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俊清
摘要:在當今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意識和觀念都在隨時代發生著很大的變化,而推動這種變化的關鍵因素就是改革。因此在當前教育下,課程改革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并且在課改的浪潮下,初中地理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老師的教學觀念也發生了變化。
關鍵詞:初中地理;有效性;課程改革
教師都是通過課堂來開展教學活動的,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們獲取知識。在當前教改的形勢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在當前教改的形勢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迫在眉睫,本文就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并在教改的背景下對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以下幾方面的策略。
一、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校教學的主體,因此只有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才會真正變得有意義。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才是關鍵。對于教師而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很好地學習氛圍,這很重要。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是不能缺少的。在這種好的環境下將會逐漸給學生一個好的引導,讓學生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逐漸養成一些好的習慣。作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時俱進,就是要結合當下一些熱點信息去激發學生們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們知道地理知識其實是很博大精深的,讓其在探索中發現樂趣并逐漸的愛上學習,真正意義上的愛上地理。教師在學生們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得出來的結論要及時的給予輔導,及時糾正其中不正確的地方。同時,老師要經常給予學生們鼓勵及表揚,讓其更有成就感,以便更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真正的愛上地理,愛上學習。
二、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尋找最好的教學方法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每個學生和老師都是這個大家庭里的一員。特別是對于老師而言,在教學上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因此,可以把這些問題帶到教研會上來。在目前教改的新形勢下,如何去提高教學水平,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微薄的,同時對于新的教材和教學方法都吃不透,這就需要經常召開教學研討會,讓大家都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然后集思廣益,把好的、實用的方法進行總結并歸類,然后運用到教學中來。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這也使得老師的教學課堂變得很輕松,同時,同學們的學習也變得很有意義,不會再那么枯燥無味,這樣教學質量也提升了。
三、積極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對于每個學生而言,其發展都是存在差異性的,這種差異性的個體就注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以一套標準來教導學生,而是要根據其個性特點來因材施教。教師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上要深入挖掘學生們潛在的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其個性,最終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素質,提高學生們的能力。特別是在地理課堂教學上,作為老師要積極去引導學生們去主動學習,對于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教會學生們獨立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其在教學活動中變得很主動。針對學生們的不同個性特征和發展要求,作為教師要適當根據這些特點和每個學生的發展需求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只有這樣,素質教育才能得以推進,教學水平才會不斷的提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動手和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是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在地理課的教學上,要從地理的大局觀出發,從小的問題談到宏觀的,然后再根據地理中的一些比較有意義的的故事來吸引學生們去對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并用一些實際中存在或者能感受到的東西去引導,希望能夠培養其動手能力。真正的能夠在各方面表現突出。
四、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時代已經融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運用多媒體教學也變得越來越迫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是通過說、動作來傳達信息的,而學生們在接收信息的時候也是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來從老師那獲取的。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單就依靠一種方式來表述效果都不是很好。某項研究表明:一個正常人在接收信息時,眼睛能夠獲得的信息大概為85%;耳朵大約為11%;鼻子約占3.5%;舌頭為1%;身體約為1.5%。因此,只有通過這幾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對于老師而言,多媒體教學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例如:老師在講到某個地理區域時,就可以從網上下載這方面的相關視頻來給輔助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些比較難以理解或者不好講解的東西,通過這些視頻就能夠很好的詮釋,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觀看的過程中相互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去進一步的研究。自然很多疑難點就迎刃而解,并且提高了教學質量,最終達到雙贏的局面。
五、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讓學生們多多的去參與實踐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來,這就是所說的學以致用,學習的最終的目的就是會用。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們進一步掌握了所學的知識,對于老師而言,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大體上知道自己所教授的東西到底有多少人消化吸收了,這也是對自己教學成果的一種檢驗方式。通過社會實踐,讓更多的學生激發起對地理這么課程的興趣。也讓教師能夠從中吸取一些進行素質教育改革的經驗,以便為今后的課程在設計上有更好的方法,真正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所實用,并學以致用,真正今后做到舉一反三。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下,教學目的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先是以教師為主要對象,現在卻轉移到了學生身上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客觀條件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從各方面去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有一顆敢于去探索的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同時也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真正去挖掘其中的特長,對不同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讓學生們提起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要多多運用現代的一些教學手段,這樣會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