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平
摘 要 文章通過闡述公示語,分析湖南主要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現狀,對湖南主要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對策展開探討,旨在為如何促進湖南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工作的順利開展研究適用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 湖南 旅游景點 公示語 翻譯
0 引言
公示語在當今社會得到廣泛推廣,是一個國家對外交流水平、人文環境的重要凸顯,是旅游業宣傳的重要窗口。有著“三湘四水”之稱的湖南,有著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然而,現階段湖南大量旅游景點公示語存在翻譯不當問題,這一現狀不僅會對旅游景點整體形象、品牌打造造成不利影響,還對為外國游客造成諸多不便。[1]由此可見,對湖南主要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現狀與對策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旅游景點公示語概述
公示語,指的是放置于各式各樣公共場所的,運用通俗易懂語言,在霓虹燈、宣傳欄、公告板等材料上予以標注的告示;換而言之,指的是于公共場合提供給社會公眾觀看的語言文字;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實用語言;指的是為了實現相關交際目的,而公開向社會公眾進行展示的特殊文本。對于旅游景點公示語而言,其指的是旅游景點建立的雙語公示語,也就是將漢語作為原語,將英語作為目的語的公示語,旨在為中外游客參觀游覽旅游景點提供便利,發揮告知、約束、強制等一系列作用。[2]旅游景點公示語具備下述幾項特征:(1)漢語、英語措辭簡練、通俗易懂;(2)具備多項功能,諸如引導、警示、公益等;(3)語言文字、圖案標志單獨或結合運用。
2 湖南主要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現狀
2.1 譯文缺乏一致性、規范性
旅游景點公示語主要是為了向景點游客指示方向、道路及景點等,同一景點通常僅應設置一個譯名,然而在湖南旅游景點中卻普遍存在公示語翻譯缺乏一致性、規范性問題。好比,南岳衡山風景區中,“南天門”被翻譯成“southem Heavenly Gate”,顯然“southern”中“rn”被次錯誤拼成“m”;郴州蘇仙嶺風景區中,“行李”“luggage”被錯誤翻譯成“iuggage”等。另外,在同一景區內不同地方常常不同音譯名,從而對游客造成困擾,好比,景區內會隨處可見各種“須知”,諸如參觀須知、入園須知、游覽須知等,該部分“須知”是為了向游客傳遞告知、約束、強制等相關信息,希望游客遵守秩序參觀瀏覽。[2]然而,湖南一些旅游景區中“須知”卻被翻譯成各種形式,諸如:“points for attention”、“information for tourists”、“Guest Information”等等,缺乏規范性。
2.2 逐字翻譯
在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過程中,人們常常認為應當確保漢語與英語的逐一對應,不然即為對原文的違背,基于此,旅游景區中存在大量機械的逐字翻譯,為游客造成困擾。該種翻譯錯誤在湖南主要景點中同樣十分常見。好比,“當心路滑”被翻譯成“Slip carefully”,原本該條公示語是為了告知游客要當心地面濕滑,要小心行走,經翻譯意思卻轉變成“當心地滑到”,因而應當翻譯為:“Slippery road be careful”、“Caution! Slippery”等。又好比,“請勿朝山下扔垃圾”,原本將其翻譯成“No litter,please!”即可,然而,一些旅游景點卻將其逐字翻譯成“Dont throw garbage to the downhill”,由此便極可能使游客產生“難道上了山就允許亂扔垃圾嗎?”的疑問。除此之外,旅游景點逐字翻譯的例子還有:“游客止步”被翻譯成“Tourists Stop”,正確的應該為“No visitors allowed”、“Staff Only”;“憑票入園”被翻譯成“Admission tickets”,正確的應該為“Tickets Only”;“景區求助電話”被翻譯成“Help telephone in scenic spot”,正確的應該為“Help Telephone”等等。從以上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例子可發現,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不應當僅關注漢語、英語公示語語言上的對應關系,更應當注重對語言功能層面的對應,否則,不但難以使游客經由公示語獲悉相關信息,還可能使游客對旅游景點文化內容產生誤認。
2.3 缺乏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有效認識
近些年,越來越多外國游客選擇到我國湖南旅游參觀,在參觀游覽過程中領略湖南特有的文化氣息。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的運用倘若造成文化缺失、誤讀,勢必難以收獲良好的交際成效。漢語公示語中,諸如“游客止步”、“禁止拍照”、“禁止吸煙”等直截了當的禁止類公示語通常是可為中國游客所接受的。出于對英語含蓄委婉語用原則的考慮,倘若直白的、硬性的禁止用語勢必顯得有違人文關懷,并一定程度上凸顯旅游景點游覽環境、服務水平的不佳,進而使外國游客對旅游景點文化氣息產生質疑,對旅游景點信息造成不利影響。所以,翻譯人員在對旅游景點公示語進行翻譯過程中,務必要切實權衡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好比,景區綠化帶上的警示語“請勿踩踏草坪”,如果將其翻譯成“Dont tread on grass”,經由對祈使句、命令口吻的運用,極易使得外國游客產生被冒犯的誤解,而如果翻譯成“The grass is so fair,it needs your care——青青芳草,足下留情”,以含蓄委婉的口吻告知游客,一方面起到提醒的作用,一方面凸顯了中國禮儀之邦的人文內涵。又好比,一些頗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公示語被翻譯得不知所謂,諸如“長壽潭”被翻譯成“The Long Life Pool”,“迷魂臺”被翻譯成“Enchanting Stand”,此類翻譯通常會使外國游客變得一頭霧水,所以在翻譯過程中還可備注相應注釋,闡明公示語的出處,確保游客可充分感受其文化內涵。[3]
