象的認識,尤其是有助于突破一些重難點知識,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
二、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主動思考
在地理教學中,如果一味地對照課本照本宣科,那么知識的學習不僅枯燥乏味,而且無法達到其有效的教學效果。此時,教學中如果通過創設一些問題情境,那么即可讓學生帶著問題激發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積極主動性,并活躍整個課堂地理學習的氛圍。課堂上,提問的教學方式應用非常普遍,利用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開發學生的智力。作為地理老師,在設置提問時,應注重這種問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就要求在課前應全面了解地理教材,熟悉和掌握其知識內容,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喜好以及認知能力設計出有針對性、有探究意義的地理問題,這樣才能讓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其主動投入到思考和探索中來。例如,在教學“人口數量的變化”這些內容的過程中,讓學生對世界人口分布圖進行觀察,結果很容易發現北美洲及歐洲東部地區的人口分布相對更為密集,此時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些地區人口分布如此密集呢?人口過于密集可能會產生什么影響呢?這兩個問題則把學生對這個分布圖的思考從表面上引入到相對更深入的層面,引導學生將人口密集和相關地理信息聯系整合起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積極推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具體指的是在教學中把教學內容與具體案例進行融合,然后通過相關情景的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投入到這種情景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并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探討三峽工程建設這部分內容時,三峽工程建設一方面會給整個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帶來影響和變化,同時還會對這個地區的名勝古跡有一定的影響,這個學習過程中,老師可鼓勵和支持學生自主通過查詢、收集資料,對“三峽工程建設”尋找可支撐自己觀點的資料信息,不斷提升學生所學知識的效果,同時也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習方法,善于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不斷完善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地理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的創新教學引導,重點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創造力的培養,所以,老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意識到這門學科是應試科目,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真正學習到地理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只有讓學生學好地理,才能使其正確、科學地認識世界、了解人類社會以及生活。因此,老師必須意識到地理創新教學的重要性,并采取適合開發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從而促進我國高中教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雪蓮.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新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2):151.
[2]彭小建.分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1):147.
[3]鄧海燕,樊黎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新[J].魅力中國,2016(38):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