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遠林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教師要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數學,這樣學生的數學水平才能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本文將分析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然后針對其問題提出具體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優化教學
優化教學方法,對于提高課堂效率,實施素質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優化教學方法就是要變“注入式”為“啟發式”。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早就強調要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可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著“注入式”,往往不顧學生的知識基儲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死記硬背定義、法則,進行大量機械性重復練習。這種教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而啟發式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求新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師在教學時使用的教學方法不恰當
教師在上數學課的時候,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時候都是采用“滿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學生是否對這一知識點理解透徹了,很多學生沒有真正地把握這一知識點,但是教師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也使得他們的數學成績逐漸落后,這樣的后果也導致了學生逐漸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進而也就導致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也不高。
(二)仍然受應試教育的束縛
自古以來都受“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教育思想的影響,而且這一教學思想也一直延續到當下的課堂教學當中,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當中。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有一些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仍然采用著“復習、學習”的單一循環模式,讓學生死記硬背掌握一些數學知識,很多學生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只要能解答出問題就算掌握了所學的知識。尤其是在數學教學當中,很多教師都要求學生死記一些公式定理,卻不重視用一些較為通俗易懂的方法對結論進行必要的解釋,導致了本來有趣生動的數學學習變為一個比較枯燥乏味的記憶背誦公式定理的過程,這樣教育出來的結果則是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薄弱,很難真正地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教學方式單一
新課程理念倡導中,教學方法則是改革的重點。但是就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來看,教學方法并沒有進行突破性的大變動,還是以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仍然扮演著“演說家”的角色,學生在下面緊張地聽教師的講解,做筆記,這樣也使得學生缺少一定的鍛煉與思考的機會。學習數學知識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記憶過程。這種教學方式顯然是不利于學生思維健康成長的。
二、應對措施
(一)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扎實備課環節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過去傳統的一些教育教學思想也逐漸不能適應當下的教育教學模式了。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一方面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以及專業進修;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時地走下高高的講臺,放下身段主動走近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及時地了解學生們的真實想法與實際需求。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對于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是大有益的。常言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需要一缸水。這句話也強調了備課在教學當中的重要性。備課可以說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基本前提,數學教師在備課環節上所花時間的多少都會對課堂教學效率產生直接的影響。俗話說“教學有法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教學任務,同時也要鍛煉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做好備課環節?;诖?,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認真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與要求,要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使得數學課堂教學真正地達到“善教者學藝而功倍,不善教者學勞而功半”的效果。
(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程改革以后,小學數學教材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教學內容也不僅僅是單純地傳授理論知識了,其中包含著的信息更加的豐富多樣、開放且多元化。教師在講課之前,需要做的就是認真地鉆研教材內容,熟練地掌握教材傳達的一些有用信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多向學生傳達一些數學知識,而不只是單純地教教材。例如,在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借用圖片、聲音相結合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把學生的積極性都激發出來。此外,教師在設計一些問題的時候,也是需要設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而且還能夠引發學生思考的有價值的問題,多給學生留出一些思考的時間,對于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教師也可以適時地給予點撥,拓寬學生的思路,學生們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掌握更多的知識。
(三)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
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努力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只有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它才會樂于學習。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及時肯定、贊賞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歡樂,讓他們心中喚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對學生進行評價是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斷實現預定發展目標。在課堂評價中筆者主要采用了真誠的言語鼓勵評價:如很好,很棒,不錯,會動腦筋,真精彩等;多彩的視覺刺激評價。
三、總結
總之,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千方百計搭建一個適合學生發展的平臺,自己只做這個平臺的一塊磚、一片瓦。課堂教學中要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要把更多的話語權還給學生,要把更多的表演機會留給學生,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那么我們的學生將學得更自信,生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