3 湖南主要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對策
3.1 引入國際慣用翻譯手段
現階段,旅游景點公示語還未有形成統一的標準,翻譯案例多種多樣,使得相同一句公示語在不同景點或者同一景點不同區域出現多種不同翻譯情況。為了打造湖南旅游景點品牌,提升旅游景點形象,務必要對公示語翻譯予以統一、規范。鑒于此,可考慮引入國際上慣用的、相沿成習的翻譯手段,有序推進與國際領域的接軌。好比,“游客須知”翻譯成“Notice to Visitors”;“當心扒手”翻譯成“Beware of Pickpockets”、“禁止吸煙”翻譯成“No Smoking”、“禁止亂涂亂畫”翻譯成“No Scribbling”、“請在臺階下等候”翻譯成“Please Stand Clear of the Steps”、“公園游覽圖”翻譯成“Tourist Map of Park”等等。[4]
3.2 聘請專業翻譯人員
相關調查顯示,湖南部分旅游景點通過聘請專業翻譯人員對公示語進行翻譯后,公示語翻譯質量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而一些旅游景點的公示語翻譯則大多通過景點工作人員或者邀請所在地區中學英語教師完成,因該部分工作人員、中學英語教師并未接受過科學系統的翻譯理論、翻譯實踐學習訓練,即便可勉強完成對景點公示語的翻譯,然而卻難以使翻譯質量得到保障。鑒于此,湖南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務必要聘請專業翻譯人員,從而確保翻譯質量。另外,近年來高校越來越注重服務社會、服務地方,湖南相關旅游管理部門同樣可積極與地方高校開展交流合作,聘請翻譯水平高的高校英語教師對旅游景點公示語開展翻譯。
3.3 強化對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的監督管理
現階段,湖南相關管理部門即便頒布了各式各樣的旅游公示語翻譯規范,然而卻未有科學適用、井然有序的標準,旅游景點公示語監督管理成效不盡如人意。同時,一些旅游管理部門同樣認識到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至關重要,然而卻片面認為具備良好英語基礎的翻譯人員便可完成好公示語翻譯,在組織翻譯人員開展公示語翻譯過程中不夠嚴謹,使得公示語翻譯產生大量錯誤。鑒于此,湖南相關旅游管理部門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對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的有效重視,構建科學統一、切實可行的公示語翻譯規范標準,并推進規范標準的有效落實,同時還要加大對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的扶持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對公示語標牌制作過程的監管力度,嚴格要求工作人員對制作完成的公示語標牌進行全面核查、校對,避免引發因粗心大意而造成單詞拼等翻譯錯誤,同時還要開展好對旅游景點公示牌、宣傳欄等的修繕維護工作,防止由于文字缺失而對游客造成困擾。[5]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規范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是為了提升旅游景點的文化品位,是為了更好地為廣大游客提供服務,在推動旅游景點有序發展上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此,相關人員務必要不斷鉆研研究、總結經驗,清楚認識旅游景點公示語內涵特征,全面分析湖南主要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現狀,結合湖南旅游景點實際情況,“引入國際慣用翻譯手段”、“聘請專業翻譯人員”、“強化對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的監督管理”等,積極促進湖南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譚靜.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錯誤分析及翻譯技巧探討——以郴州旅游景點為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8(2):41-43.
[2] 肖付良.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的湖南主要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1):122-123.
[3] 曹娟,吳斐,何艷,陳躍飛.“一帶一路”下湘西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問題與對策——以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商情,2017.11(2):162-163.
[4] 吳新紅.旅游景區公示語英譯現狀及對策——以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0(2):85-87.
[5] 楊軼芳.湖南省旅游公示語翻譯研究——以韶山公示語翻譯為例[J].海外英語,2010.13(11):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