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賢
摘要:時代的發展下,社會的現代化建設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展現出了對于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面對教中職學校教學課堂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中職學校需要不斷地適應新環境、新形勢,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突破,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優化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真正提升中職教育的課堂教學質量。對于中職學校而言,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情感教育的模式能夠較好地改善當下中職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對中職教育有著較好的推動作用。本文就如何在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情感教育;實施
師生關系、情感狀態、學習興趣等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為了使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進行學習,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保持良好的情感狀態,始終能夠有較強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選擇情感教育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學習態度,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的效果。
一、中職學校學生的基本狀態
學習動力不足。中職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其學習基礎相較于普通院校而言不太扎實,且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時進步的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學生的學習情緒難以被調動起來,學習動力也就不足以支持其繼續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展現出厭學情緒、心理的傾斜程度較大,急于展現自己但是又缺乏方向與途徑,因此會選擇“扭曲式”展現自我的方式,來彌補自身學習方面的不足。【1】
學習的基礎差。大部分中職學生進入中職學校的理由是在初中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成績相對較差,且難以進入重點高中進行繼續學習,迫于無奈才進入中職學校。此時,由于社會輿論存在的不正確導向,使得學生認為中職學校只是自身進入社會前不得已的選擇,因此也不會對自身學習基礎差進行改變,從而使學習基礎、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提升,在中職院校的學習也就成為了混日子的一種方式。
自控能力薄弱。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其學習的能力與方法并不一定弱于普通學校的學生,但是中職學校的學生往往會存在自控能力較為薄弱的問題,由于自控能力較差,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百分之百地投入,因此其學習的效果也就難以達到應該有的水平。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目前都屬于“獨生子女”,因此容易被嬌慣、難以對自己進行公正的評價,責任意識也相對較為薄弱,在學習方面也就不會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2】
二、情感教育概述
情緒與情感作為人精神生活中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各種人類經驗之中最為真實的一種體驗,同時也是人類行為感受中最為復雜的一種。情感的概念是指對于外界的刺激產生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應,例如喜歡、悲傷、憤怒、厭惡、恐懼、愛慕等等。而情緒則與情感不同,情感是與人類的社會性需求相關,也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高級復雜的體驗,有著較大的深刻性與穩定性,例如美感、道德感、榮譽感等等。而情緒則是由于情感的產生而伴隨出現的,即情感借助情緒來進行表達,而情緒的轉變又受到情感的控制與影響。情感往往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能否貼合自身心理需求而形成的內心感受與情緒反映,對于人類而言,情感是相對較為穩定的一種心理結果,而情緒則是情感的一種外在表達形式。【3】
在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是整個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著重關注于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情緒、態度及情感。并致力于促進學生個體發展以及整個集體的全面健康發展。情感教育是令學生能夠感到身心愉悅,且道德情操能夠受到感染的優良教育模式。在教育的過程中應用情感教育能夠尊重并培養學生社會性的相關情感品質,對學生自我情感的調控能力也有一定的發展性。接受情感教育的學生能夠對其自身學習、生活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進而形成健全獨立的個性和人格特征。【4】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情感教育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進行積極地自主學習,進而掌握專業與文化技能。另一方面,借助正面的情緒體驗,促進學生構建較為穩定的情感基礎,使學生能夠學會發現生活中美的一面,學會發現、感知、欣賞美。明辨是非,能夠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并在學習的構成中,逐漸形成完善的人格以及健康向上的情感,利用情感教育來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在中職學校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減少并克服學生的焦慮心理
中職學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往往就會進入社會,因此學生在校期間其自身以及整個學習的環境都會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焦慮心理。對于自身未來發展的迷茫以及對于當下學習難以掌控的狀態,使得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此時,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態,對學生進行了解與感知,并采取恰當的措施,降低學生內心焦慮的程度。【5】
降低學生對于考試的焦慮。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其學習的基礎與學習的動力往往會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往往會經歷較多的考試失利,這樣的狀況會給學生帶來消極的負面影響,使學生對學習、考試產生強烈的焦慮心理,進而轉化為對學習與考試的厭倦、抵觸心理。中職學校的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觀念,不將書面檢測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考量,充分了解學生各個方面的狀態與水平。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充分溝通,進而理解學生,開導學生。
降低學生對于負面評價的焦慮。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多地采用鼓勵式的教育方式,通過積極的鼓勵與評價,使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保持良好的關系,進而才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3】
(二)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是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項人際關系。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提升教育教學效果、推動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充分地情感交流,在關注學生智力因素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性格、動機、品德等非智力因素,教師需要做到發自內心的關心學生,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關注與愛護,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教師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困難、情感需求,并幫助其樹立信息。教師需要明白,教師與學生是兩個平等的群體,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展現應有的重視與尊重,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與教師在進行平等的交流,這對學生的正確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每一位教師都應當了解并做到的。【5】
(三)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在教學活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興趣能夠在學生的內部轉化成內在的動機,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調節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轉變教學方法,革新教學觀念”、“化抽象為具體,合理利用教學工具”以及“不受限于課本,結合實際,創新教學內容”等方面入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例如教師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授課,借助多方面的授課形式,使學生能夠全方位地理解自身的課程內容,與此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進而以更加飽滿的學習狀態進行進一步的學習。【6】
結語:
綜上所述,長時間以來,教育的重點較多的偏向于普通教育,對于職業教育則沒有展現出充分的重視與關注。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革新與國家制造業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專業性人才、技術性人才,這也就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快速發展的迫切需求。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發展中職教育,怎樣提升中職教育的教育效果成為了中職學校重點思考的問題。目前,在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中采用情感教育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中職學校教學的重要方法,對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魏卿. 中職英語教學情感教育模式探析[J]. 校園英語,2017,(20):46-47. 2017-09-16
[2]劉田田. 中職工科類學校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6
[3]馮芮. 中職衛生學校數學教學實施情感教育探究[J]. 廣西教育,2015,(14):110-111. 2017-09-16
[4]馮敏. 談中職學校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實施情感教育[J]. 現代企業教育,2011,(21):71. 2017-09-16
[5]侯毛珊. 中職語文情感教育價值意義及其實施策略探討[D].蘇州大學,2011
[6]喬莉芳. 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