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國民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推進,小學階段的各個科目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教學方法改良,其中語文教學作為最基礎的科目,是每一個中國學生都必須要學習的,所以語文教學方法改革變的尤為重要,而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古詩詞是語文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文探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改變古詩詞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古詩詞作為我國五千年文化長河的結晶,對于學生來說有著非常必要的學習意義,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們的語文基礎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們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魅力,它用簡短的語言表達出復雜的人物心境、社會狀態(tài)等,并且辭藻時而華麗、時而低沉、時而高昂,是世界范圍內(nèi)獨一無二的語言形式,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啟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簡單探析了如何有效進行古詩詞教學。
一、教師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身份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們還處于年幼階段,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還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對于生澀的古漢語無法有效理解,并且對詩詞當中包含的深層次含義也無法深入體會,對于復雜的文字也無法有效記憶,但是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表明小學生普遍對漢語言文學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所以教師們在教導小學生學習古詩詞時要以學生為主題,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小學階段的古詩詞為了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要和理解能力特點,還處于較為簡單的狀態(tài),所以教室們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作者經(jīng)歷,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古詩詞當中包含的具體意義,比如在教導學生們學習王維的經(jīng)典古詩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可以向?qū)W生們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王維當時剛剛滿十七歲,和胞弟分離之后跑到當時的首都謀取功名,到了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王維無法抑制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和思念胞弟的心情,在重陽節(jié)創(chuàng)造了流傳千古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背景介紹,讓學生們了解當時王維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更好的理解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含義,將復雜的內(nèi)容通過現(xiàn)代漢語的形式簡單化,方便思維能力較弱的小學生理解,全方位的向?qū)W生展示古詩詞的魅力和意境之美[1]。
二、讓學生們熟讀并背誦古詩,理解古詩詞
魯迅曾經(jīng)說過,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在古詩詞當中一樣適用,如果學生們無法理解古詩詞的具體意義,教師們可以指導學生多次誦讀古詩詞爭取將古詩詞背誦下來,通過多次誦讀可以有效理解古詩詞當中隱藏的含義,要注意在誦讀過程中使用感情,運用漢語的平仄語調(diào),理解古詩詞的意境之美,如果有詞語較為復雜的古詩詞,學生們出現(xiàn)無法由于拗口無法有效背誦的情況,教師們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們記憶古詩詞[2]。比如在學習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時,由于詞語較為復雜并且有相似性,學生在背誦階段可能會出現(xiàn)障礙,比如無法理解詞語含義和正確區(qū)分西湖和西子的區(qū)別等,這時教師們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向?qū)W生們描述西湖之美,并且介紹西子的背景故事,將瀲滟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的形式,形容波光閃動的樣子,并向?qū)W生們介紹陽光照耀到湖中閃閃發(fā)光是什么樣子的,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們先簡單了解古詩詞所講述的故事和內(nèi)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的加深學生的記憶力,迅速的將古詩詞背誦下來,并且理解古詩詞的意義,還可以通過小組形式來讓學生背誦古詩詞,分為兩人一組,一人背誦上句,一人接下句,兩個人不斷互換身份,從而迅速背誦古詩詞,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3]。
三、挖掘?qū)W生們的想象力潛能,激發(fā)古詩詞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類的第一創(chuàng)造力,人類在創(chuàng)造或者學習事情時候的根源動力都是興趣,所以想要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就必須提高學生想象力,從而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欲望和學習欲望[4]。古詩詞有著古漢語獨特的魅力,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出復雜的環(huán)境,并且包含一定深意,學生在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想要完整了解古詩詞的意境和魅力有著一定難度,所以學生們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構想古詩詞所描繪的畫面和故事,幫助學生提升理解能力,教師在一旁通過將晦澀難懂的詞解釋出來,讓學生們的想象過程更加符合古詩詞描繪的故事和意境,將課本上抽象的古詩詞變的具象化,方便學生記憶,并且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們產(chǎn)生將其它古詩詞故事化或者圖像化的欲望,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古詩詞學習興趣,可謂一石二鳥。
四、使用多媒體配合古詩詞教學,讓古詩詞更加生動
當前隨著社會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小學已經(jīng)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利用好這種先進的教學資源,從而完成對于小學生的古詩詞教育,并且多媒體豐富的音頻、視頻和圖片等形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滿足他們強烈的好奇心,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乞巧》的教學時,教師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在幻燈片上播放牛郎織女的動畫短片,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且找出萬條紅絲的圖片,不斷的在教學過程中播放喜慶歡快的音樂,讓學生們感受古詩詞當中蘊藏的意境之美,并且通過音樂形式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學生們在音樂渲染和圖片的視覺沖擊下感覺到身臨其境,從而讓學生們對乞巧產(chǎn)生興趣,想要去深入了解,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5]。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古詩詞作為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結晶,小學生們有必要去了解和深入學習古詩詞相關知識,并且通過學習古詩詞來培養(yǎng)自己的古典審美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模式,所以創(chuàng)新優(yōu)化古詩詞教學方法勢在必行,教育工作者們應該予以足夠重視,結合學生們的個人特點和學習模式,更好的開展古詩詞教學,讓古板生硬的古詩詞課堂變的更加生動有活力,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體會古詩詞當中蘊藏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陳建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80-80
[2]劉春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22):31-32
[3]蔣小榮.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赤子,2015(5):238-238
[4]陳跟娣.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2):133-133
[5]伍娟.小學語文,改革創(chuàng)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5(6):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