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少科
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是實施教學的重要場地,教師是課堂的指揮者、領導者,應發揮良好的作用,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取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達到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方法;教學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內容清晰,深入淺出,使物理知識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容易激發學生的靈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努力了解和探索所表現出來的傾向,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就會主動地、創造性地對知識表示出重視并努力地研究,因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主體和課程的實施者,我們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重點內容的興趣化,不要用太多的語言去強調而要把重點化為可操作的習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主要內容有一部分是教師是課堂上要解決的關鍵內容,有一部分是學生在預習過程是遇到的難點和盲點。對這些部分內容教師應該重視,不能讓學生有一點點困惑,不然會影響學生的后續學習。總之,我們應通過各種手段,以多種方式,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他們覺得物理充滿美感,物理學也是一門活潑生動的科目,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物理有興趣了,他們一定可以學得更好,構建高效課堂,就會有更多的內驅力。
二、注重過程反思,優化教學思路
反思,可以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對教學過程中的現象進行研究、分析、反饋、調整,目的使教學活動、教學過程不斷地優化和改進。具體到物理教學實踐,反思主要是學生聽課后的表現,課后反思,總結每課得失、優劣,反復探索如何揚長避短,提高教學效率。這也符合新課程理念——“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善于對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例如,我們上完課,發現大多數同學輕松愉快,上課時眼光能跟上,時不時地舉手答題提問,表明課程難度和方法適合學生,效率自然就好;如果學生兩眼迷茫,哈氣連天,說明教師講得無味,學生不愿聽,或者是沒做到深入淺出,所以學生不理解。這時,我們必須反思,作為教師自身,你到底有什么特長能為教學所需,使“劣勢”被優化,使得課程呈現出反思,提高,再使用,再反思,再提高,只有不停地優化我們的教學思路,我們才會越來越接近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多聯系生活實際
高中物理知識整體來說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綜合性較強,具有簡單而抽象的知識結構。學生若不借助老師的輔導,獨立去接受和理解知識是有一定困難的,但是在平時的學習過程我們可以巧用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現象和生活常識來實現知識的遷移,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高中生的心理正在逐漸成熟,對各種事物都比較好奇,而高中物理課的很多知識正是在啟發學生去揭示很多社會和自然現象的真諦,如果巧妙地把這些現象搬到課堂上來,創設一種問題教學情境,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比如說可以問同學誰知道神舟七號飛船升空的原理?乘電梯上樓時快要停下時為什么會有輕飄飄的感覺?老師提出這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后,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討論,建立一個和諧的討論氛圍, 由此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思考和回答,最后教師再進行點評和解析,得出最后的結論。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會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愛上物理課堂,實現高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教學。
四、巧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到高中教學科研活動中,其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深深吸引了廣大學生,因此,它也成為教師教學活動的好幫手。在傳統的黑板授課的教學模式中,無法實現把數與形生動形象地結合起來,都是物理教師進行講述,這樣一些抽象思維能力差的學生就感受不到物理圖形的布局,甚至于聽不懂,慢慢的就喪失了物理學習的興趣。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可以從視覺、聽覺上領悟物理知識, 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獲得物理課程知識的信息,這對幫助學生快速進行知識的理解、整合有著很好的作用,而且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物理教學的實驗過程,操作、知識圖像結構和圖畫結構,讓學生清晰掌握知識結構,簡單了解教學過程,輕松掌握學習內容,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延伸物理教學知識點,構建起完整的知識結構。把多媒體課件運用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對感性、抽象的知識進行分析,實際教學中繁瑣復雜的知識和內容,通過多媒體就可以很好地去理解,而且多媒體的運用能創造現代先進的物理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保證了課堂效率的高效性。
五、落實好課前、課中、課后的作業
實施高效課堂必須倡導“大課堂”,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能只局限于課上40分鐘,高效課堂的作業應分為課前預習準備、課堂檢測與反饋、課后練習鞏固并提高。要堅持學案輔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根據導學案的指引閱讀教材,自己解決力所能及的大部分問題,找出自己不會解決的問題。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做到目標明確、表現欲強、“主體”地位凸顯,“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大放異彩。課堂上的課堂檢測練習必須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習題的難度要適中,能提高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保證基礎性教學目標的實現。課后作業宜分層次,有基礎性的作業、探究性的作業、課外閱讀相關資料等,滿足基礎不同的學生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楊一偉.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思考[J].學周刊,2012(5):89-90.
[2]嚴占軍.如何創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J].新課程,2012(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