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努爾·亞森
摘要:當前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小學語文課堂逐漸開始加強對于多媒體設備和技術的應用。微課本身涵蓋聲音、文字以及圖片等內容,如果在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開展教學工作,則可以使得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微課視頻本身具有時間短、能夠通過網絡傳播以及具有鮮明主題的特點。所以本文嘗試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開展教學的優勢,并探討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細致開展微課的應用整合工作。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
微課本身屬于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通過電子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在5到10分鐘內具體解剖1到2個知識點,并且這種講解針對性極強,能夠確保學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快速的掌握相關知識點,達到較為明顯的教學效果,這就是微課。可見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多媒體教學措施,其具有碎片化的教學特點,并且能夠詳細的介紹某一個知識點,有效補充傳統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遺漏。
在未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會從原來的廣泛性教學模式轉變為以點帶面的教學形式,如此才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幫助小學生掌握更多、更具體的知識,從而能夠讓小學生抓住知識點中的關鍵所在,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使得小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更加積極和主動。但是因為微課本身是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一種,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
一、微課教學的特點
1.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
微課屬于簡短視頻的一種,其能夠通過聲音、文字以及圖像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并且可以借助互聯網進行傳播。學生只需要通過手機或電腦等互聯網終端登錄相關的互聯網平臺,在線觀看或線下下載等形式來學習微課。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搜索和下載微課課程,并且將其作為教學參考,也可以直接將其推薦給學生或者學生家長,隨著信息化時代下各種移動設備的普及和發展,微課的傳播將會越來越廣泛。
2.微課的課程時間較短。
微課的課程時間普遍只有6到10分鐘,較為簡短,其教學內容普遍只是局限于教學中的某一個或兩個知識點,所以微課比較適用于在有限時間的小學語文課堂中幫助小學生加深理解某一個知識點。并且由于微課視頻本身的時間較短,所以在當前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更能夠滿足人們的學習規律和要求,同時碎片化的教學模式也能夠更加適應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微課本身具有鮮明的主題。
微課的內容普遍都是問到一個或兩個知識點進行,并對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微課的講解內容一般圍繞重點難點知識、實驗操作以及典型例題的,所以可見微課本身具有鮮明主題,同時講解也較為詳細。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微課講解重點難點知識,還可以為部分對某個知識點不了解的小學生安排課下觀看,加強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二、微課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
1.微課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微課開展教學的時候,需要盡量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最終形成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預習新課方面,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互聯網資源尋找或制作微課,如此可以使得小學生在課下預習的時候能夠應用電腦或手機瀏覽微課,提前掌握新課程中所存在的主要知識點和難點;同時還能夠根據新課所關聯的主人公的資料,對網絡資源進行整合,借助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將課程內的知識為小學生展現出來;還可以在微課中增設部分問題,讓小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如此能夠顯著提高小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的預習階段,微課扮演的重要的教學角色,既能夠幫助小學生接觸新的知識,又能夠讓小學生從微課上接受學習任務,做到帶著問題開展預習,其自學效果要遠好于純粹的學生自行查閱資料,所以微課能夠顯著提高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2.微課能夠幫助小學生準確的認識和了解學習的難點與重點。
小學生在接觸成語的時候對其很難準確理解,部分低年級小學生尚未掌握查閱字典的方法,所以其在理解相關詞匯含義的時候,會存在較大困難。因此借助微課為小學生以動畫的形式展現詞匯的含義,例如“管中窺豹”,可以通過動畫為小學生展示一只金錢豹慵懶的躺在草坪上的樣子,然后通過一個管子近距離觀察金錢豹,并且為小學生展示管子中的畫面,如此能夠幫助小學生直觀的學習,了解成語本身的含義,同時還可以幫助其理解和積累新的詞匯。相對于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單純的采用語言解說的形式,微課的多媒體動畫則能夠更加的便捷,不僅會大大縮短課堂教學所需要的時間,還能夠顯著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3.微課可以幫助小學生拓寬相關課程的知識面。
小學語文課程為學生所展示的僅僅是極少部分的知識,小學生本身應當基于課文內知識積極向外拓展,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拓展教學時,教師普遍都擔心如此會大大占用課堂教學的時間,所以對于課外知識的拓展不夠重視。而應用微課則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連接,幫助小學生接觸新的課外知識。而且微課本身的呈現方式較為方便快捷,對于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時間占用較少。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恐龍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在微課中添加超鏈接,讓學生通過點擊閱讀的方式直接跳轉到恐龍以及恐龍所處的時代下其他動植物相關的信息,以達到拓展小學生知識面的目的。
可以見得,結合微課和小學語文課程,實質上應當準確把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需求以及微課本身的技術特點。微課本身具有多媒體呈現、超鏈接以及教學效率高等技術特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當主動加強對于微課的上述特點的應用。小學語文教師在制作和運用微課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時候,應當根據小學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等特點和其需求狀況針對性的開展小學語文的微課教學工作,從而逐漸培養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的信心,促進小學語文課程的發展。
三、當前微課的應用現狀分析
1.從教師層面來講,對微課的使用次數少,沒有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
