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以互聯網技術為主的溝通方式成為主流。特別是微載體信息傳播平臺的出現,使得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本文主要探討在互聯網信息傳播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發展狀況,并提出以微載體為主要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關鍵詞:互聯網 高職院校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微載體
0
“微載體”是相對于傳統傳播媒體的名詞,主要包括微博、微信、貼吧、朋友圈、QQ等信息傳播媒介。而高職院校借助于“微載體”這一信息平臺,能夠隨時隨地的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實現與學生的實時互動交流,從而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狀況。因此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構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與道德素養。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主要特征
“微載體”主要以網絡客戶端為傳播平臺,因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是借助于“微載體”平臺的思想政治內容傳播。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主要具有內容碎片性、信息傳播高效性、信息交流的互動性等特征。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傳播內容的碎片性
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過微博、微信、貼吧、QQ等微載體,完成信息的傳播與交流。而微博、微信、貼吧、QQ等微載體傳播平臺,包括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網頁鏈接等多種信息傳播方式,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碎片化。以微信、微博等信息傳播平臺為例:高職院校各個專業都有自身的微信公眾號,這些公眾號中存在著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信息,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廣告與站外鏈接。因此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播專業的思想政治理念,還要運用學生喜愛的方式來進行內容呈現。所以相比于傳統的思想政治傳播平臺,依托于微載體的思想政治內容傳播,有著更加廣泛的社會熱點的涉及,也有著更加復雜與碎片化的內容組織形式。但碎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會對學生思想政治框架的構建造成影響。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信息傳播的高效性
微載體作為“即時更新”的信息傳播媒體,比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實時性更高。特別是微博、微信這種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傳播媒體,其在每天的信息更新量能夠達到千萬量級。因此通過微博、微信等信息傳播媒體,能夠實時獲得需要的思想政治內容與觀點,并能夠借助于搜索、分享等形式進行信息的獲取與交流。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搜索相應的政治新聞,來完成微博、微信等平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編輯,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播的高效性與實時性。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交流互動性
微博、微信等微載體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快捷性。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微載體,發布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同時學生也可以私信、評論、群討論等功能,發布自身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見解。這種信息交流的雙向互動,弱化了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權威,保證了思想政治信息溝通通道的暢通。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價值
(一)微載體構建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數字化網絡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的數據資源開始進入數字化時代,借助于數據庫的信息存儲與交流已經成為主流。因此在高職院校推廣微載體信息傳輸平臺,能夠有效實現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播的數字化。例如:微博、微信、QQ等作為信息傳播的工具,其不僅是一個娛樂平臺,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傳播平臺。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選擇外出或者“宅”在寢室中上網。所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可以利用這一條件,通過微載體進行碎片化內容的發布與共享,來幫助學生實時掌握思想政治動態。這種符合學生生活習慣與認知的信息傳播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在短時間內完成思想政治內容的傳播工作。
(二)微載體推動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與實時化
傳統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過教師“課堂講授”進行信息傳達。這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忽視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而運用微載體的信息傳播方式,能夠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平等關系,推動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化。在微博、微信、貼吧、QQ等微載體中,存在著大量的信息共享的方式,教師與學生可以在私信、討論群、評論區等交流區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溝通與交換。而且微載體平臺中思想政治內容的傳播,具有信息量大、實時性高等特點,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雙方的溝通交流,以解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障礙。同時各個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微載體信息傳輸平臺,實現高校間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共享,從而促進各個區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衡。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運用策略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微載體信息傳播素養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取決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微載體信息傳播素養。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微載體”能力培養方面,需要從“微載體”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培訓等方面入手,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的提升。首先在“微載體”技能培養方面,需要針對“微載體”的信息傳播模式,對思想政治教育者展開培訓。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廣泛瀏覽微博、微信、門戶網站、論壇等網絡載體,熟悉各個微載體的信息排版模式,以及信息內容的組織形式。同時要深入學生的周邊,了解學生的網絡瀏覽愛好與閱讀喜好,來幫助自身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的語言。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訓方面,需要摒棄傳統思想教育的官話系統,探索與網絡微載體相符合的內容組織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與時俱進,通過網絡體驗、角色互換等形式,來改變原有的思想政治傳播模式,從而發揮傳統傳播媒介、微載體的信息傳播力量。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陣地與微領袖的建設
高職院校依托于微博、微信等微載體平臺,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需要解決微載體陣地與微領袖的建設問題。其中“微載體陣地”指的是微載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傳播中,要具有足夠的話語權與主導權,能夠引領正確的思想政治輿論導向。“微領袖”指的是高職院校在微載體平臺的建設過程中,要培養一大批能夠擔任“微載體”傳播任務的人才。因此從以上兩方面來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陣地與微領袖的建設,能夠有效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陣地的建設方面,要通過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微公益等形式,傳播與時代發展相符合的政治思想。特別是在“全面小康社會”、“中國夢”等思想政治口號提出后,要根據思想政治新語態的傳播要求,將思想政治內容與新聞實事進行結合,傳播具有明確觀點的正能量。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微領袖的建設,要從各個專業挑選出政治觀念正確的學生,來構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微領袖”學生群體。高職院校要對學生展開微博、微信、門戶網站、論壇等的培訓,幫助學生利用微載體來傳播政治思想,從而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輿論影響。
(三)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管理體系
在互聯網的微載體信息平臺中,不僅存在著具有指導性的正確的思想政治內容,也存在著大量負面的具有危害性的政治思想。因此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管理體系,能夠實現對網絡信息的防控與管理。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設置校園局域網、防火墻、網絡監控軟件等形式,來實現對微載體平臺的監督與管理,從而保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四、結語
隨著互聯網與云計算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微載體為主的信息傳播方式成為主流。“微載體”突破了原有的信息傳播模式,拓展了信息傳播的內容與形式,成為互聯網時代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在高職院校構建微領袖、微載體信息傳播陣地,能夠改變原有的思想政治傳播方式,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與數字化,以有效提升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任清華.“微”載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以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2).
[2]楊春,陳曉旭.“微時代”高職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5).
[3]陳佳,李寶軍.微現象視域下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分析——以微信公眾號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2).
[4]尹艷蘭.“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探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7,(S1).
(作者簡介:閆然,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助教,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