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翠
摘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學中有效融入現代教育技術,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工具,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的途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學會靈活運用,有效融入。
關鍵詞:語文教學;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電教媒體
教學過程中靈活的運用一些現代教學手段,是實施愉快教學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化解學生認識活動中的難點,深化學生的情感活動,能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老師教得生動活潑,達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樂,從而培養出能適應新世紀發展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客觀合理地將現代教育技術用于課堂教學,積極探索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才能發揮它在課堂中的作用。筆者就自己如何把現代教育技術有效融入語文教學的研究和實踐談點粗淺體會。
一、再現課文情境,培養學生語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其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現代多媒體技術可通過多種媒體如文字、圖像、聲音、數據、動畫、和視頻等對信息進行統一的數字化處理和交互化處理,使語文課堂由單一的耳聞為主的接受方式變為以視聽等多種感官的共同協作,大大拓展了學習的空間。在語文教學中,單靠傳統的教學手段完成語感訓練這一頗為艱巨的任務尚有一定的局限。引進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整體優化語文學科的電化教學過程,以多媒體組合教學來達到語感訓練的目標,則是一種高效的手段。多媒體教學改變了以黑板+粉筆為主要工具的教學模式,使課堂變得聲像同舉、圖文并茂、動靜成趣,直觀而又生動,可再現情境,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鋪路搭橋,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文本
語文教學形成重點、難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對教材中某些文字內容缺乏相應的感性知識,缺少進行抽象思維活動的中間媒介。巧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鋪路搭橋,可以讓教師通過挖掘教材本身的潛在因素,以形象的畫面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藝術感染力的影響下觀察事物,減緩攀緣思維高峰的坡度,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重點,突破教材難點。
三、視聽結合,形象生動,激發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
現代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采用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帶著興趣去感悟文本。生動可感的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展示直觀形象的立體畫面的優勢,能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逼真地展現出來,能把學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來,能使學生從聽覺、視覺上去領略語言文字描繪“美”的情景,從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
四、豐富表象,活躍思維,引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青少年兒童的想象,涵養青少年的美感。”人們學習任何知識,都離不開想象。閱讀教學更是這樣,語言文字訓練的深層是思維訓練,必須重視啟發和引導學生去想象。心理學研究表明,想象水平依賴表象的質量和數量,表象越豐富,想象就越開闊、越深刻。閱讀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跨越了時空距離,再現了教學內容的全貌,展示了教學過程,強化學生感知,促進學生記憶、思維、想象和聯想,激活思維,幫助學生仔細、全面、深刻地體驗課文內容,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畫面,為學生的想象思維提供了豐富的表象。
五、巧用媒體,開展活動,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激情
如果能把學習內容寓于游戲、競爭之中,就能幫助學生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活動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計算機具有玩游戲這一特點,讓學生在游戲中開發智力。如為了調動學生積累詞句的積極性,我讓學生自己在電腦上操作,開展成語接龍、漫游古詩樂園、好詞句大比拼、做好醫生等比賽,學生通過一次次的語文活動逐漸養成自覺積累詞匯的習慣。又如,我通過播放電視散文,投影課外讀物讓學生欣賞,或把學生寫的優秀作文用多媒體展示出來,進行優秀作文發布會,這樣學生的閱讀和作文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六、播放錄像,重演實況,提高學生的聽說寫能力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長期以來,如何使學生突破“內容關”、“語言關”、“寫法關”,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師極為關心又棘手的問題。要讓學生在心理上不緊張,不畏難,靠大談作文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須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可視性強的現代教育技術為作文教學開辟新天地。電教媒體可以調動學生觀察、聯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提高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徹底突破習作時“言之無物”、“無從下筆”的難點,掌握寫作技巧。如我在指導七年級學生的一次場面描寫時,運用攝像機重演幾天前活動課上拔河比賽的實況,學生興致勃勃,看得津津有味。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時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等形象生動的再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解決了他們的“無米之炊”。然后,指導學生有順序觀察,敘述當時熱鬧的比賽場面,又不失時機地指導觀察特寫鏡頭——同學們的動作、神態等,訓練口頭表達能力,這樣由說到寫,水到渠成。
通過實踐證明,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適當地選用電教媒體,能夠使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效果更好。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突出訓練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有效地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質量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