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金
摘要:眾所周知,音樂與生活是分不開的,生活中處處都伴隨著音樂的身影。雖然音樂本身被人們接受,但小學音樂這門學科卻還存在著各種教學問題,例如教學的枯燥乏味性,音樂取材的單一、古板,以及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和知識儲備不足等。這一系列客觀存在的問題使得小學音樂的教學步伐停滯不前。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素養;教學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音樂這門學科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越來越重要。近年來,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建設已經成為了小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指標,這不僅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能對音樂學科引起足夠的重視,還要求教師能夠不斷優化改革自身的教學方式,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道路上不斷地排憂解難,將教學進行到底。雖然目前的小學音樂還存在著眾多的客觀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但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刻不容緩,是目前的當務之急。基于此,本文將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化解那些客觀存在的問題。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小學生還處于以興趣為主導的學習方式中,因此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創造出有趣并且符合教學內容的、能夠讓小學生覺得身臨其境的教學環境,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學生才能夠不斷地燃起學習的興趣,而這也是培養他們音樂素養的有效方式。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讓小學生感悟體會音樂作品,讓學生充分體會教師營造出的教學情境,這樣既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還能讓他們自主的進入音樂作品的大背景之下,充分地激發他們的真情,進而提高學習小學音樂的興趣,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階段,教師的引導和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小學時期的音樂作品都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完成欣賞和學習,在對不同的音樂作品進行賞析時,學生要注意真情的流露和表達,全身心的融入到音樂世界中去,用心感受作者想表達的情感。當代的小學音樂教材中的音樂作品大多都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夠讓學生在欣賞完作品后深刻感受到其中的情感,進而感受生活、感受音樂。
音樂區別于其他學科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通過旋律和節奏來引起學生的情感變化,可以不需要文字和語言的交流就達到情感上的溝通,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完全地釋放出來。但目前小學音樂中所強調的作品情感以及作品中的專業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有很大的難度,這些知識和情感大多都過于抽象,學生們無法深刻理解到實質。所以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興趣所在來構造出適合他們的教學情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設計整個課堂和關于作品的賞析,這樣就能夠讓教師走出思維的禁錮,擺脫傳統羈絆,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用真情去渲染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主動去對作品進行理解和賞析,教師最后再加以指點,用科學的專業知識來指導學生,進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小學音樂學習透徹。
在新課程背景下強調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因此培養學生在音樂上的創造能力應是音樂教學永不過時的主旋律。所以,將小學音樂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充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是當代的主流教育模式。讓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激發出音樂的潛力,培養他們對待美的欣賞和向往。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多多思考,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當然,在教給學生必要的音樂知識的同時,也要結合素質教育,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讓他們日后成為有素質、有教養的社會棟梁。
二、形式多樣,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隨著當代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發展蒸蒸日上,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不再僅僅停留于簡單的衣食住行,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眾所周知,音樂便是一種高雅的藝術追求,是一種文化,也是如今人們情感溝通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師通過小學音樂的教學來滲透素質教育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感受不同國家的音樂作品來滲透各個國家不同的文化內涵,雖然學生沒去過這些國家,但通過音樂就能夠感受到當地人民的熱情和文化,何樂而不為呢?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欣賞視頻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感受歌曲的內涵,讓他們積極的展開聯想,表達自己的情感,相互之間碰撞出情感的火花,產生新的想法。
學生的音樂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成的,這需要教師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將素質教育滲透進學生的骨子里去,那么日常的課堂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音樂這門學科本來就更容易被學生們所接受,讓他們感到輕松愉悅,所以小學音樂的教學方式也就不同于其他學科,音樂教師要結合音樂中蘊含的文化和情感來渲染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音樂本質的同時,能夠學習到背后蘊藏的文化。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很難理解到音樂文化這一層次的內涵,但這樣的鋪墊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能夠帶給學生不同的理解和體會,讓他們更加深刻的了解小學音樂這門學科開展的意義和作用。
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采用多媒體設備來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方面來感受音樂,或者讓學生到臺上展現自己,唱唱歌或者跳跳舞,表演自己擅長的樂器等方式。這樣不僅能夠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更能夠展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想要小學音樂這門學科有大的進展,教師首要先做到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然后再在平日的教學中不斷滲透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要通過小學音樂的學習來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要領悟到音樂學習的精髓,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條件日新月異,但精神內涵還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因此小學音樂這門學科是相當重要的一門學科,教師和學生都應該端正自己對待這門學科的態度。為了學生日后長遠的發展,小學音樂的教學還需要不斷地革新和改進,解決掉現在客觀存在的問題,增強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王耀華.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與高師音樂教育改革[J].音樂研究,2002(1):15-22
[2]石琳.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3(2):213-215
[3]王薇.小學音樂綜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