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善斌 王身培 王井兵 李建強
摘要:從建筑工程項目方面闡述運用“全國建筑工人信息平臺”與落實管理措施相互結合來達到勞務實名制管理的目的,并分析勞務實名制管理優點和難點及解決方法。
關鍵詞:勞務實名制管理;優點;難點;解決方法
一、背景
建筑施工行業一直以來是我國一大支柱行業,不僅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基礎設施保障,同時也解決了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對于維系社會穩定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同時建筑業勞務管理也存在如下現狀:由于建筑行業的特點,包工頭式勞務隊伍日益增多,勞務分包以包代管、層層分包現象較為突出;工人與勞務公司并無實際有效合同關系等以上原因導致工人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時也給項目管理增加了不少阻力。
為響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國辦發〔2016〕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文件有關要求,項目特引進中建電子商務公司研發的“全國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實現用工管理實名化;實現考勤動態記錄,工資發放信息化;建立勞務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等檔案,記錄培訓內容、時間、課時、考核結果,實現安全教育培訓實名化、信息化;實時掌握作業人員進出場情況。最終達到提升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保障項目各參與者合法利益的目的。
二、勞務實名制管理
實名制管理流程簡介:
(一)進場流程
(二)退場流程
三、勞務實名制管理措施
(一)勞務實名制系統搭建
項目購置電腦、液晶顯示屏、LED屏、三輥閘機(門禁系統)兩臺、實名制IC卡、身份證閱讀儀、IC卡識別儀、監控設備等硬件設備設施,利用“全國建筑工人信息化管理平臺(以下簡稱平臺)”軟件系統,共同組成整個勞務實名制管理系統。
通過借助身份證閱讀器錄入工人身份證明信息,然后選擇所屬分包單位、班組、工種,分配IC卡,然后上傳以上信息至平臺和閘機。當工人進出場刷卡時有關個人信息會在顯示屏上顯示,刷卡記錄作為考勤依據,也作為工資發放的憑證。通過監控設備對通道進行實時監控,保安或值班人員方便查看刷卡情況,確保一人一卡,人卡合一,無卡禁入施工現場。
前期聯系平臺電商廠家購買與軟件系統匹配設備(閘機、身份證閱讀儀、IC卡識別儀)確保系統正常運行,然后由廠家安排專業人員對整個實名制系統進行安裝調試工作,確保門禁系統和平臺能夠有效實現數據傳輸;后期由項目安排專人對平臺相關操作進行學習,做好工人信息錄入,落實考勤、工資發放等實名制工作,并完成日常管理和動態維護。
(二)保障措施
1.宣傳教育:前期通過入場三級教育加強對工人的宣傳,督促相關分包單位及班組負責人落實實名制工作。
2.總包及分包監督檢查:初期實行階段安排專人在門禁刷卡區域督促工人按要求刷卡,不定期抽查平臺工人上下班較為集中時間刷卡情況,查看是否存在一人多刷的情況。若有未按規定執行情況,及時通知相關班組負責人加強督促責任落實并要求對相關人員加強溝通教育。
3.配備保衛人員24小時值班監督門禁刷卡工作,若出現未按實名制管理規定進行刷卡上班作業情況,及時報告項目部管理人員,方便第一時間解決。
四、實行勞務實名制管理的優勢
(一)科技促安,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1.現場管理有序化:對整個項目所有人員辦理IC卡,包括勞務工人、項目管理人員、食堂人員等,并設置其IC卡權限(包括施工區、生活區、辦公區),防止無關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同時也杜絕外來人員隨意進入現場,保證現場施工安全。
