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冉
摘要:課堂教學關鍵在于創設情境,以“情”和“境”培養學生興趣為著手點。美術課堂利用情境教學創建不同的情境氛圍和各種模擬情境,從而引發學生求知欲望,促進知識的學習,讓學生走進生活,引導學生自發性的探討學習。作為新課程標準下的現代基礎美術教育,是以美術教育為主,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為終極目的。通過多元情境,激發學生美術創作熱情,使學生在探究、合作、整合生活經驗的活動中體驗美術創作樂趣,教師并給予積極鼓勵,促成可持續發展。初中美術課堂之中的情境創設教育,可以提高學生認識美術特征,開發學生思維創造力,學生從中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愛好。初中美術情境創設教育中,教師要了解學生心理特點,轉變教學方法觀念,從課堂教學模式入手,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審美意識與創新精神,陶冶高尚審美情操。
關鍵詞:多元情境;美術教育;情境創設教育
一、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含義
美術教育是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而在美術教育中要靈活運用各種不同教學方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在美術活動過程中的創新精神,發展美術實踐以及動手能力,陶冶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其中情境創設教學法就是一種,是教師在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基礎上,在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心理需求等情感的前提下而創設的情境教學。
“情境”實質上是人為優化了的環境。目前,在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中,美術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視,筆者通過在河津實驗三中的實習,充分證明,創設教學情境已成為美術課堂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完成學習任務。當學生置身于一個充滿美感和智慧的環境氛圍里時,學生的心理與情感會發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潛能,做到主體能動性活動。
二、情境創設在初中美術教育中的意義與作用
(一)促進知識遷移,提高學生認識美術特征
在教學中,關鍵是需要教師創設一個寬松、和諧、有趣的學習氛圍,促成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而使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促進知識的遷移。以教育理論家古林諾等為代表,強調遷移的情境性,并提出了遷移的情境性理論。還有研究者在探討課堂情境對遷移的影響,通過交流與合作在多種情境中練習來加強合作學習,進而促進遷移。
正確的觀察方法是繪畫中必不可少的條件。然而,情境創設能夠幫助學生去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第一,“讀”中感悟;首先選擇的是畫面性比較強的文章,找出班中朗讀最好的同學來讀,讓學生靜下心來感悟其中的畫面,然后根據自己感悟的畫面,用筆描繪出來,達到“我手畫我心”的效果。
第二,用音樂來感悟來享受相機所拍攝的美麗的風景;選擇全是有畫面的樂曲、鋼琴曲、薩克斯等讓學生聆聽,用心來感悟,體驗,然后根據自己想象的結果,畫出其中的畫面。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陶冶學生情操與培養了學生發散思維,更是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
美育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一個從悅人到怡人再到感人與育人的過程,正是寓教于樂,感染陶冶。
(二)促進學生走進生活,真實學習
教學情境的真實性,是指發現與解決問題的真實性,它包括內容與形式,通過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來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中學會并建構自己的知識,在教學中,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倡導情境教學,選取自然生活。二要構建開放的生活情境,三要創設多元的生活情境。首先是問題導入的真實性:帶著問題,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共同解決。另外是解決問題過程的真實性。
三、美術教學中采用的策略與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美術創作熱情
情境教學中,首先要設置情境。根據教學目標,教師圍繞教學內容,通過演示實物、模型、掛圖、幻燈,等直觀教具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情感、美感,生動形象的特定氛圍,以激起學生的創作興趣、熱情。其次要讓學生體驗情境,通過參與各種游戲,感官上承受多方面刺激,使學生在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入新課的學習。
通過營造愉樂情境,學生的認知活動更加明確,學習興趣更高。通過欣賞,教師無需用更多的語言描述,便可使學生獲得對春天美景的直觀體驗。
(二)探究中進行美術創作活動
“美術創作”最終成果是美術作品,它是通過人的審美認識與審美活動,從藝術構思到藝術傳達而表現的一種創作活動。通俗的說,美術創作就是從醞釀,構圖到制作完成美術作品的一系列活動及其過程,這一過程,不可能由老師教出來,應讓學生自主探究。所以在上《校園的春天》設計標志這一課時,進一步描繪春天時,先讓學生去發現關于春天的信息,進而分析春天,感受春天,教師巧妙地“引”學生積極主動去“學”,讓每個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習。
例如:
師:同學們,現在正直春天的季節,你的身邊有哪些變化呢?(學生欣賞課件。)
問:通過你看到的想到的,春天大自然里出現了哪些變化?我們放飛想象,到大自然中尋找答案。
學生紛紛回答。
師:大家都用語言來表達春天,那么除了這些還可以用什么來表達。
生:音樂、唱歌、繪畫。
師:對,除了這些還可以用繪畫來描繪春天,現在大家一起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表現春天,首先借用圖片讓學生分析作品及表現形式。此時,讓學生獨立欣賞,自己分析解決問題。
此時此刻,學生形成了一種自由探究的氣氛、思維活躍,從而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在這種放松、愉悅的氛圍情境中,教師把說的機會讓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以極大的熱情去探知未知世界。最后讓學生完成作業,一起來描繪心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