微課雖在全國各地得到了積極地推廣,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使用率依然低下,有的學校甚至根本沒有使用。其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師還是習慣性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或者利用 PPT 配合自身的講解,這種教學模式輕車熟路,感覺微課的使用毫無必要,無法切身感受微課的效果;加上微課的錄制耗時,資源搜集不便,這也造成了微課的使用率低。微課的錄制過程雖不難,但卻相對有些繁瑣,導致教師沒有嘗試的欲望。當然,除了教師自身錄制微課以外,教師還完全可以通過從網絡平臺上下載相關的微課教學資源,但由于微課網站的資源混雜,可有效利用的優質教學資源十分匱乏,加之微課并沒有模塊化與主題化,這就導致教師無法快速找到所需的微課資源。由于微課的優質資源不能及時被教師所發現與利用,因此教師就更看不到微課的實效了。當然,也不排除部分教師也會嘗試下載微課來配合課堂的教學活動,把微課用于課堂中,但是,教師往往忽略了微課使用的階段性,很少讓學生利用微課用于預習或復習中,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微課教育優質資源被埋沒。
2.學生對微課的了解不足。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航者,教師若對學生缺乏相應的對教學資源的發現與引導,加之小學生的作業量大,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額外學習其他教學資源,導致學生對微課不甚了解。雖然小學生具備了相當的電子設備操作能力,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差,學習能力尚且不夠,更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優質網絡教學資源。因此學生對微課了解不足。
3.學校方面的原因。
有些學校雖然會安排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但并不是所有教師都有機會參加。進行過相關培訓的教師雖對微課有一定了解,但是學校并沒有提倡教師真正使用微課,導致微課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沒有得到實施和推廣。
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微課的具體應用
動畫效果、視頻播放以及知識鏈接是微課的主要技術特點。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應用微課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只是注重應用微課的視頻播放功能,對于微課本身的特點不夠重視,沒有充分的調動微課的各種技術資源,如此會導致微課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效果。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應用微課開展教學工作,加強調到微課的多種技術資源,充分體現微課的技術特點,深入促進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不斷發展。
1.充分應用微課的動畫特效特點。
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可以采取諸如flash等技術設計動畫,以寓教于樂的動畫形式來替代傳統的文字形式的知識傳播方式。動畫特效本身就能夠較為準確便捷的展示知識內容,而將其應用到微課中后,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深入挖掘知識本身的過程性,并且將過程性充分展示出來。例如小學語文在進行漢字書寫的教學時候,可以通過微課的動畫效果將漢字的書寫順序一筆一畫的展示出來,學生在觀看微課的書寫順序之后,能夠準確了解和掌握漢字的書寫順序。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就小學生容易寫錯筆畫的漢字進行匯總,必將其制作成微課,將其展示給小學生,學生通過反復觀看這些微課視頻,能夠準確、牢固的掌握這些易錯漢字的書寫順序,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能夠輕松突破漢字書寫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使得漢字筆畫教學更加輕松和高效。
2.基于視頻播放和多元化方面入手。
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微課的應用普遍依然是以講解為主,如此教學形式并不能夠深入的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所以應當對小學語文微課視頻播放教學的展現方式進行創新,以圖像、視頻和聲音作為切入點,適當添加部分背景音樂,或以背景音樂的形式對部分知識進行解說,讓小學生能夠了解知識的相關信息,從而可以更好的開展微課視頻教學工作。此外,日常的語文教學中還可以在微課中增加與課文教學內容相關的紀錄片視頻,并將其展示給學生,使得微課的視頻教學更加的多元化。
3.在小學語文微課教學中合理應用鏈接技術。
微課教學并不等于純粹的視頻教學,在此基礎上還應當適當增加部分超鏈接。但是這些超鏈接并非需要直接植入微課中。由于微課的教學時間普遍只有5到10分鐘,所以微課的超鏈接部分可以讓小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在微課學習的時候合理選擇點擊和播放。如此能夠顯著提高微課教學的綜合效率。對于微課超鏈接可以采取設置在圖片上的形式,當學生點擊相關圖片,就能夠直接跳轉到對應知識上;還可以將超鏈接與各種歸納總結的知識點文字而相連接,學生在點擊對應的知識點完之后,就能夠直接跳轉到相關的知識網頁。將微課與網頁知識的有機結合,能夠在信息化時代下實現課程教學的有效瘦身。但是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合理篩選相關知識點,避免知識量較多、繁雜而表現得過于臃腫,違背了小學語文微課的精簡特點。所以在小學語文課程的微課設計方面,應當充分考慮微課自身的技術特點、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目標以及小學生的實際需求,積極聯系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教學重點,并且充分調動微課教學中的相關技術性內容,如此才能夠有效的發揮微課的積極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的時候切記不要粗糙設計、敷衍了事,而是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以此來達到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目的,并且在微課中合理融合各類知識,切實提高微課的知識含量。
五、總結
新課程改革下,微課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能夠很好的滿足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需求。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實現新課的導入,通過微課展示動畫、視頻以及精彩的知識內容來培養小學生對于新課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顯著提高語文新課的教學效果和效率;借助微課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幫助小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以此來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質量;借助微課培養小學生課外自學的習慣和能力,借助課余時間幫助小學生掌握和消化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難點與重點,提高小學生對于課余時間的學習利用率。微課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能夠取得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同時為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不斷深化研究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微課的應用,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更好發展。
有關微課的理論研究都是為了教學實踐而服務的。將微課的實用性發揮出來,切實解決學生的困惑,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其學習興趣才是最終的落腳點。教師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應該根據不同的學段學生的特點,以微課教學設計的主要原則為出發點,讓微課與語文課堂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李明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六個向度[J].教學與管理,2017(01).
[2]楊紅月.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1).
[3]楊光.新課程改革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02).
[4]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