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平 肖冰
摘 要 隨著智能設備以及電子設備的發展與普及,智能手機將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已經成為當代的流行學習方式。因此,研究學習者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成為熱門的方向。本研究深入研究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體驗,以陜西師范大學在校學習者為調查對象,主要通過調察問卷的方式了解大學生智能手機使用情況,分析大學生在使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方案,推動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
關鍵詞 自主學習 智能手機 大學生
0 引言
隨著智能手機配置的完善以及價格的降低,手持智能手機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除此之外,隨著網絡的發展,市場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在線學習APP。這些都為學習者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利用智能手機開展自主學習,能夠使學習者養成終身學習的理念,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
1 自主學習的定義
關于自主學習方面,中外學者做了很多的探討。Zimmerman將自主學習定義為“學習者把自己的心智慧力轉化為學術技能的自我指導過程”。Little認為自主學習指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簡而言之,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根據學習目標,在相關知識傳授者的指導下,以提升技能,增長見識的能動的、有選擇的學習活動。
2 智能手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優缺點分析
隨著我國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性能、分辨率、內存等都有了顯著提升,學習者可以存儲更多的學習資源。智能手機與電腦相比,體積小,便于攜帶,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幫助學習者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除此之外,隨著手機更新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在線學習軟件也應運而生,例如有道詞典、中國大學MOOC、騰訊課堂等等,學習成本低且播放順暢,軟件的發展也使智能手機越來越滿足于各類學習者的需求。對于在職工作者來講,可以為學習者提供終身學習的平臺;對于家庭主婦來講,可以學習烹飪等課程,提升生活質量;對于學校來講,可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推進教學進度,改變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對于在校學生來講,讓學習者養成終身學習理念,提升學習者的個人能力,諸如專業知識、技能等;對于群體來講,有利于群體的交流與合作,利于合作學習,充分發揮群體作用。
任何事物都既有利也有弊,智能手機在自主學習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時,可能會因為網速太慢,信號差或者存儲空間有限而中斷學習,與此同時,使用數據流量成本太高。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學習者因耐心不足而導致學習效率下降。除此之外,智能手機屏幕顯示不如電腦清晰,由于光線問題,導致手機屏幕亮度不足。在用手機觀看視頻時耗電量較快,容易出現電量不足的現象。網絡學習時間不夠集中,智能手機上的課程大多采取微課的形式且大多數課程為知識碎片化。學習者可以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但是這種學習講求合理緊湊的安排,否則不利于學習者及時反饋,削弱知識點之間的銜接性。學習易受外界干擾,由于智能手機安裝娛樂APP較多,學習者容易受到娛樂信息的干擾。因此,由以上方面可看出,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既有優勢又有劣勢。
3 問卷調查
為了了解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情況,本文針對陜西師范大學2016級在校生進行調查,本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第一,是大學生應用智能手機情況。該部分主要包含學生所在的年級、性別、是否擁有智能手機、是否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內容。第二,是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的實施情況。該部分主要包括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學習的時間段,學習時間的長度。第三部分主要是學生對于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態度。主要包括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后的收獲、看法、學習資源的選擇以及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可能性。
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本文主要采取的調查方法是隨機抽樣,在隨機抽樣的樣本中,采用科學的步驟和方法進行分析。進而得出結論。
本調查問卷共有15個題,其中14個客觀題,1個主觀題。共發放了210份調查問卷,其中回收200份,有效回收問卷150份,其中問卷對象男女均衡,年級均衡,通過SPSS進行分析,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大一發放問卷50份,大二發放問卷50份,大三發放問卷50份,大四發放問卷60份。通過SPSS軟件進行分析,大學生普遍擁有智能手機。大學生有65%處于被動學習狀態,80%以上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主要是進行社交。在自主學習的時間方面,80%以上的學生集中學習時間為1-3小時之間,20%的學生集中學習時間低于一小時或者持續5個小時以上或者基本不學習。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內容,主要側重于外語學習和資格類考試,占70%,而專業課的學習與課外興趣學習所占比例則比較小,只有20%,其主要與社會對大學生的基本要求有關。關于學生喜歡的資源呈現方式,90%以上的人更喜歡使用綜合性的呈現方式進行學習,而只有極少數偏重于音像視頻、文本等單一的呈現方式,直觀的綜合的呈現方式也導致大多數學生只是進行流于表面的學習,而不進行深入的思考。經過調查統計分析,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由于某些原因,存在著諸多問題。除以上調查分析得出結論之外,學生對于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趨勢,大致這樣認為的:80%學習者認為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具有普遍性,只有少數人認為它是暫時的,具有階段性。
