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平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學生越來越需要全面發展,也就是要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尤其重要,它是學生全面發展的要素之一。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忽略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只重視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必須意識到這種教學方式是不正確的,教師應該將學生的數學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放在重要位置。本文就此談談小學數學教學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培養方法
新課標規定,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努力探索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社會不斷進步的巨大動力。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創新教育越來越得到人們和社會的重視。葉圣陶先生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币虼耍谛W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創新教育也是時代的需求。
一、創設有利于學生創新的良好氛圍
寬松、和諧、自主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為了培養創新意識,就必須確立一種以學習和學生為教學中心的觀念,創設一種尊重學生的氛圍和環境,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把“講臺”搬到學生中間去,變老師“教”為學生“問”。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去,敢于創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熱情洋溢,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創新精神,誘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不同見解。挖掘教材中的潛在樂趣,變苦學為樂學。讓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但來自于課堂,還來自于現實生活實際。因此,我們要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親切、真實。教學中還應聯系實際解決簡單問題,激發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激發得越強烈,就越能對學過的知識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就越能發揮學生的智慧潛能,產生創新的火花。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較為簡單的實際問題,給學生以嘗試、創新的空間,不斷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對于小學數學老師來說,要想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要充分理解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好教學的起點,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經驗進一步充實教學內容,使小學生樂于接受新知識和新內容。一般來說,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體現:當教材中呈現的問題情境與當地學生生活實際相差較遠時,教師可以將其換成學生熟悉的事物;當教材提供的學習內容、數據信息等與本班學生實際狀況有差距時,教師可以作適當的調整;當教材安排的課時對本班學生來說過快或過慢時,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主要表現在對教科書的靈活運用和對課程資源的綜合、合理、有效的利用,這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課程意識,準確把握教材編寫的意圖和教學目的,避免形式化的傾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綜合優化的過程;是課程標準、教科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結晶;是教師智慧與學生創造力的有效融合。
三、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由于小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及個性特征的不同,認識主體對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也必然存在明顯差異,由此所建構的認知結構必然是多元化的、個性化的和不盡完善的。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為認識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作為一名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建立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營造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才會在此環境中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個性特征。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設計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所謂開放性問題,是指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學生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獨創想法,這樣的提問,激發的正是發散性思維,培養的正是想象力。它不像傳統教學的提問方式,一問一答,一答一個準,只提供一種可能答案,一種解決途徑,結果堵塞了學生的思路,桎梏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種開放式的提問的推動下學生必然會展開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維活動。結合各方面的信息,在產生大量答案的同時,獲得新奇、獨特的反應,從而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創新教育就是使每個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創造能力,并在創造活動中感受到創造的愉快和歡樂。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總是要設法為學生安排“創造”的機會,并使各類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五、總結
總之,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實施創新教育的基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并注重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在勇于創新的同時,學會創新,為將來能夠成為合格的復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我們教師在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都有機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教師要努力發掘每個學生的創造力,使每個學生的創造力充分發揮出來,將學生培養成為創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