2.應急管理新篇章:設置工人在場允許最長時間,若某個工人在場時間超過允許最長時間,平臺將會發出警示,項目部能夠第一時間反應來查看現場情況,加快應急處置速度。同時,通過平臺“項目預警”人員年齡篩選功能能夠避免超齡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3.安全教育培訓信息化:借助平臺信息化功能,建立勞務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等檔案,記錄培訓內容、時間、課時、考核結果,實時上傳教育影像資料,確保資料完整、管理痕跡留底。實名制培訓可以根據工地出入考勤卡的發放情況逐一進行核實,讓安全教育培訓達標率達到100%,這樣可以有效的并有針對性地安排工人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
(二)有效避免勞務糾紛,保障各主體方的權益
根據實名制平臺記錄工人考勤數據,作為工資發放的憑證。通過門禁卡出入記錄來預防一些惡意討薪和惡意詐騙行為,切實保障工人和項目部的權益。
五、勞務實名制管理存在難點及解決措施
(一)勞務實名制管理存在難點
1.勞務實名制工作量大。勞務實名制是對在場的每位工人從實名制信息登記、勞動合同的簽訂、教育培訓情況、工資發放情況、進退場情況等各相關方面的記錄,人員進出場伴隨整個施工過程,管理周期長。現場作業人數一般多達幾百名,將所有人員從進場到離場實名制資料收集并記錄完整是一件工作量較大的事情。人員流動性較大,項目由于某些原因出現短時間內人員進退場、班組更換較為頻繁的情況,造成需要處理更新的人員信息數據突然增多。
2.勞務分包及相關班組管理意識較為薄弱。建筑勞務分包較為常見的分包層級是勞務公司分包給包工頭,然后包工頭委托現場負責人(班組長)負責管理,然而班組長更多注重的是施工質量及工期進度,而對勞務工人的管理表現得并不積極,所以對實名制管理工作推行造成一定阻力,同時也給項目也埋下了安全隱患。最直接掌握工人經濟利益的是包工頭,再加之經過勞務公司、班組各層級的管理弱化勢必造成實名制直接落實者(工人)的不積極配合,認為只是一種在工作過程中的麻煩事,并未替他們提供有效保障。
3.實名制管理平臺與實際情況存在差距。考勤工時以進出場刷卡記錄為依據,平臺工資計酬方式有計時、計天、計量、包月、定額等,考勤工時和工資結算方式并不是確定的函數關系,兩者間關聯度較弱,導致實際的考勤數據并未作為工資發放的主要指標,最后結果是工人對實名制管理并不積極參與。
4.本項目現場考勤閘機端離網絡初始端調制解調器較遠,導致網絡傳輸過程中信號衰減量較大,使考勤數據無法上傳實名制平臺,不得不在初終端間加設中繼器補償信號衰減量,但仍然存在個別時候終端數據由于網絡信號原因未及時上傳至平臺。
(二)勞務實名制管理難點解決方發
1.加強管理制度建設。政府、企業出臺勞務實名制管理文件,制定實名制管理制度。項目根據相關管理制度,與分包簽訂的合同及其它有效約束文件中明確勞務實名制管理要求及分包需要配合的工作。加強過程管控,定期、不定期對分包勞務實名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強化和監督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同時加強對相關管理人員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培訓來提升勞務管理工作能力。
2.加強實名制管理工作教育宣傳。利用工人入場教育等教育培訓機會,通過介紹實名制管理優秀案例,詳細介紹實名制管理內容,深入剖析實名制管理優勢,讓工人充分認識實名制管理從而在內心上認同。利用微信等新媒體實時推送有關實名制管理相關內容。加強對班組長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的宣貫,讓其充分認識到勞務實名制工作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對工人進行要求。
3.加強實名制管理科技化、信息化建設。從幾百人的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經驗來看,要做好全國幾千萬建筑從業者實名制管理工作需要加強實名制管理科技化和信息化,建立實名制管理數字檔案,記錄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訓情況、職業技能、從業記錄等信息實現建筑工人職業化、產業化。
再者可以通過實名制IC卡結合物聯網、互聯網技術利用可定位安全帽、視頻監控等,實現對每個工人、風險性較大的特種作業部位和設備實時動態監控,達到科技促安,確保項目管理再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白丹,任紅武.勞務實名管理在項目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17,44(4)
[2]胡培盛.淺談建筑工地推行勞務實名制管理的現實意義[J].四川建材,2016,42 (1)