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壯
摘要:在“少教多學”與高效課堂成為教育工作者探究熱點的今天,人們更多的是追求課堂高效,向課堂要質量。如何實現課堂高效,我們認為,“少教多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理想目標。要實現它,有效課堂是基礎,高效課堂是保障。要使課堂有效,學生應學會自主學習,能自主學習,能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關鍵詞:高中化學;少教多學;探討
高中化學學習一定要依據受教育者的實際狀況以及化學課程的相應特點,高度重視學生們在個體上的差異以及各不相同的學習要求,從而滿足學習者們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更好地激發出其主動意識以及進取心,讓其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教師只是起著引領的作用,教師的教要“少”,更多的是學生的“學”,學生學得多收獲就多。“少教多學”是就教學要求和教學效果而言的。我們認為,要做到“少教多學”,高中化學課堂首先要實現有效性。
一、學生能自主學習
學生能自主學習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責任。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為此,讓化學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種外在的壓力,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體驗,是化學有效課堂的根本任務。樹立高度的學習責任心是自覺學習的前提。只有當學習的責任真正地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學生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學生的學習才是一種真正的有效學習,而最能潛移默化地養成學生的這種責任意識的莫過于化學的有效課堂了。
二、學生會自主學習
學生會自主學習是新課程學習方式的核心特性,它對應于傳統學習方式的依賴性學習。每個學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學生學習極重要的一種品質。新課程要求我們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并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值得強調的是,化學學科工具性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容易培養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基礎能力。
三、學生能合作學習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學習不僅是一種個體獲得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認識過程,同時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在交往合作高中習生存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經驗等,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主動的生存方式,發展人之為人的一切方面,獲得人的本質。“知識在對話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組,在共享中倍增。”學生通過交往合作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豐富學習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只有基于交往和合作的學習,才能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課堂中化學知識有效增長的過程同時也就成為學生人格的健全與發展過程,這樣的課堂才是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有效課堂。
我們認為,“少教多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理想目標。要實現它,有效課堂是基礎,高效課堂是保障。下面談談如何實現“少教多學”的方法。
首先,是教育者的授課方式必須加以全面變革,要從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授課人轉換成高中生們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要徹底變革以往課堂教學過程高中習者們只能整堂課聽取教師的講課,而無法真正將課堂學習變為運用探究性活動積極實施建構性學習之思路。要徹底變革教育者全盤單向教授課程內容的教育方式,形成通過活動積極提升學習者們的接受程度的教育新理念。教師應當不僅僅只是課堂教育當中的說一不二的控制者、支配者和裁決者,而是要真正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參與者和欣賞者,這樣一來就能夠為學習者們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環境。同時,還應當致力于培養學習者們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勇于進取的精神。
其次,是要積極培養學習者們敢于質疑的好習慣。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提問是提升學習者們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唯有學習者們在其學習的過程之中產生了不解,才能進一步地形成深入探究的積極性。有鑒于此,高中教育工作者應當全力以赴地引領學習者們提出心中的困惑,鼓勵其在課堂中更多地當中提問,從而積極在探究過程中找到相應的答案。在此過程之中,教育者還要進行合理的指導與補充,這和把準確的答案全盤告訴給學生們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再次,是要積極培養高中生們的思維能力。要積極打破以往的思維方式來實施反向性思維,讓學習者自身去發現所存在的相關問題。應當積極指導學習者們從原有的習慣性思維當中擺脫出來,積極打破原有的思維方式來嘗試實施反向思維,進而引導學習者們運用懷疑與批判的思維來看待各類事物,從而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要深入發掘教學過程中的難點來培養高中生們切切實實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教育者應當全力抓住重點與難點,引領學習者們實施探究性的思維,讓其能夠發現與探究、突破其中的疑難之處。
“少教多學”理念下的課堂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對學生的放任自流,而是注重教師在課堂上的有效引導。過分的熱鬧、無效的指導、沒有收獲的課堂,不是高效課堂。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注意幾點:一是高中化學教學不能只是注重于氣氛而不重視基礎。自從新課程改革之后,課堂氣氛是否輕松活躍就成為了絕大部分教育界人士評價某次課質量優劣之標準,為盡可能地避免出現所謂的冷場現象,諸多教師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想出了很多教學方法來調動其主動性。這樣一來,課堂氣氛的確是活躍了,但學生的知識獲取量卻有限,這不叫高效課堂。真正的高效教學不僅要考慮本次課的課堂是不是足夠氣氛活躍,還應當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這是因為基礎知識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基礎,一旦基礎不過關,要想創新都無法實現。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當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在積極探究中才能找到好的策略、好的方法,從而有效提升學習者們的相關能力,讓其化學方面的素養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真正實現“少教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