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茹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創新型教育方法誕生,結合核心素養的視角分析,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鍛煉孩子們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們更好地參與到小學數學學習中,并且接受綜合能力的鍛煉,找尋自己的強項,從而讓教師制定出更加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核心素養視角;開展教學;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概念建立于“素養”概念的基礎之上,“素養”一詞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各類知識、技能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等皆包含于內,其中關鍵的部分即為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個體接受教育、生活經歷等方面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及態度等內容。
一、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內涵
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為了自身發展與適應社會需求、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與數學意識等,它是學生綜合素養的核心內涵。課程標準將數學教學課程總目標宏觀確定為四個維度: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應用意識與數學態度精神。從這四個維度又將核心素養細化為以下二級核心素養:數學運算能力、直觀想象能力、數感、數學抽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符號意識、使用工具能力、靈活適應性、數學學習興趣、辯證思想、創新意識等,與課程目標形成對應關系。
二、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思考
(一)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
雖然目前對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并沒有形成統一的看法,但可以明確的是,數學核心素養是復雜的能力,能夠妥善解決各種數學實際問題的高級能力。正因如此,數學核心素養不能只通過教師直接講授來培養,而要將學生置于各種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實踐來培養。這里特別強調問題情境的真實性,因為在小學數學中有許多題目被稱為“問題解決”,實際上,數學題目中的“問題解決”大多數不是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只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故意設置的虛擬問題。這類數學問題都有一個共同點:準確的答案。而現實生活的復雜性往往會產生許多真實問題,一方面這樣的真實問題沒有準確的答案,另一方面也在啟發我們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路徑。真實的問題情境需要數學問題和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要多留意社會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問題,并在課堂上創設這樣真實的問題情境。因為只有真實的問題,才能夠讓學生感悟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學習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復雜問題,而不是練習中的虛擬問題。另外,教師也應該關注小學生問題解決的過程,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比如詢問學生是否確定自己理解這個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注重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思考方法等。只有讓學生置于真實的問題情境,而不是大量的虛擬問題情境,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
(二)教學過程“深入而淺出”
簡約教學強調過程的簡化,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探索、交流,而且活動環節注意層次性,每個環節活動的深入、充實,不流于形式。我認為要在“深入”的基礎上“約取”,達到“深入淺出”的境界。必須強調四個“深入”才能讓簡約教學走向深邃。
1.深入課程目標。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教師對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理解把握能力。教師只有深入理解了小學數學“四基四能”的目標,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才會摒棄多種形式的追求,轉向對學生“四基四能”的培養,返璞歸真,以簡單的過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經歷學習探究的過程,發展學生的能力。
2.深入學科本質。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要深入研究本課時在單元、年級、小學、學生終身發展的地位和作用,從全局上把握選擇素材,了解本課時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從學科本質上把握“知識生長點、知識延伸點、能力訓練點、教學關鍵點”,把握體現出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關鍵點是什么?遵循兒童心理和教學規律上指向智力最近發展區,選擇方法,設計教學過程才會摒棄冗繁,走向簡約,才能在簡約中體現深邃。
3.深入學生思維。教師的教學過程設計,要對本班學情把握準確,要在簡單的環節、活動中深入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經歷“思維的暴露過程”“方法的提煉過程”“概念的建構過程”“規律的發現過程”“能力的訓練過程”。
4.深入學生心靈。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深入學生的心靈,讓學生體會“數學就簡單”“數學好玩”“數學有趣”“數學有用”,體會成功的樂趣,體會我思考就會有收獲,體會我能行,交給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滋潤心靈,簡約教學才能激發師生生命的活力,煥發生命的張力,才能走向深邃,培養學科核心素養。
(三)下傳統評價方式的改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高效完善的評價機制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能夠有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激勵并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審核他們在特定時期內的學習成果。為此,應該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評價方法,摒棄只針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價方式,綜合學生們各方面的能力,做出細致、合理、科學的評價。小學生們應該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這是在學習過程中必備能力之一。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際交往顯得更為頻繁密切,因此也對人們具體的思維方式提出了更高標準。小學生在特定的年齡階段,性格上活潑好動,以至于延伸到了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雖然學生在開課前的15min保持著較好的注意力,但是45min課堂的2/3時間,學生往往會感覺數學課枯燥乏味,因此無法集中足夠的注意力,聆聽教師們的諄諄教誨。所以培養良好的思維能力是核心素養視角下的一個目標,好的思維能力需要學生們明確數學知識,同時還要及時將抽象化的數學內容生動形象化,學會隨機應變地處理復雜數學問題的能力,讓數學學習的過程變得活潑有趣。小學生在特定的年齡階段接受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有效地培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并且鍛煉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些都可以使他們更好地體會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優越性。
實現小學數學的最終目的,教師應該進一步提高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有意識的去創新新的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朱立明.基于深化課程改革的數學核心素養體系建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6(5):77
[2]馬云鵬.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