4 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除了上述分析智能手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優缺點之外,通過調查問卷也發現了較多的問題。關于學習自主性方面的調查,可以發現我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自覺性相對較低,且大多數更愿意被動接受學習。除此之外,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都在課外,說明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仍占據主導地位。學習資源較為缺乏,熱門專業以及外語類、操作類課程占比較大,學生學習這類課程占比也比較大。
從外在客觀因素的角度講,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不僅需要較高配置的手機,還需要網速較快且兼容性較好的手機,但是由于我國貧富差距大,地區發展不均衡,學生配置手機有所差異。除此之外,由于各地區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不同,學生所具備的信息素養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學習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自主學習本身來講,如今,各種學習資源、學習平臺發展較快,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如何將學習資源通過智能手機表現出來,采取什么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習者快速接受新知識以及如何將各類知識用學習者喜歡的方式呈現在智能手機上,這些都受自主學習特點、意義的影響。從學習者自身來講,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從一個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變成了主動的意義建構者,主要包括學習者主動制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主動地消化知識,參與問題討論。除此之外,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需要學習者有高度的自覺性,自覺屏蔽與學習無關的信息。
5 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自主學習改善對策
從手機的性能來講,學習者可以選擇存儲量大以及運行速度較快的手機,也可以學習如何給手機充電使手機耗電量少一些。從學習環境的角度來講,盡量尋找相對安靜的地點進行學習,并保證足夠的持續學習時間,并制定合理的學習規劃。也可以在自主學習時關掉一些不必要的軟件,例如騰訊游戲、QQ、微信等。從時間的角度講,安排統一的學習時間,組織較多的學習者共同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資料的角度講,完善各類資料庫,豐富學習資源。降低課程收費,可以找尋更多的獲取免費資源的平臺,購買劃算的通訊套餐,或者盡量使用無線網。從國家角度來講,可以推廣免費課程開發,倡導開發更多物美價廉的優質課程,同時降低流量收費標準。從學校來講,學校可以進行校園網全面覆蓋,降低學習者的學習成本。更新智能手機的配置和功能,加強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意識。
6 研究結論
本研究主要以陜西師范大學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研究學習者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并對困難進行分析得出原因,進而提出解決方法。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大學生95%以上持有智能手機,但是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自主學習的意識淡薄,也很少主動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且大多數學生主要以娛樂活動為主,師生溝通較少。在本研究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例如設計的調查問卷結構不完整,受時間、地點等客觀條件的影響,調查對象較為單一,涉及范圍有限。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信息化,學校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學習者接受了手機在線學習,越來越多的在線學習平臺也相繼涌現,這為學習者提供了很好的自主學習條件。因此,如何使學生處理好智能手機與自主學習的關系,將是人們今后研究的熱點課題。
參考文獻
[1] 盧江.基于智能手機的大學生移動學習調查研究——以山西省部分高校為例[D].山西師范大學,2014:7-9.
[2] 劉松.淺談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以提高聽說能力為例[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9).
[3] Zimmerman,B.J.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an overview[J].Theory Into Practice,41,2002: 64-70.
[4] Little 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 Dublin:Authentik Language Learning Resources Ltd.,1991.
[5] 夏增亮.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應用與探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3):122-123.
[6] 牛鑫.大學生移動學習設備使用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3:5-9.
[7] 王建斌. 3G網絡下基于彩信的被動式移動學習實踐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9.
[8] 武姝婷.大學生移動學習現狀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09.
[9] 王曉晨,李玉順,黃榮懷.中學生移動學習設備使用的測量工具編制與調查——以北京市中學生為被試對象[J].電化教育研究,200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