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冬梅 洪勤寶 劉正義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技術和電子設備逐漸普及,而中學生要想獲取知識,其途徑早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正式學習當中,非正式學習平臺也越來越成為學生接觸和學習新信息、新知識的重要渠道。在這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新課程標準改革中不僅需要教育工作者傳授基礎的科學理論知識,還需要采取實際行動引導青年人在網絡環境下科學、正確地學習文化。本文就此淺談網絡環境下中學生非正式學習平臺的建設與管理。
關鍵詞 網絡 中學生 非正式學習平臺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涉及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中學生也很青睞于網絡。非正式學習是指相對于正規的學校教育或者繼續教育來說,主要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的學習時間、地點汲取新知識的學習方式。
1網絡環境下中學生非正式學習平臺建設與管理的必要性
網絡能夠反映當前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一定程度上體現人的價值觀、信念、文化內涵等,為人們展示的是一個新空間,是社會不斷發展的產物。但是從辯證法的角度看待問題,在網絡背景下中學生的非正式學習是有利也有弊的,所以要引導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對其進行有效建設和管理。
1.1網絡聊天和游戲等娛樂功能的不良影響
由于中學生具備好玩、好奇心強和自控能力較差的特點,在網絡中又有很多聊天、游戲等娛樂性質的軟件存在,中學生就很容易不受控制并且浪費更多的時間在這些功能的娛樂中,使其沒有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進行學習,會嚴重影響到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學習狀態,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進而產生厭學甚至棄學的不良心理。
1.2不健康的網站毒害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的心智尚在發育時期,明辨是非、正確篩選信息的能力還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此外,中學階段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很多不健康的思想觀念就易于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困擾甚至誘使青年人誤入歧途。比如,在網絡上存在色情、暴力和反動等信息和圖片、不良思想觀念的宣傳,中學生如果沒有較強的自控能力,會深陷其中。
1.3虛假信息肆意傳播
在網絡環境下的交流與溝通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很多中學生卻會將網絡中所發生的一切照搬到生活中,再加上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很容易受到虛假信息的蒙蔽,甚至上當受騙。
1.4影響中學生的身體健康
要在網絡環境下進行非正式學習,大多中學生就是利用手機和電腦。但是中學生尚處于發育時期,長期與電子產品相處,極其缺乏時間觀念,很容易使眼睛超負荷的工作,進而導致視力下降,甚至會使得脊椎變形,不利于身體的健康發展。
1.5非正式學習平臺的主要優勢
與正式學習不同,非正式學習是沒有制度化、缺乏強制性、沒有一定的課程內容和考核標準,是一種基于終身學習的有效學習方式。中學生在非正式學習平臺中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主動學習,其靈活多變性可以有效地彌補學校教育的缺失。比如,可以完善和補充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夠將知識與情感、社會領域、認知等結合起來。基于其優勢,就更加需要注重對其平臺的建設和管理,讓中學生充分利用好這個學習資源以充實自我。
2網絡環境下中學生非正式學習平臺的建設原則和手段
2.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對中學生非正式學習平臺進行建設,首先就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很多中學生來說,網絡的使用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利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進行非正式的學習顯然更方便快捷。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就需要與時俱進,不要過分強調自身的教學權威性,讓學生在網絡學習環境中有一定的自由空間。
2.2正確引導學生明確學校教育與非正式學習平臺的關系
學校教育就是學生進行正式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進行日常學習的核心地點。雖然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中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多的便捷,但是老師要及時地引導學生認清學校與非正式學習平臺的關系,而不要過分沉溺于網絡中。一方面,老師要抓好課堂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好教學計劃,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老師可以正確、科學地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網絡技術進行非正式學習,做好“兩邊抓”的教學工作。
2.3要明確規定網絡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
中學生進行網絡的非正式學習,通常都是在家里進行,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一起來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第一,老師和家長要明確好中學生的上網學習時間,不宜太久或者太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和身體情況進行合理規劃。第二,老師和家長要密切注意中學生的網上學習內容。由于網絡的容量大、信息多、知識廣,也有很多不健康的網站內容存在,中學生很容易受到消極影響。所以,要正確引導中學生去瀏覽健康、有意義的知識內容進行學習。
3中學生非正式學習平臺的維護和管理
3.1教會學生合理利用網絡學習資源
網絡最主要的優勢在于它可以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源,但是過多的學習資源也會讓中學生感到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所以老師要合理優化設計和組織維護好中學生的非正式學習平臺。比如,老師可以將本學科的重點和疑點設置在一起,將一些輔助資料和教學視頻組成一個學習資源庫,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登錄和瀏覽,進而引導學生多閱讀經典書籍,科學合理地運用網絡學習資源,使其逐漸學會自主選擇和探討。
3.2引導學生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范
中學生在利用網絡進行非正式的學習中,要時刻遵守網絡的道德規范,要明確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正常操作規范。學校和老師要格外注意對中學生進行網絡道德規范教育并及時做出檢測和督促,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網絡學習行為。
3.3學校建立校園局域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網絡學習
校園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可以建立校園局域網,提供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渠道,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展。比如,學校要制定好相關的校園網上學習制度,明確規范好學生的網絡行為,對于不良的行為等要及時做出嚴肅處理。或者,學校可以定期舉辦網絡知識競答比賽、網絡名著閱讀之星等有意義的校園活動,促使中學生合理利用校園網絡資源進行有效學習。
3.4開辟更多、更好的中學生網站,積極占領網絡陣地
從目前的青少年網站中分析可知,大多都缺乏新鮮感、時代感和先進性,不易于使得中學生產生強烈的凝聚力,所以學校和老師可以努力建設一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獨特新穎的網站,給中學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網絡教育教學,實現非正式學習效益最優化。
4總結
總之,中學生作為新時期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需要教育工作者們對網絡環境下非正式學習平臺進行有效的建設和管理,使其在網絡學習中受益匪淺。同時,老師要努力更新自身的網絡教育教學方式,融入一些新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網絡知識文化水平和網絡操作能力,并與實際的教學工作相結合,為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引導中學生正確運用網絡軟件,合理利用非正式學習平臺開展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 徐旸.網絡環境下非正式學習芻議.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1(10).
[2] 付金靈.數字化背景下中學生非正式學習的現狀及問題分析.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3).
[3] 蔣成鳳.網絡學習障礙分析與研究綜述.中國遠程教育(綜合版),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